從文獻記載看,我國古代建築用瓦始於夏代;可從考古資料看,殷商時期的宮室、宗廟壹類大型建築還都是“茅茨土階”,沒見到有用瓦的痕跡,更不用說瓦當了。迄今為止,瓦的實物最早見於西周早期遺址。瓦當的實物最早見於西周中晚期扶風召陳遺址。瓦和瓦當解決了屋頂防雨水問題,使我國古代建築擺脫了“茅茨土階”的簡陋狀態。在建築史上,瓦和瓦當是我們祖先的壹項了不起的獨創性發明。
瓦當是兼實用與裝飾為壹體的建築構件。瓦當的種類較多: 就質料區分,瓦當主要有灰陶瓦當、琉璃瓦當和金屬瓦當。灰陶瓦當資格最老,也最普通,從西周到明清始終是瓦當中最主要的品種。大約唐代以後出現了琉璃瓦當。琉璃瓦當是在泥質瓦坯上施釉燒制而成的,顏色有青、綠、藍、黃等多種,都是用於等級較高的建築物。宋元明清時期,個別建築物上使用了金屬瓦當。金屬瓦當有鑄鐵、黃銅和抹金的三個品種。
就形制區分,瓦當有半圓形、圓形和大半圓形三種。西周的瓦當都是半圓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瓦當以半圓形為主,但已經出現了圓形的。在秦漢時期,圓形瓦當占據主流,半圓形瓦當逐漸被淘汰,到東漢時終於絕跡。大半圓形的瓦當出現於秦代。秦始皇陵北2號建築基址出土壹件直徑61厘米,高48厘米的夔紋大半圓形瓦當。當面圖案由兩條造型奇異的夔紋組成,兩夔左右對稱,姿態矯健,氣韻生動,具有很高的裝飾藝術價值。文物考古界譽之為“瓦當王”。這類大半圓形的瓦當在遼寧綏中縣“姜女墳”秦漢建築遺址中也有所發現。
就紋飾區分,瓦當可以分圖案紋瓦當,圖像紋瓦當和文字瓦當三大類。秦始皇內城西墻出土的雲紋圖案瓦當,直徑15厘米,當心為壹圓鈕,圓鈕周圍有壹圈小乳釘紋,心外對稱均衡地分布著四朵蘑菇形雲紋,給人壹種強烈的規範化、程式化的美感。青海民和縣土唐代羽人圖像瓦當,直徑13厘米,當面為壹圓睜雙目拱手站立的童子,兩側有壹對刻畫逼真的羽翼,似為天使,天真爛漫,質樸無邪,帶有外來文化的影響。這是中國古代瓦當中難得的藝術珍品。兩漢時期盛行文字瓦當。瓦當文字數從壹字至十二字不等,但目前尚未十壹字瓦當。文字瓦當以四字者為最常見。東漢以後,文字瓦當日趨衰落;隋唐以後,文字瓦當已很罕見。
由此可見,瓦當是從西周開始出現的。到了漢朝更加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