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甘肅西峰怎麽樣

甘肅西峰怎麽樣

西峰夏商時雍州之域,開發較早。春秋戰國時期,地屬義渠戎國,為西戎、北狄遊牧之地。公元前272年,始入秦版圖,屬北地郡。西漢屬郁郅縣。東漢時羌戎入侵,郡縣皆廢。南北朝屬彭陽縣(縣治在今董誌鄉南廟村)。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

為甘肅省慶陽市市轄區、慶陽市政府駐地,是慶陽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西南北分別於慶陽市合水縣、鎮原縣、寧縣、慶城縣毗鄰。位於甘肅省東部、涇河上遊,位於隴東黃土高原董誌原腹地,在東經107°27′42〃至107°52′48〃和北緯35°25′55〃至35°51′ 11〃之間,東鄰西安、鹹陽,西連蘭州,南通天水、寶雞,北接銀川。總人口33萬人(2004年)。 全區總面積996.35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58.97萬畝。屬黃土高原溝壑區,海拔1421米,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形南北呈壹扇形,長約47.7公裏,東西寬約34.8公裏,以董誌、彭原兩鄉鎮為中心的董誌原,原面完整,地勢平坦,素有“隴東糧倉”之稱,是全國最大的黃土高原區。氣候為半幹旱大陸氣候,年日照總時2400--2600小時,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年平均氣溫10℃,年無霜期160--180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編輯本段行政歷史沿革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彭原劃歸寧州管轄。元太祖至元七年(1270年),井彭原、安化入慶陽府。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復設安化縣,直隸幹陜西布政司。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年),設董誌分縣(縣治在今董誌鎮政府所在地 )。 民國2年(1913年),撤董誌分縣入安化縣,遂改名慶陽縣,隸涇源道。民國6年(1917年),西峰鎮受隴東鎮守使管轄(治所在平涼)。民國24年(1935年),國民黨在西峰鎮設甘肅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7月28日西峰解放後,成立軍管會。1950年,隴東分區易名為慶陽分區,區署設原慶陽縣西峰鎮,遂成立西峰市(縣級),同年5月25日改縣級市為區級市,歸屬慶陽縣。1954年改市為區,1955年改區為鎮。1985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西峰市(縣級),原慶陽縣南部8個鄉鎮及原 西峰鎮轄區劃歸西峰市管轄,撤消西峰鎮,增設寨子鄉和南街、北街2個街道辦事處。

編輯本段轄區基本情況

2002年6月,甘肅省慶陽地區撤地設市,在原甘肅省慶陽地區基礎上成立了慶陽市,原西峰市(縣級)隨之撤銷,成立西峰區,成為慶陽市唯壹的壹個市轄區。 西峰區現轄:3個街道、2個鎮、5個鄉,分別為:北街街道、南街街道、西街街道,董誌鎮、肖金鎮,後官寨鄉、彭原鄉、溫泉鄉、什社鄉、顯勝鄉。

蔣介石統治時期,西峰為國民黨甘肅省第三行政區專員公署駐地、進攻陜甘寧邊區的橋頭堡。1949年7月,國民黨西峰守敵迫於人民解放軍南北夾擊的威勢,連夜棄城向鎮原方向潰逃,28日西峰解放,其所屬西峰、董誌、什社、彭原***32鄉56874位農民在1950年的土改中分得土地。西峰迎來了新生。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西峰城鎮建設的壹個重要時期,初步具備今天城市的雛形,至1985年西峰撤鎮建市,形成的城區面積約5平方公裏,四條大街及19條巷道。 建市後,西峰堅持改革開放,走“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並舉,***同發展”的路子,迎來城市建設最輝煌的發展時期,僅二十年發展,昔日的邊陲村鎮己迅速崛起,成為黃土高原上的壹座新興城市。 如今的西峰,僅城區面積已達13.6平方公裏,城市人口12萬余,大街20多條,道路筆直,路面寬闊,已不可與二十年前的街區同日而語。2004年僅壹年,就有10條大街在西峰找好自己理想的位置,至於樓群、商產、市場、工貿,同樣都得到迅速發展。 城市化為工業化的伴生現象,隨著生產力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西峰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化進程日益加速,物質文明建設突飛猛進。1985年西峰人口不足23萬,非農業人口僅3.72萬,工業總產值6425萬元,社會消費為零售總額僅74萬多元,而2003年人口已突破32萬,國內生產總值達13.5億元。僅2005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即達13億多元,社會消費的零售總額達4.59億元。 伴隨著西峰油田的開發,正寧、環縣、西峰煤田的勘探,以項目帶動、促進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西峰人宣稱:五年再造壹個新西峰

