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業可持續發展。與會代表認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生態文明理念,協調人口、土地、資源與環境的關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用現代科技改造農業,用現代物質技術裝備農業,用現代手段管理農業,通過技術系統、經濟系統、環境系統的相互協調,構建經濟及生態良性循環的農業經濟體系,實現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和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不是壹項具體的農業措施,而是壹種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指導的農業長遠發展戰略。
2.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指運用生態學和系統工程學的原理,把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農業技術結合起來,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壹的現代化大農業。生態農業是可持續農業的壹種發展模式。
3.有機農業。有機農業是指在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的基礎上,不使用人工合成化學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等不利於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現代農業技術,而依靠傳統的農業生產方法和自然資源,保證農產品和環境不受任何汙染的農業。
4.循環農業。循環農業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農業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通過培育和完善農業生產循環鏈、實施生態農業等,實現農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
5.生態畜牧業。生態畜牧業是指以不破壞生態環境、不汙染環境、不增加碳排放為代價的環境友好型畜牧業。生態畜牧業按地理區劃劃分,可分為牧區生態畜牧業、城郊生態畜牧業和農區生態畜牧業。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態畜牧業模式主要有澳新模式、北美模式和歐洲模式。
6.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的異同。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外延不同。生態農業要求微觀與宏觀的生態平衡;有機農業雖然要求微觀的農業系統內部保持生態平衡,但沒有全面考慮生態和經濟、社會的相互關系。②對技術的要求不同。生態農業十分註重高產、高效,充分利用太陽能,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及土地生產力實現高效率;有機農業側重於農產品的純天然、無汙染,產量與經濟效率不是有機農業的發展目標。③適宜發展的地區不同。生態農業對土壤和環境要求相對較低,適於任何地區;有機農業要求土壤沒有受到化學物質的汙染,適於沒有施用過化學物質的環境良好區域。④生產的產品不同。中國對生態農業生產的產品沒有統壹的名稱,按照生態農業生產的標準從低到高主要有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有機農業生產的產品是有機食品,需滿足國際上對有機食品的嚴格要求和認證審查。⑤生產的目標市場不同。生態農業生產的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主要面向國內的大中城市銷售;有機農業生產的有機食品主要面向國際市場銷售。⑥在中國的管理機構不同。生態農業主要由農業部管理;有機農業主要歸國家環保部管理。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的相同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核心理念基本相同。②符合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③使用傳統的農業技術和壹定的現代農業技術。④具有較強的地域性。⑤經濟效益良好。⑥需要**的大力支持。
二、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農牧業建設的典型模式
1.重點生態功能區以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為基礎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有代表提出,鑒於青海三江源地區生態功能的重要性、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及生態保護與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密切相關性,要實現三江源地區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結合制約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三江源地區當前生態補償應主要包括兩部分:壹部分是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成本補償,壹部分是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溢出效益補償。其中,生態保護成本補償可進壹步細分為草場管護成本、林地管護成本、減畜成本三部分。溢出效益補償可采用“(全國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三江源地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三江源地區農牧民人口×生態保護成效調節系數”的方法來確定。若真正實現三江源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還需在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基礎上,進壹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善畜牧業發展基礎,建立健全農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發展生態畜牧業,大力開發有機畜產品,提高草地畜牧業的綜合效益。
2.中國南方以沼氣利用為核心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近年來,中國南方許多省份逐步建立了以沼氣利用為核心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其中,江西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先後在不同地形地貌的地區,建立了由十大類、31個試驗基地及100多個推廣點構成的基本覆蓋全省的生態農業試驗示範網絡體系。江西生態農業在技術路線上有壹個***同點,就是以沼氣池建設為核心,把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水產業和加工服務業等不同的生態子系統聯系起來,形成壹個以沼氣為紐帶的大農業循環體系。在這個大系統中,種植業向畜牧業提供飼料,促進畜牧業發展,畜牧業提供糞便,在沼氣池厭氧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發酵作用形成沼氣、沼液和沼渣,沼氣作為農村的生活能源,沼液和沼渣作為農作物的有機肥。由於江西的畜牧業以生豬生產為主,不同農業區域圍繞生豬和沼氣生產,形成了若幹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例如,在水果產區形成了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在鄱陽湖水產區形成了豬—沼—魚模式,在城郊區形成了豬—沼—菜模式,在糧食主產區形成了豬—沼—糧模式等。
3.城市郊區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重點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是中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改革發展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在人類經濟活動中,農業最能體現人類與自然界的密切關系,農業和農村是國民經濟和社會賴以發展的基石,如果沒有占據絕大部分地域空間和占據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兩型社會”建設便無從談起。為此,該地區創造性地提出了“兩型農業”發展模式,即在城市郊區,重點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其中,資源節約型農業強調對農業資源或農業生產投入物的節約,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農藥、節種子、節能和農業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為重點的農業生產方式。環境友好型農業是以環境承載力為限度,遵循自然規律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兩型農業”是遵循“農業資源—綠色農產品—再生資源”反饋流程的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其特征是低資源能源消耗、高經濟效益、低汙染排放和低生態破壞。
