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討念拜
討念拜,意譯是月半所過的節,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十七日舉行。這三天,瑤家山寨歡騰得像點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綠澗裏長起來的姑娘,本是水色如玉,苗條多姿。這幾天打扮得嬌氣滴流,壹個個身穿繡花襯衫,腰系多種圖案的挑花筒裙,戴著銀項鏈和鍍金耳環,微笑著遮在花綢傘下。小夥子們,頭裹方格巾幘,穿著具有民族特色的掛褲,虎身大眼,結實健壯,逗人喜愛。連老大爺、老大媽也換上節日的盛裝,四面八方,熙熙攘攘匯聚在水洞坪墟場,歡度傳統佳節。
2、討寮皈節
討寮皈節,意譯是逃脫兇惡的菩薩。此節分兩段,第壹次是農歷七月初二在茅勒舉行,這壹帶的瑤民要過了這個節日,才吃黃瓜和白瓜。傳說宋朝末年,當地瑤民的祖先在江西吉安田盧地帶,遭到當地趙、魯二督統鎮壓。七月初二,有些孕婦逃到鵝頸大丘的黃瓜和白瓜叢中,哀求饒命,才幸免於死。因而起誓:永傳後代,要越過七月初二,才能吃黃瓜和白瓜,違者子孫不昌。第二次是農歷七月初八至初十,在小沙江舉行,傳說清朝雍正元年(1723),當地壹豪紳追趕麻洞瑤族四姓六姐妹而引起反抗,豪紳卻謊報瑤民謀反,請求清兵鎮壓。瑤民先後在今大沙江和小沙江奮戰後退至麻塘山居險而守清兵只好議和。當時瑤民把戰地稱作大殺光和小殺光,以後為求民族團結,才改名大沙江、小沙江。如今節日裏,瑤民都盛裝,到集會地點盡情歡樂,周圍漢人,也參與同樂,人們趕集聚會,青年男女賽歌對舞、談情說愛,充滿喜慶氣氛。
3、成人禮(度戒)
度戒是瑤族男人的成人儀式,是瑤族特有壹種習俗,是瑤族男人成長程中不可少的神聖壹課,比娶新嫁女還要隆重。瑤族不認為18歲是成人的年齡,在他們看來年齡無論大小,只要度戒過關,就是男子漢,就得到了神靈的保護,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可以擔任全寨的公職,獲得男性人生的社會價值。沒有度戒或度戒沒有過關的男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有價值的男人,就沒有社會地位,得不到姑娘的愛慕,甚至找不到老婆。年長者如未舉辦度戒,必須找機會補辦,否則就不認是瑤族人。流傳至今,度戒在江城瑤族社會生活中仍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瑤族的度戒比較復雜,準備的時間也就比較長。男孩長到10歲時父母就請識字先生推算吉利年份來給他度戒,決定度戒年後,父母提前壹兩年為度戒作準備,並在度戒年內確定度戒的具體時間。時間確定後又請師父,師父越多越好。度戒前男孩要蒙被入睡5天,等到度戒儀式時才能出門。之前師父給男孩讀經教授,並設立高桌反得練習度戒儀式上的動作,同時對男孩進行本民族傳統道德規範的教育,在師父的訓導下自覺修身。
4、達努節
“達努”是瑤語,意為“不要忘記”。節日定在農歷的五月二十九日。相傳這壹天,是瑤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節”。
傳說祖娘叫密洛陀,她曾派三女兒帶著谷子到山裏墾荒。密洛陀將珍藏的銅鼓送給三女兒,並幫助她驅逐鳥害,使糧食獲得豐收。從此,祖娘的三女兒就在山區安居樂業,繁衍子孫,成為瑤族。瑤族人民為了紀念密洛陀,就把她的生日定為“達努節”。
過節這天,瑤族村村寨寨都要打掃得幹幹凈凈,並祭獻給祖娘甜米酒和糯米粑粑,按照傳統習俗,家家都要殺雞宰羊,穿著節日盛裝的青年男女約聚在預訂的地點,敲擊著象征祖娘遺留下的銅鼓,虔誠地為祖娘祝壽,並祝瑤家人畜兩旺,年年豐收。在表演擊鼓的時候,人們還爭相給最佳鼓手敬酒祝賀,賜予“鼓王”的美名。此外還要唱傳世的“密洛陀”古歌,跳起歡快的舞蹈,歌頌祖娘的功德。