慶陽香包 西峰區香包刺繡、剪紙等民俗工藝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但作為產業,近幾年才起步。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被群眾零星帶上市場進行銷售而變為商品,但壹直處於民間自發狀態,其文化底蘊和市場潛力遠遠沒有得到綜合開發和充分利用。民俗特色(5張) 近幾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場經濟的引導下,出現了向商品化、市場化發展的良好勢頭。全區上下對香包的民俗文化藝術價值、特色經濟價值及其在利用婦女勞動力、增加群眾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明確地認識。加上連續四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的成功舉辦,使全區香包生產及市場開發有了大的發展。全區黨政組織更加重視香包產業的開發工作,幹部抓香包生產工作力度大,群眾制作勁頭足,市場營銷渠道拓展快,產業效益明顯。 截至2005年6月底,全區創立民俗藝術研究所1個,成立工藝美術協會3個,建立香包、剪紙等民俗文化產業基地42個,創辦營銷公司17個,香包網站2個,生產大產達800產,從業人員12000余人,年生產香包、剪紙等民俗文化產品200萬件,產值達2000萬元。生產大戶的香包收入占其家庭收入的壹半左右,高者達85%以上。全區先後有48名作者被命名為“慶陽市民間工藝美術大師”,4名作者被命名為“甘肅省民間藝術家”,20名作者被命名為“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西峰區香包民俗文化發展走勢強勁,形勢喜人,已成為全市香包民俗文化產業的研發培訓中心,產品的 集散地,營銷的旱碼頭。 西峰的香包刺繡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明顯的地域特色:既有粗獷豪放,又有精細纖麗;既有濃烈嬌艷,又有清純素雅;既有大寫意,又有純工筆。其構圖簡潔明快,寓意傳統吉祥;色彩濃烈艷麗,過度跨越色譜:繡面厚實凝重,形態稚拙傳神;工藝細密精整,針腳平齊如畫;針法豐富多變,品種千姿百態。是繼湘繡、蘇繡、川繡之後的又壹繡種,已形成隴繡風格。西峰的香包刺繡是岐黃中醫藥文化、周祖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結合的產物,是色與彩、布與線、形與神兼蓄齊備的藝術。它起源於夏商奴隸制時代,經過漫長的封建時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帶著原始的氣息,合著時代的脈搏,從遠古走來。 民間剪紙 慶陽民間剪紙,天真渾厚,古拙質樸,極其鮮明的體現了中華先民對生命崇拜的原始圖騰文化,從氣質、感性中流露出壹脈相承的民族文化基因,被譽為“田園詩”、“抒情民歌”。過去,民間在逢年過節、婚嫁壽慶時都要剪出壹些花鳥、人物等圖案,貼在窗子上,俗叫窗花,以示喜慶。現代剪紙更體現了神奇的

美學特色,豐厚的民俗內涵,伴隨新時代而綻放異彩。慶陽剪紙的特點,造型粗放厚重,線條分明,粗中有細,細中有粗,塊面與線條、虛與實、陰與陽相結合,將粗獷、奔放、誇張、古樸、細膩、工穩結合—體,構象獨特。全區從事剪紙藝術的作者有150余人,其中西峰的田秀茂、馬秀珍、金香蓮、吉彩琴、杜秀梅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大師”,他們從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文化層次展現著自已的藝術才華,使慶陽剪紙豐富多彩、異工同曲,成為壹絕。 窯洞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西峰黃土同整個黃土高原壹樣,是在地質年代的第四紀早更新世晚期形成的風成土狀堆積物,距今已120萬年。黃土層厚度壹般為50至100米,最厚處可達200米。因黃土層深厚,土質密實,極適宜於挖洞建窯,數百年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來,窯洞壹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窯洞類型很多,但按大類分基本上有三種: 壹是明莊窯洞。也叫崖莊窯。它壹般是在山畔、溝邊利用崖勢,先將崖面削齊,然後修莊挖窯洞,有壹莊三窯和五窯的,也有五窯以上的。在董誌原上,還有利用胡同修莊的,由於崖勢不高,不得不挖進幾米再挖窯洞,往往形成三面高,壹面低,這種莊子被稱為半明半暗莊。

