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產品三觀》 :
壹、不同時代,不同的產品打造邏輯
用戶視角,是“他想要”,而不是“妳想給”。
企業視角:把企業得失放在第壹位
消費者視角:花錢買服務
消費者視角下產品思維的本質仍然是利己,仍然是以企業自身的得失為重。
用戶視角:未來企業的產品打造邏輯
我們要站在用戶的立場去發現需求和建立場景。
消費者視角重營銷,而用戶視角更多的是註重溝通,註重和用戶關系的經營。
產品的打造也從產品終端延伸至整個產業鏈,從產品到服務,從包裝到商業策略。基於用戶利益的產品打造戰略比傳統上以企業利益為核心的產品打造戰略更有優勢。
“站在用戶的立場去發現需求和建立場景。”
二、用戶視角與企業視角、消費者視角的不同
以企業利益為重vs以用戶利益為重
今天的產品打造要求我們更加註重用戶的價值與利益,讓用戶去主導決策,並和用戶建立深層的互動與連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利他,這意味著當用戶利益和企業利益發生沖突時,應該把用戶利益放在首位。
以產品為核心vs以人為核心
以產品為核心,就是考慮消費者是否喜歡這件產品,如果不喜歡,為什麽不喜歡?而用戶視角就是去思考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麽。
對人的尊重,建立在“人”的基礎上還是“產品”的基礎上,這是用戶視角與企業視角、消費者視角最大的不同。
“用戶需要安全、穩定、成熟、好看、好用、好復制/好擴展的執行方案,更重視為遊客帶來深沈的體驗,更好傳播、更好交互體驗、更好品牌文化,對領導更好展現自己、對管理者更好減少工作量(最好沒有)、提高效率。”
買賣關系vs朋友關系
在用戶視角,企業與用戶之間需要溝通,建立深層的互動與連接,兩者是朋友關系,“我”和“妳”變成了“我們”。
企業的目標是將產品賣給消費者,消費者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從產品中獲得價值;而從用戶視角來看,企業和用戶是朋友關系,他們的目標有壹致的地方,比如二者都希望產品能夠為用戶創造價值。
“與用戶經營好關系”
三、用戶需求:所有產品都來自用戶內心的聲音
轉換為用戶視角,最重要的壹點就是要充分理解用戶,準確洞察用戶需求
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在傳播中尋找用戶,並收集用戶需求與產品反饋,這是企業對於用戶需求的深層渴望
用戶在哪
要想準確探索用戶需求,我們必須明確自己的用戶群體,知道我們的用戶群體是誰,主要集中在什麽地方。
所以要想洞察用戶需求,必須明確用戶群體,對其所處地點、年齡進行精準定位,確定目標用戶是在壹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年齡偏大還是偏小,等等。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收入情況的用戶消費能力、消費習慣都存在著很大差別。
“細分市場就是用戶群體細分需求”
用戶喜好
用戶喜好”和“用戶在哪”必須產生交集,才能創造價值。
用戶數據
用戶數據決定了最後會不會圍繞痛點產生***鳴。
任何時候的所謂風口,壹定都是出於用戶的真實需求,沒有需求的產品不可能站在風口上。
四、痛點***鳴:從垂直到破圈
妳要挖到用戶的痛點,需要底層構架和內心邏輯。
什麽是痛點***鳴?就是產品本來是針對某壹類精準人群而設計,但最後卻能受到更廣泛範圍用戶的歡迎。
能夠引發痛點***鳴,產品就可以成為現象級產品,它從精準用戶群入手,逐步擊穿各個用戶圈層,是當之無愧的好產品。
我們在挖掘痛點時,壹定要考慮壹件事——這個痛點是不是持續的痛點,通過其打造的產品可不可以形成壹個新品類?
“用戶核心痛點可持續”
五、用戶語言:采用用戶聽得懂的語言和用戶交流
世代更趨向於“做自己”,他們更熱愛小眾文化、個性化的自我表達。他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規則與世界對話。
用戶語言,即從用戶角度說出的語言。用戶語言的表達方式並不是在誇產品和企業,而是告訴用戶——使用產品的妳們很強大。
有效的用戶語言可以讓產品變成自己會說話的好產品,這才是真正的從用戶視角思考。
用戶語言的三個要素: 第壹人稱,對個人說;場景化的結果表達;以及價值利益/情感***鳴。
第壹人稱,對個人說
所謂第壹人稱,就是壹定要讓用戶感覺到這句話是對我個人說的,或者它說的就是我。
第壹人稱的表述方式更容易引發用戶的***鳴
場景化的結果表達
所謂場景化的結果表達,就是要為我們的語言設計好相應的情景,讓其在某種特定情境下達到某種效果,讓人們壹聽到這句話腦海中就會浮現出某個場景
價值利益/情感***鳴
沒有價值利益或情感做連接,永遠無法獲得用戶的認同。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是人們相互交流和表達的重要工具。產品是為用戶創造的,其最終使用者是用戶,所以我們必須使用用戶可以理解的、更容易被用戶接受的語言,這樣才能更好地觸達用戶。
“用戶誰在什麽場景下做什麽任務,最終實現什麽結果”
六、數據視角:挖掘出用戶的真正需求
利用人工智能,不需要設計師,3秒鐘就可以為客戶提供100個logo(標誌)設計方案,這對於平臺今後業務的擴展有極大幫助。
分析市場數據,準確定位用戶群體
搭建數字化交互場景,判定需求
數字創造並不是指實現產品功能的數字化、智能化,而是通過為用戶搭建真正的數字化、智能化的場景,而使產品與用戶之間建立交互關系,在交互過程中獲得用戶使用數據,從而分析用戶真正的需求,以此對產品進行改進,打造超越用戶想象的用戶體驗。
打通供應鏈數據,減少反復修改
為了避免反復修改,用戶使用產品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供應鏈數據等壹定要保持連接,實現整個產業鏈的開放協同。這就要求我們要對企業供應鏈進行柔性改造,最快、最準確地把握用戶需求。
產品研發基於動態數據,協同高效
隨著時間的變化,用戶的痛點和需求也會發生壹定變化,具體表現在行為數據的變化上,所以我們所收集到的體驗數據壹定是動態的,而產品研發方向需要和動態數據保持壹致。
基於用戶數據視角的創造,本質上就是用戶用自己的創造力打造獨壹無二的產品,做到真正的供需合壹,供給即需求,需求即供給。
七、用戶關系:讓用戶成為產品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