4.草原地區以生態畜牧業為載體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在中國,草地是比較獨特的壹類農業生態系統,草原牧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與壹般農村具有較大差別,走生態畜牧業發展道路基本上是草原地區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唯壹選擇。青海草原遼闊,畜牧業資源豐富,是中國五大牧區之壹。2008年以來,青海牧區按照“以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科學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為基礎、以推進草畜平衡為核心、以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為關鍵、以組建合作經濟組織為切入點、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的總體思路,積極開展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試點,初步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點的草原生態畜牧業發展模式。在試點過程中,各試點村從打破單家獨戶的生產經營方式,實現草地、飼草料地、牲畜等畜牧業資源優化組合入手,積極動員群眾,在成立合作社的基礎上,通過草場、耕地、牲畜作價入股,勞動力按技能分工,大力轉變傳統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積極發展草地規模經營,使草場利用更加科學,畜群結構更加合理,畜產品商品率顯著提高,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加強了草地的生態保護、提升了牧業牧區可持續發展的能力。2009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被確定為全國唯壹的生態畜牧業國家級示範基地。
5.東部發達地區以現代農業為支撐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在中國東部發達地區,隨著農村人口的減少、農村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已成為當地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滕頭村位於浙江省奉化市城北,距寧波市區27公裏,是典型的江南小村。近年來,滕頭村認真貫徹落實科教興農政策,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以高效、生態為抓手,努力探索發展多功能、現代農業,初步形成了集創匯、精品、高效、生態和旅遊觀光於壹體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格局。滕頭村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措施有:積極發展出口創匯農業;重點發展精品、高效農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形成空間上多層次、時間上多序列的立體種養模式;探索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三、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農牧業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破解“三農”難題的有效途徑,也是壹項長期的戰略任務。與會代表認為,當前中國各地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農牧業建設雖然取得了壹定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雙重制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面臨較大困難。農業生產周期長,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加之中國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仍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態,使得全國農業產出在不同年份相差較大。另外,由於絕大多數農產品需求彈性小,儲存保鮮難,價格波動劇烈,使得增產不增收成為農業生產的常態,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根本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雙重疊加,決定了中國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農業生產仍是壹種典型的弱質產業,既難以充分調動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也很難吸引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生產領域,以致於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已日益成為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中的普遍現象。生態農牧業的直接經濟效益比較低,上述問題在生態農牧業上可能體現得更加充分,從而抑制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2.農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突出。過量施用化肥、農藥以及畜牧業產生大量畜禽糞便導致的農村面源汙染,已成為中國最為嚴重的汙染問題之壹,不僅直接影響中國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而且在壹定程度上影響全國的可持續發展。據測算,中國每年有超過500萬噸的廢氮流失到農田之外,導致地下水汙染,江河湖泊、淺海水域生態系統富營養化;中國每年使有的農藥量達到80萬~1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農藥使用國,特別是壹些高殘留化學農藥的繼續使用,不僅對環境造成損害,而且導致食品中有害殘留增加,直接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另外,中國農業廢棄物量大,回收利用率低,稭稈大量焚燒、畜禽糞便隨意排放等情況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破壞,制約了中國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3.前期投入和市場風險大,生態農牧業發展困難重重。雖然從長遠看,發展生態農牧業是實現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但在目前的技術條件、消費水平和市場認可程度下,發展生態農牧業,特別是生產有機農畜產品,仍具有資金投入多、市場風險大、收益偏低的特點。因此,農民、商業銀行、民間資本等都缺乏長期投入的積極性,生態農牧業發展在許多地方都陷入“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境地。
4.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缺乏必要的實現機制。中國的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工商業發展已越來越多地采取高度社會化的組織形式(例如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農業生產依然以壹家壹戶、原子化的非組織形式為主,“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具有壹定社會化水平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在中國絕大多數地區都仍處於探索階段,中國農村傳統的自然村、行政村在改革過程中基本喪失了經濟組織功能。由此形成農民與工商企業家之間、農業與工商業之間競爭的嚴重不對等,工農產品價格存在剪刀差、農民在市場交易中處於弱勢地位、農業生產效益低下等問題仍然突出。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發展生態農牧業、集約農牧業、現代農牧業,還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壹體化,都難以保障農民應得利益不受侵犯,難以長期有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5.農村基層治理機制不健全,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存在較大人為風險。在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不僅需要有選舉制度實現官由民選(壹次性權力轉讓),而且還需要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作保障,實現廣大群眾對基層事務的知情權(最起碼的)、參與權和監督權。離開了基層民主作保障,農村集體經濟又可能淪為“幹部經濟”, 發展生態農業、現代農業可能成為工商資本對農民利益侵害的開始,城鄉壹體化可能演變為城市對農村土地的蠶食。但是目前,由於改革滯後,中國農村基層治理機制很不健全,真正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依然任重道遠。這種狀況既使壹些農村基層組織缺乏凝聚力和號召力,難以組織實施生態農牧業發展項目,也使壹些村莊在集體利益的分配上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挫傷了農牧民參與生態農牧業、現代農牧業建設的積極性。