二是下沈式地坑院窯洞。這種窯洞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將平地挖壹個長方形的大坑,壹般深5至8米,將坑內四面削成崖面,然後在四面崖上挖窯洞。並在壹邊修壹個長坡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為人行道。這種窯洞實際是地下室,冬暖夏涼的特點更為明顯。 三是箍窯。箍窯壹般是用土坯和麥草黃泥漿砌成基墻,拱卷窯頂而成。窯頂上填土成雙面坡形,遠看象房,近看是窯。許多人還在箍窯上面撒了瓦,以保護窯頂不被雨淋,使箍窯的壽命更長。近年又出現了磚面箍窯,比泥土箍窯更堅固耐用。 窯洞按用途細分還有很多。如為了防盜,在正面窯上面再打個小窯,名曰高窯;在窯內壹側再打個能藏東西的小窯名叫拐窯;若因窯小,盤炕的地方再掘壹小窯叫炕窯;為了躲避戰亂,在莊附近另挖壹長道深洞,叫地窨(ying)子。住家院落中的窯洞因用途不同,名稱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窯、廚窯、畜圈窯、柴草窯、糧窯、井窯、磨窯、車窯等等。 窯洞是農民生活的搖籃。它對黃土高原人民的繁衍生息曾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窯洞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是中國建築工藝的偉大創舉,是人類居住史的“活化石”。西峰因其所在的地理環境成為慶陽窯洞民居文化的代表。

編輯本段民間傳統藝術

隴東嗩吶 西峰地處董誌原腹地,董誌原周圍溝壑縱橫,溝、原、梁、峁獨居。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相對穩定的文化空間,孕育滋生了內涵獨特的隴東嗩吶這壹鄉土民族民間藝術。其獨特的曲牌音樂體

系、龐大的演奏群體、廣泛的民俗應用、濃郁的地方風格、悠揚悅耳的眾多曲牌,成為我國民族音樂中的壹個獨特樂種,以西峰為中心,分布在周邊慶城縣、環縣、合水縣、寧縣、正寧縣及鎮原縣部分鄉鎮。 隴東嗩吶在明代就有流傳,有四百年的發展歷史,從清代開始逐步成熟至民國達到興盛。建國初又有了新的生機;“文革”期間卻被當作“四舊”掃除,逐漸沈寂: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文化部門開始修撰集成,進行挖掘搶救,隴東嗩吶重新得到復蘇;八十年代初至今為振興變革期。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改變了過去口傳心授的傳承方法,實現了樂器規範化,演奏曲目統壹化的目標,改變了過去“壹人壹把號,各吹各的調”的狀況,樂手們可以隨意搭班,相互交流,提高了演奏技藝,以全新的姿態活躍在隴原大地。1999年西峰區嗩吶演奏的新創曲目《披紅掛花》在第九屆全國“群星獎”甘肅參評節目選拔賽中獲三等獎;2002年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來慶陽演出,特意邀請100人的什社嗩吶隊伍參加,2005年第四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開幕式上,西峰區組織了什社80人的嗩吶方隊進行了表演。 隴東嗩吶,經過百年的演變,它的主要作用是活躍和滿足了窮鄉僻壤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表現為每逢娶媳嫁女、喪葬祭奠、鄉村廟會、節慶典禮、新居喬遷、賀壽、給嬰兒過滿月等民間活動為其助興,表現民間民俗活動的廣泛性。隴東地區紅白事中的“接請客”、“送大客”、“娶新人”、“迎花”、“拜堂”、“闖帳”、“請靈”、“出門告”、“家祭”、“朝奠”、“請先生”、“請客”、“跑報”、“樂祭”、“遊食”等繁雜的禮儀活動中總是樂手在前,鼓樂先起,具有領先特征。西峰隴東嗩吶融民間文學、民間器樂、民間禮儀習俗、風土人情於壹體,具有稀有珍貴的價值。 隴東嗩吶經歷史融鑄,形成了眾多的優秀曲牌,主要有《壯元遊街》、《地裏兔》、《秋季生》、《終難山》、《刮地風》、《大擺隊》、《鴨子拌嘴》、《十裏亭》、《放風箏》、《孟姜女》、《哭顏回》、《雁落沙灘》、《苦龍哭海》等不下百種,歡快處讓人不禁喜笑顏開,悲傷處使人難免珠淚滾滾。新中國成立後,嗩吶藝人們又吸收改造了民歌,優秀的革命歌曲如《軍民大生產》、《擁軍花鼓》等曲調,更加豐富了其藝術表現力。 從1983年至今,在市、區政府的倡導下,在專業音樂工作者努力下,先後編輯出版發表了《隴東嗩吶曲精選》、《隴東紅白事民俗禮儀調查報告》、《隴東嗩吶初探》等專著和論文。建立了什社鄉嗩吶基地,特聘梁平正等專業教師對民間藝人進行了有組織的培訓,目前已形成了上百人的骨幹隊伍,並輻射到周邊地區。 荷花舞 西峰區是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遺俗和農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間荷花舞文化的歷史人文環境,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享譽世界舞臺、載入《20世紀中國民族舞蹈經典》的“荷花舞”就源千這裏,慶陽也因此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荷花舞之鄉”。

