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孝道在中國是怎樣壹個存在,與西方的愛父母有哪些區別?

孝道在中國是怎樣壹個存在,與西方的愛父母有哪些區別?

壹、孝道內涵:

“孝”作為壹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義有:

1、尊祖敬宗。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人,這帶有壹定的宗教形式。

2、傳宗接代。在周朝的人們看來,祖先是我輩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生生不息。總之,西周時期的孝是壹種封建宗教倫理。

二、中西區別:

1、傳統不同:

(1)中國的孝講“無違”。魯國大夫孟懿子曾經向孔子請教過關於“孝”的問題,孔子對自己的弟子樊遲說過這件事。孔子的回答,簡單說就兩個字“無違”。意思就是說對於父母盡孝不要超乎禮法,要合乎規矩。

(2)西方親子之間是講平等的,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父母的意誌,而且鼓勵孩子要有獨立見解,不人雲亦雲,要自我選擇、自我發展。

2、養老模式不同:

(1)中西孝文化在贍養父母方面存在的差異,主要由養老模式不同所致。傳統的養老模式極大豐富了中國的孝文化。在中國,幾千年來,贍養的義務主要由子女完成。直到現在,由於人口基數龐大,養老的形式仍然以家庭養老為主。在中國,比西方更為強調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

(2)西方國家,子女並沒有突出的贍養老人的義務。尤其是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其父母年邁後,贍養的義務主要靠國家通過社會保障制度來完成。

3、家庭觀念不同:

(1)中國人家庭觀念濃厚,父母在子女身上的付出也是最大的。中國人壹般都與父母住得比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壹旦條件允許,便傾向於把父母接到身邊,以盡孝心。

(2)西方國家,子女壹旦已經成年,都必須努力自食其力,不需父母過多的付出。子女成年後要獨立在外闖蕩,或上學,或工作,他們租房或買房,不願意與父母同住,其父母也絲毫沒有將子女留在身邊盡孝的念頭。

  • 上一篇:電影盒子
  • 下一篇:相撲硬拉還是傳統硬拉?真的該由身材比例決定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