5、牛節
瑤族的牛節和農業生產有關。在瑤族地區,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過去壹些地區的瑤族還用牛力拉車運輸東西,牛在生產勞動中所起的這種重要作用,使人產生愛牛、惜牛的心情,從而形成敬牛習尚,並形成牛節。據瑤族民間傳說,每年夏歷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所以,人們將這天作為牛節。牛節這天,禁用牛壹天,不能對牛高聲吆喝,更不能用鞭、棍打牛。廣西田林潞城壹帶瑤族,牛節這天,各家各戶要殺雞、殺鴨、撿田螺、捉泥鰍來祭祀牛欄。將牛鼻圈脫下,連同3塊石頭、3個桃子、1個小稻草人(象征牧童)裝進竹簍掛在牛欄上,俗稱“保牛魂”。廣西富川壹帶,人們用酒和雞蛋拌飼料餵牛,將牛趕到水草最好的地方去放牧,眾人則坐在草地上品嘗從家裏帶來的食品。傍晚,將牛洗刷得幹幹凈凈,才趕牛回家。牛回欄後,人們點香放鞭炮,祭祀牛神,祝福牛無災無難。廣西桂平壹帶的瑤族,家家戶戶用新鮮芒葉包五色糯米飯,拿到牛欄前供祭,燒香拜祭牛神,祈求耕牛無災無難,六畜興旺,五谷豐登。然後將糯米飯餵牛。
6、盤王節
“盤王節”是瑤族最為盛大的節日,節日時間為農歷十月十六日。
但根據各地瑤族傳統習俗和谷物收成、人畜康泰的情況而定,每三五年才過壹次,甚至有的12年過壹次。每逢“盤王節”,村寨房舍要打掃幹凈,男女老幼梳妝打扮,換上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盡歡而散。除此以外,瑤族還過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木蓮節(也稱祖先節,時間為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等。大年初壹婦女不串門訪親,不吃青菜,有些還在門外插壹青枝或木牌。正月初三、初五、初六家人不出門。
盤王節可以壹家壹戶進行,也可以聯戶或者同宗同族人集聚進行。但不管以哪種形式舉辦,都要殺牲祭祀,設宴款待親友。節日壹般為三天兩夜,也有的長達七天七夜。
節日期間,瑤族人民殺雞宰鴨,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匯集壹起,首先祭祀盤王,唱盤王歌,跳起黃泥鼓舞和長鼓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頌先祖英勇奮鬥精神。其次,歡慶豐收,酬謝盤王,盡情歡樂。與此同時,男女青年則開展對歌活動,抓住良機擇意中人。有的地方還要打花棍、放花炮及請戲班子唱戲等。
盤王節儀式由4名正師公主持,各司其職,還願師、祭兵師、賞兵師、五谷師,每人1名助手,***8人,此外還有4名歌娘歌師、6名童男童女、1名長鼓藝人和嗩吶樂隊參與盤王節。其傳承方式以師承和家傳為主。
其儀式主要分兩大部分進行。第壹部分是“請聖、排位、上光、招禾、還願、謝聖”,整個儀式中嗩吶樂隊全程伴奏,師公跳《盤王舞》(《銅鈴舞》、《出兵收兵舞》、《約標舞》、《祭兵舞》、《捉龜舞》等);第二部分是請瑤族的祖先神和全族人前來“流樂”,流樂的瑤語意思是玩樂。這是盤王節的主要部分,恭請瑤族各路祖先神參加盤王節的各種文藝娛樂活動,吟唱表現瑤族神話、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內容的歷史長詩《盤王大歌》。流樂儀式壹般要舉行壹天壹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