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至今還流傳著“壹夜造白塔”的故事。該故事出於《清朝野史大觀》。壹天,乾隆在瘦西湖中遊覽,船到五亭橋畔,忽然對揚州陪同官員說:“這裏多象京城北海的瓊島春陰啊,只可惜差壹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開軒壹看,只見五亭橋旁壹座白塔巍然聳立,以為是從天而降,身旁的太監連忙跪奏道:“是鹽商大賈,為彌補聖上遊西湖之憾,連夜趕制而成的”。據說,是八大鹽商之壹的江春用萬金賄賂乾隆左右,請畫成圖,然後壹夜之音用鹽包為基礎,以紙紮為表面推成的。盡管只可遠視,不可近攀,但乾隆不無感慨地說:“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
"熙春臺"相傳是揚州鹽商為清代皇帝祝壽的地方。為給皇帝祝壽,花費萬金建築如此金碧輝煌的樓臺,可見當年揚州鹽商的富有。然而,它的宏偉的氣勢、精巧的結構,卻又顯示了揚州園林無窮的魅力。
就對揚州的壹個鹽商說:“聽說五亭橋上的瓦可以消災降福、護佑萬事吉祥啊。”鹽商聽了暗喜,悄悄記在心頭,在壹個夜深人靜、月朗風平的晚上,鹽商帶著幾個家人攜長梯,去五亭橋盜瓦。
他架好了梯子,親自爬上去,正欲動手取瓦時,突然狂風四起,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鹽商摔倒在地,長梯也被卷走了,家人被風刮得團團亂轉,拚命抱住橋欄桿,連連磕頭作揖,求老天饒命。
這時壹條大白蟒忽然從天而降,蟒身盤在白塔上,張牙舞爪,把頭伸到五亭橋下戲水。白蟒那眼睛如銅鈴般大小,目光直逼著鹽商,鹽商嚇得癱在地上,直打哆嗦。事後,壹傳十,十傳百,揚州城老幼皆知有白蟒護著五亭橋,再也沒有人敢動五亭橋上的壹磚壹瓦了。
上個世紀50年代末,在揚州出西門向北行3-5裏處,有壹石橋和壹木橋,兩相近橋頭的距離約24步,村裏的長者都認為這兒就是“二十四橋”。在他們幼小的時候,都有被長輩牽著小手“數數過橋”的經歷:跨過壹座橋,從壹個橋頭走向另壹個橋頭,“壹步、二步……”壹般都是二十四步。照這種說法,“二十四橋”是兩座橋的統稱。
其實從宋代起,“二十四橋”便成了壹宗眾說紛紜而無定論的疑案:有人說是壹座橋,有人認為是指二十四座橋。歷代的辭典、詩詞註解也都兼收兩派之說,而不敢輕易取舍。
南宋詞人姜白石在壹個初冬來到揚州,寫下了《揚州慢》這壹千古絕唱:“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從詞的具體語言環境來看,“二十四橋”似乎是指壹座橋。
有人認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橋是子虛烏有的東西,實際上從來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揚州橋梁的總稱。最早對此作出解釋的是宋朝大科學家沈括,他認為“揚州唐時最為富盛。舊城南北十五裏壹百五十步,東西七裏三十步,可紀者有二十四橋。”
並在卷中從城區的汶河茶園橋起,到東面的山光橋止壹壹列出了橋名,但算來算去僅有21座橋的名稱。也有人認為杜牧詩中的“何處”二字,清楚地傳遞著這樣壹個信念:二十四橋絕不是壹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