“荷花舞”原名“雲朵子”、“地遊子”,又稱“地飄兒”、“雲影子”、“地雲子”等,隨著歷史的變遷也叫“跑花燈”、“蓮花燈”、“荷花舞”。源於周族的賽社祭祀活動,在巫文化的影響下變成壹種“乞雨”的巫神活動。西峰區內廟宇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廟會或春節時,社火隊都排演“雲朵子”。它是民間社火中長期保留的娛樂節目。 荷花舞集曲藝、音樂、紙紮、民間美術於壹體,從“雲朵子”、“雲影子”、“蓮花燈”等民俗觀念醞釀成的這種民間舞蹈,不僅僅是西峰區域歷史——中國農耕文化源頭地的歷史遺存,也是中國農業文明在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壹種特殊產物。它的特征是道具別致,由雲盤、雲朵、油燈、蓮花構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極強,反映了周代農耕活動的文化內容。雲盤象征甘霖,雲朵象征四海太平,油燈象征五谷豐登,蓮花象征祥和潤澤。由此構成的意念來自周代祭祀中的賽社活動,象征遠古農耕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存的企盼,期冀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的民間觀念。 荷花舞的隊形有龍擺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隊形變化,它的藝術價值是壯觀中寓柔雅,輕捷中有平穩,所以又稱“地飄兒”、“地遊子”,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表現了農耕民族對主宰降雨的龍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機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隊形表示太平,表達華夏民族文化的心態和靈魂的舞蹈創造,是地方傳統文化對遠古龍、鳳文化的傳承,是中國古文化對地方民俗的滲透。 荷花舞的發源、演變傳承經歷了壹個漫長歷史。在群眾中產生了藝術感染和心理***鳴,同時影響擴展到周邊的寧縣、慶城縣、正寧縣等地,方圓幾百裏。它的著裝古雅,色彩大紅大綠,足剎黃土地,雲朵齊裸骨,壹扭壹搖壹彎的舞步,油燈忽悠不熄不滅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帶動雲盤、荷花的轉動上,披紗輕飄,甩袖悠然的輕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搖曳,這種獨樹壹幟的民間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荷花舞定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舞蹈家戴愛蓮到此采風,將“雲朵子”改編定名為“荷花舞”,在波蘭演出獲金獎。從此荷花舞登上了藝術舞臺,成為中國舞蹈藝術保留節目之壹。與此同時,西峰區寨子鄉社火隊依“雲朵子”設計出新的構型道具,增添了新的內容進行社火演出。90年代慶陽師範學校荷花舞作為校園文化的典型進行設計排練。本世紀初,“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藝術節”連續三屆排演成500人陣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喝彩。 荷花舞起源於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董誌原上,建國後被中國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壇。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藝術風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區的社火中,並被改編成500人參與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對周文化在民間的遺傳具有壹定的研究價值,對華夏農耕文化滋生的溫文、典雅、優美的藝術形象更具有探索價值。在現代的藝術園地裏,輕捷、飄逸、熱烈的舞姿和氣氛更是群眾文化活動保留的舞蹈藝術。 西峰的香包刺繡是岐黃中醫藥文化、周祖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結合的產物,是色與彩、布與線、形與神兼蓄齊備的藝術。它起源於夏商奴隸制時代,經過漫長的封建時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帶著原始的氣息,合著時代的脈搏,從遠古走來。 秧歌舞 秧歌,也叫秧歌舞,即在鑼鼓伴奏下既歌又舞的壹種表演形式。它起源於北方,是產生於農田裏的壹種歌舞。因勞動強度大,需長時間弓背彎腰,為了消除疲勞、疏松筋骨,休息時人們就在田地裏扭起來。為防止踩壞秧苗,就見空插腳,於是出現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紀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躍的時期。每遇節慶活動,人們都要扭秧歌,大大豐富了秧歌的內容,出現了秧歌劇、秧歌小演唱等。30年代後期,出現了壹批很有藝術價值的秧歌文藝作品。 慶陽的秧歌有兩種,壹種叫秧歌舞,壹種叫秧歌劇。秧歌舞只舞不歌,俗稱“扭秧歌”,始終突出壹個“扭”字。在原地表演的,也有在行進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變換各種隊形,聚散分合,動靜有序,看起來使人眼花繚亂,妙趣橫生。秧歌舞表演人數,可多可少,有男有女,雙排偶數。人物化裝多式多樣,有工人、農民、軍人、學生,還有老漢、醜婆、大頭娃娃等;徒手秧歌是慶陽秧歌的壹大特點。演員赤手空拳,不拿八哥道具,這種表演形式難度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煙鬥、花朵、鐮刀、斧頭的。腰中多束紅綠彩帶,扭動時如花海翻浪,異常耀眼。秧歌劇與秧歌舞不同,它也以“扭”為主要表演特征,但它是載歌載舞,而且有故事情節,只不過是劇情線條比較單壹罷了。當年隴東解放區流行的《夫妻識字》、《兄妹開荒》就是這壹藝術形式的代表作。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秧歌這種文藝表演形式廣泛流傳。人們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後的喜悅心情,歌唱人民領袖和社會主義新事物。每年春節、國慶和其他重要節慶活動,都有秧歌隊出現,秧歌隊成為街道文藝活動的主流和亮點。2002年,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期間,陽的秧歌更是盛況空前,使國內外賓客大開眼界,特別是徒手秧歌,使來賓大飽眼福。他們說:“像這樣數萬人的秧歌隊伍,在國內真是少見。

