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褲瑤民俗發展應以白褲瑤特色民俗旅遊為後續發展的主要產業,大力發展民俗文化旅遊。
白褲瑤,瑤族的壹個支系,以男子包紮白色頭巾、穿著及膝白色七分長檔馬褲而得名。主要聚居在廣西南丹縣八圩、裏湖瑤族鄉。在漫長的發展歲月中,白褲瑤人民創造了獨特又燦爛的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銅鼓文化和服飾文化。銅鼓是白褲瑤民族的象征,瑤民視之為神的化身。平時,銅鼓被養在家中,當有紅白喜事或重大節慶活動時,才被請出來使用。
白褲瑤服飾文化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其制作精美,織染繡技藝高超、多樣,服裝花色、圖案豐富多彩,體現出了白褲瑤文化的古樸、神秘,代表了白褲瑤少數民族的獨特審美觀念及聰明才智,其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體系。因此,在實際中,做好白褲瑤服飾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對於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現代化發展都有極大幫助。?
白褲瑤服飾文化:
白褲瑤服飾以黑白藍三色為主,分男裝和女裝,節日盛裝和便裝,藍面土布上以手工繡制橙紅色紋飾為裝飾。女裝服飾分季節有所不同。如夏裝上衣是前後兩塊布,隨意搭在肩上,下身是藍白相間、絢麗的百褶短裙,上衣背上繡有瑤王印圖騰。女裝服飾為藍色及膝的百褶裙,裙面用樹汁畫染成三組環形圖案,裙邊用紅色無紡蠶絲片鑲邊 。
男裝服飾在整體造型上像壹只雄雞。上身黑色立領對襟短衣,衣領、袖口及衣擺處有湖藍色鑲邊,衣角為雞尾巴,兩邊為雞翅膀,腰部兩側和底擺處裝飾著雞仔花等圖案。下裝為白色七分長檔馬褲,膝部繡有五條紅色花紋,相傳這是瑤王與外族戰爭時留下的血手印,繡在衣上以示紀念,也是白褲瑤族服飾上頂禮膜拜的圖騰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