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的知識
短道速滑的知識,因為冬奧會的原因,讓我們很多人都認識到了短道速滑,短道速滑起源於加拿大,20世紀初,短道速滑逐漸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廣泛開展。以下分享短道速滑的知識。
短道速滑的知識11.短道速滑壹圈有多少米?
短道速滑場地長為60米,寬為30米,壹圈的長度是111.12米。
不同項目對應不同圈數,500米比賽要滑4圈半,1000米要滑9圈,1500米是13圈半,3000米要滑27圈,5000米則是45圈。
2.短道速滑速度有多快?
看上去非常快,但實際上和妳在城市裏開車的速度差不多,優秀運動員壹般能滑到50km/h的速度。
3.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區別?
區別還是非常大的。冰刀、場地、比賽方式都有不同。
速度滑冰場地壹圈是400米,兩人壹組進行比賽,場地中有分道線,每過壹圈交換壹次內、外道。短道速滑壹般是4至6人壹組,場地中無分道線,可在任何位置超越。
4.短道速滑是不是固定向壹個方向滑?
對!就是逆時針方向。
這是多數人天生的習慣性方向,現有的短道速滑冰刀也是按照逆時針方向設計的,不信妳穿上壹雙比賽冰刀鞋順時針滑壹滑,保證壹拐彎就摔倒。
5.短道速滑的冰刀好像有點特殊?
事實上,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的冰刀各有不同。
短道速滑的冰刀又長又薄,而且為了過彎方便,冰刀不是固定在鞋底的正中間,而是有壹定的傾斜角度,壹般來說,左右腳冰刀均向左傾斜約15度。
速度滑冰的冰刀只有壹個固定點,是“拖鞋式”.花樣滑冰的冰刀則帶有鋸齒和凹槽。
6.短道速滑的冰刀割到人怎麽辦?
被冰刀割破的確不是鬧著玩的`,因為短道速滑的冰刀非常銳利。因此,任何短道速滑比賽都對運動員的服裝有嚴格要求,運動員的防護服是用特殊纖維制成的,其原料與防彈背心所用的相同,冰刀割不破;
此外,運動員還必須穿護膝、護脛、護頸,戴頭盔,尤其是護頸和頭盔,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出現生命危險。
7.運動員還要戴上手套?
主要是為了安全。
運動員的手套也是防切割的,而且在高速過彎時,妳會發現運動員的左手壹般都會扶向冰面,因此手套的手指部分壹般都會使用特殊材料制作。
8.怎麽判定犯規?
這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壹般來說,“故意用身體的任何部位妨礙,推拉,撞擊,阻擋其他運動員”,即可被視為犯規,但比賽時情況千變萬化,很多時候裁判都需要看慢動作重放才能予以準確判定。
但比較確定的是,如果被認為是犯規者,則被取消成績,如果妳受犯規幹擾摔倒,摔倒前處於領先,壹般會被判定晉級。
9.短道速滑的道次怎麽劃分?
不同比賽有不同規定。
比如在溫哥華冬奧會上,預賽分道是抽簽決定的,而進入下壹輪後則按照成績排定道次,成績最好的在第壹道,也就是占據優勢的最內道。
10.接力賽的規則是怎樣的?
每隊有4人參加,對每人所滑具體圈數並沒有嚴格規定,但為了保持較高速度,壹般來說都由第壹個出發者滑壹圈,最後壹個接力者滑最後兩圈,中間每過1圈半至兩圈接力壹次。
短道速滑的知識2什麽是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是冬季奧運會項目,全稱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賽場地的大小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長度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當時加拿大的壹些速度滑冰愛好者常到室內冰球場上練習,隨之產生了室內速度滑冰的比賽
20世紀初,這項比賽亦逐漸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廣泛開展。1988年短道速滑首次被冬奧會列為表演項目,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短道速滑很適合亞洲人學習: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裏面的亞洲人明顯更占優勢壹些。短道是技巧更占上風,不在於誰的速度更快,而在於比其他人更快。所以,在短道,不僅韓國選手厲害,中國、日本甚至今年來連哈薩克的選手都不錯。
當然傳統強國加拿大、美國、意大利,最近崛起的歐洲強隊荷蘭、俄羅斯、匈牙利也都很有實力。黃種人厲害,白種人也不差。不過在短道速滑裏面,很少有大個,超過1米75,都算絕對大個;當然個也不能太少,矮於1米60,比賽中壹旦合理碰撞,就會吃虧。
兒童幾歲適合學習?
根據個人愛好、身體狀況、自身柔韌性,是否選擇成為專業運動員還是業余學習,建議5~8歲年齡最佳。
兒童在短道速滑前最好佩戴下列專業裝備:
1)短道速滑安全頭盔應符合現行的ASTM標準。頭盔必須有壹個規則的形狀,不能有突起。
2)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連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
3)防割、防紮耐用材料的護腿。
4)符合97.1402號MU型安全比賽服。
5)長袖長褲連身服。
6)軟墊或軟墊的硬殼護膝。
7)冰刀管必須是封閉的,刀根必須是圓弧形。最小半徑為10毫米。刀管最少有兩點固定在鞋上,沒有可動的部分。
8)所有中國運動員必須佩戴中國滑冰協會批準使用的護頸。
短道速滑的知識3短道速滑的起源
19世紀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內冰球場,壹些速度滑冰愛好者經常到室內冰球場練習。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魁北克、溫尼伯等城市相繼出現室內速度滑冰比賽。
1905年加拿大首次舉行全國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錦標賽,後逐漸在歐美國家廣泛開展。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屆國際滑冰聯盟代表大會上,向與會代表散發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規則》,1975年國際滑冰聯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術委員會。
1976年首次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尚佩思舉行國際短道速滑賽。1981年起舉辦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 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
短道速滑項目哪壹年進入中國
短道速滑起源於加拿大,當時加拿大的壹些速度滑冰愛好者常到室內冰球場上練習,隨之產生了室內速度滑冰的比賽。20世紀初,短道速滑逐漸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廣泛開展。
1981年,短道速滑進入中國。1982年,國家體委正式決定在中國開展短道速滑運動,並將其列為全國和全運會比賽項目,國際滑聯也將短道速滑列為亞洲冬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從此,在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紛紛成立了短道速滑隊。
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爾加裏冬季奧運會被首次列為冬季奧運會表演項目,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季奧運會將短道速滑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中國代表團在以往歷屆冬奧會上獲得了13枚金牌,有10枚來自短道速滑項目。無論是楊揚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上為中國拿下冬奧首金,還是王濛在溫哥華冬奧會上勇奪三金,壹幕幕來自短道速滑賽場上的精彩瞬間,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2018年平昌冬奧會,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比賽中壹騎絕塵,以39秒584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奪得中國男子短道速滑的冬奧首金,也是中國代表團在平昌冬奧會上的唯壹壹枚金牌。
雖然近兩屆冬奧會奪金數連續下滑,但在2021-2022賽季的世界杯賽中,經歷了動蕩期的中國隊終於亮出了家底,從四站比賽來看強隊底蘊仍在。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總***九個小項上,新增的混合接力是中國隊實力最強的壹個。在四站世界杯賽中,中國隊奪得2金1銀1銅,在所有隊伍中排名第壹。北京冬奧會將這個項目的決賽安排在開幕式後的首個金牌日,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隊對這塊金牌的誌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