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為盛飲食的器皿,多為圈足或平底,是瓷器中產量高且出現早的制品。早在原始青瓷中就有發現,流行於魏晉,唐以後大量生產,以至成為古代瓷業生產的大宗產品。
(1)平底碗東漢時的造型為口緣細薄,深腹平底,碗壁弧圓,為半球形;還有壹種為口緣微內斂,上腹微鼓起,下腹弧向內收,平底。西晉時多為平底、大口、淺腹。東晉時的碗底出現底足並寬大,拙重厚實。隋碗有的直口有的斂口,均為平底深腹。
(2)葵瓣口碗器口為六瓣葵花式,腹略有弧度,淺圈足,均為白釉印花。創燒於宋代,明永樂時常見,清代康熙、雍正時常有仿制。
(3)雍正粉彩團花蝴蝶紋碗清雍正年間粉彩瓷的代表作品。造型為直口圓唇,腹緩收成小平底,圈足。白釉,釉質細潤。飾團花五組,每組畫不同姿態的壹對彩蝶,襯以花卉紋,其中蝶翼上的脈絡清晰可辨。色彩絢麗,層次分明。另外,還有蓋碗、翻口碗、金扣邊碗、四出碗、八出碗、孔明碗、鬥笠碗、扇形碗、蓮蓬碗、折腰碗、雞心碗、臥足碗、素碗、脫胎碗及宮碗等。大都造型優美,線條流暢,紋飾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