四、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農牧業建設的政策選擇
關於如何發展生態農牧業和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與會代表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大量有價值的政策建議。
1.發展生態農牧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壹要尊重和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改革和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必須在尊重和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二要建立農戶與龍頭企業之間公平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特別是在工商資本參與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要特別註重保護農民的土地財產收益和勞動權益。三要充分考慮各地區的資源、環境條件,重點發展生態農牧業。加大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盡最大可能地實現農牧業的清潔生產、循環生產和標準化生產。加大對生態農畜產品的品質認證工作,加大宣傳和市場推介力度,提高生態農牧業的經濟效益。
2.加強農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生態農牧業發展的前提,也是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壹要實行點源汙染與面源汙染綜合治理措施。要進壹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格控制鄉鎮企業的“三廢”,消除點源汙染。要全面推行測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蟲技術,嚴格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限制不可降解的農膜、地膜的使用,減輕農業面源汙染。二要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註意用養結合,抓好稭稈還田和綠肥種植,利用腐殖質保持土壤肥力,合力輪作,降低土壤養分消耗,促進養分平衡和積累。實施土地整治工程,采取壹系列土地開發、復墾及治理措施,為農牧業發展和城鄉建設提供土地資源保障。結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小流域治理,對田、林、渠、路進行全面整治,建設壹批節水灌溉標準化農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生態環境。三要加強綠化,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建設農田防護林體系,為農業生產創建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壹的綠色屏障。
3.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生態農牧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水平。科技進步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發展生態農牧業、有機農牧業等現代農業的必要條件。壹要切實加強農業關鍵技術、技術體系、技術標準和典型模式的研究、示範和推廣,盡快建立和完善促進農業健康發展的技術保障體系。通過開發立體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加工技術、施肥技術、節水灌溉技術、土地持續利用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農村清潔能源開發與節能技術、廢物再生利用技術、農業環境汙染綜合整治和汙染物凈化處理技術、無公害產品生產技術等,促進農業高產高效和不同產品、不同資源互利***生。增加農業技術的有效供給,以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二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壹批有關生態農牧業發展的科研項目,重點開發生態農業工程所需的接口技術、關鍵技術和環境檢測技術,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三要加大農民培訓力度,提升農民科技素質,提高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農業科技成果的實際推廣運用歸根到底還是要靠農民,因此,要制定相關優惠政策並給予必要的財政支持,進壹步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吸引各類農業技術人才投身現代農業生產,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知識技術培訓力度,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增強駕馭市場、使用現代農業技術的能力。
4.建立多元化合作組織,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建立多元化合作組織,提升農民應對市場的能力,是提高農業比較收益、推動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壹要大力培育適應市場競爭機制的專業合作組織,采取公司或協會等形式,將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改善農民在生產、流通領域中的弱勢地位,解放、發展農村生產力。二要因地制宜地扶持、建立壹批社團性質的協會或非贏利式組織,代表農民利益,組織文娛活動,表達農民訴求,改變農民在整個社會中的弱勢地位。三要加強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管理和引導,完善組織章程,公開組織的活動開展情況、贏利情況和利益分配情況,增強組織的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發展動力。四要圍繞生態農牧業建立和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將生態農牧業的各個生產環節進行細化分工,建立相應的專業合作組織。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組織的信息、技術、人才優勢,帶領農牧民進行標準化生產,提高生態農畜產品的品質和市場認可度。
5.完善農村基層治理機制,為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完善的體制是推動生態農牧業發展和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壹要進壹步完善農村收益分配制度,理順不同產業、不同生產環節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確惠。二要加快推進基層民主,重點加強民主決策、民主管保農民從現代農牧業、生態農牧業的生產經營中得到實理和民主監督,使新的農村集體經濟真正為農業和農民服務,使農村黨支部、村委會領導只能為農民謀福利。三要在各級人大特別是在縣鄉兩級人大代表中,保持農民代表的相應比例,拓寬農民利益表達的渠道,確保地方制定的各項方針政策始終有利於農民利益的保護與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6.健全促進生態農牧業發展的政策體系,為生態農牧業發展創造寬松的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壹要積極制定發展生態農牧業的保障、激勵和補償政策與監督機制,提高農牧民發展生態農牧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要建立健全生態農牧業的指標、監測、評估和管理體系,保證生態農牧業健康發展。三是進壹步建立和完善農村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減輕農牧民發展生態農牧業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