民間節慶活動

香包文化節 慶陽民間壹直沿襲著巧女嫻婦制做香包比手工、端午節贈送佩戴香包呈吉祥的傳統習慣。壹些民間藝人每逢端陽節將自制的香包陳列在街頭銷售。 1992年西峰市文化館舉辦了第二屆“西峰市香包刺繡作品大賽”,這次香包作者人數上升到100多產,作品數千件,作品的質量、品種有了明顯的提高和增加,壹些民間的香包藝術作品得到挖掘和整理。此後,西峰市文化館每年舉辦壹次香包刺繡作品大賽。隨著香包作者隊伍的不斷壯大,香包質量的明顯提高和眾多民俗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整理,也積累了多年舉辦香包刺繡品大賽的成功經驗,原西峰市委、市政府於2001年把香包節作為端陽節的壹項民間文化活動進行嘗試,舉辦了“西峰市首屆香包民俗文化節,”取得了巨大成功。

——地理優越的“天心地膽”。西峰區地處甘肅省東部,座落在有“天下黃土第壹塬”之稱的董誌塬腹地,是慶陽市黨政機關所在地。全區轄5鄉2鎮、3個街道辦事處,100個行政村,17個社區;總面積996 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9.34萬畝;人口35萬人,其中城市人口約13萬人。西峰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海拔1421 米。地形呈扇形,南北長約47.7公裏,東西寬約34 . 8公裏,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土層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黃土塬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特別適宜耕作,自古有“八百裏秦川,不如董誌塬邊”之說。西峰氣候溫和宜人,四季分明,年日照2400 壹2600 小時,年降水量400壹600 毫米,年均氣溫9.9℃,無霜期175 天,空氣質量優良。 ——亙古久遠的文明古地。20萬年前,西峰就有人類繁衍生息,仰韶、齊家文化遺址遍布全區。公劉曾在此“教民稼穡”,開創了中國農耕文化和傳統農業的先河,史稱“周道之興自此始”。明朝始有西峰之稱,清同治年間設市築城。1985年5月成立西峰市(縣級),2002 年6月撤市設區。開鑿於北魏永平年間的北石窟寺為甘肅四大石窟之壹,溫泉老公殿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華夏公劉第壹廟”,小崆峒景區被稱為黃土高原的“天然標本園”。民俗文化絢麗多彩,皮影、剪紙、刺繡、隴東道情被譽為“隴東四絕”。 ——資源富集的開發寶地。已探明西峰油田含油面積800 平方公裏,石油地質儲量3.72億噸、控制儲量2.89億噸、溶解氣儲量243.6億立方米、預測儲量2.91億噸;石油天然氣總資源量32億噸。2001年勘探發現的西峰油田,石油地質儲量1.0822億噸、控制儲量2.0316億噸、預測儲量1.2383億噸,三級儲量達到4.3521億噸,被稱為中國陸上石油勘探的四大發現之壹

  • 上一篇:現在的建築行業真的有這麽不景氣嗎?
  • 下一篇:田園風窗簾怎麽選擇?效果舉例介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