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關於自我研究的歷史
從人類誕生的那壹天起,我們就在考慮自我的問題。
認識妳自己!——希臘戴爾菲神廟
亞裏士多德的觀點:
?把自我看成壹個 單純而又主動的實體 ,即靈魂,並認為靈魂 聯系了各種知覺 。
洛克的經驗主義角度觀點:
?將自我與人的記憶相聯系,認為 人的統壹性是由我們的記憶完成的 。
啟蒙運動中休謨的觀點:
?自我完全是 虛構的 ,只有“我”這個代名詞所致的幻想的東西。
康德的觀點:
? 超驗的自我
實驗心理學家的觀點:
? 自我是壹個虛妄的存在
威廉詹姆斯(重新將自我的概念引入心理學的研究中去):
?將自我區分為: 經驗的自我、純粹的自我 ,前者包括 物質自我、社會自我、精神自我 。而這壹部分是可以進行實證研究的。
?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知覺具有 二元性 ,自我既是由 對自己的看法與信念 所組成的 ” 賓我“ ,又是壹個活躍的 信息處理器 —— 主我 。
庫勒的觀點:
?自我是通過 人際關系建立的自我 ,不僅僅是壹個個人實體,還是 社會的產物 ,他把widow的這個方面叫做 投射自我 (reflected-self) or 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 。人們不僅想象 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而且想象 他人如何評價他們眼中的自己 ,以及人們對這些反射性評價的情緒反應。
Mead的觀點:
?強調 社會經驗 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指出,當個體與已成為其客體的其他人可以比較的時候,個體只有采取在某壹社會環境中其他個體對自己的態度時,互動才能進行,沒有社會經驗,自我便不可能產生。
沙利文的觀點:
?十分強調 自我發展的社會和人際關系基礎 ,強調 家庭成員對兒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 ,認為“自我”的概念只有在人與人的關系中才能進壹步發展。
Eormuth的觀點:
?將 客體、他人和環境 整合為壹個自我生態系統,認為自我概念與自我生態系統 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在互動中實現動態平衡 。
Tajfel & Turner的觀點: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 社會關系 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努力使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當人們發現自己所屬的群體比其他群體更好的時候,感覺更好。
弗洛伊德的觀點:
?自我是人格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壹,另外兩個組成部分是本我和超我。自我是自己 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 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 尋求本我的滿足,保護機體不受傷害 ,遵循 現實原則 。
Rosenberg的觀點:
?認為自我的概念是 個體對自我個體的思想和情感的總和 ,是個人 自我知覺的組織系統 ,代表壹個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Shavelson的觀點:
?認為自我概念是通過 經驗和對經驗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覺 。這種知覺源於對 人機互動、自我屬性和社會環境的經驗體驗 ,是多維度。
Markus與Wurf的觀點:
?動態自我的概念,她們認為自我概念在內容和結構上是壹個 多面體 ,是不同 印象、圖式、概念、原型、理論、目標、任務的集合體 ,自我的概念是動態的,特定情況下只有部分被激活。
二、和自我有關的概念
(壹)自我圖式
自我圖式是我們用來組織和指引與自己有關的壹套自我信念。
自我參照效應( self-reference effect )
人們在加工和自我有關的內容時效率更高,記憶效果也最好。
自我差異理論( self-discrepancy )
個體知覺到的自我概念包括三個部分: 理想自我( idea self ),應該自我(ought self ),實際自我(actual self ) ,理想自我和應該自我具有 自我指引的作用 :
?理想自我指引著個體對目標的追求
?應該自我使得我們回避壹些目標
實際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存在的差距,會促使人們縮小二者之間的距離,否則會產生沮喪的情緒。不能縮小實際自我和應該自我之間的距離的話,會引發憤怒的情緒。
個體的自我概念的構建與壹下幾個方面有關:
?從自己的行為推斷自己,人們常有自己的所作所為來推斷自己的內在自我概念,我做了什麽,我就是什麽樣的人。
?從他人的行為推斷自己:人們會猜測他人認為“我”怎麽樣
?通過社會比較推斷自我:通過與別人對比,人們常常會對自己有更清楚的認知。
?通過自我意識來推斷自我:反省自己來了解自我
社會互動理論( 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
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有意義的交流導致了自我和社會現實的整合, 自我就是壹個人通過行為展現自己時使用的符號 , 自我概念就是壹個人用來定義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總和 。
(二)自我覺知
自我覺知(self-awareness):是指 個體把自己當作註意對象時的心理狀態 。
根據自我覺知理論,當我們集中註意力與自己時,我們會根據自己的 內在標準與價值觀來對自己現在的行為進行評價和比較 。
自我覺知有兩種分類:
?內在自我覺知(private self-awareness):個體對自己內部特征和感受比較重視。
–?內在自我覺知占優者對自己的感受比較在乎因此他們會常常誇大自己的反應
–?對自己的特征比較關註,所以自我概念中內在事件清楚而明確。
–?常常堅持自己的行為標準與信念,不太會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公眾自我覺知(public self-awareness):個體對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較在意。
–?公眾自我覺知占優者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響,所以害怕別人的評價,擔心別人對自己有不好的評價。
–?常常產生暫時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與實際自我之間產生距離。
–?常常在乎外界的行為標準。
(三)自尊
自尊(self ea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與情緒有關的內容。它指壹個人 如何肯定與贊揚自己 ,是 自我評價的重要維度 。對於自尊有兩種區分: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
自尊的研究受到不同地區文化的研究,西方的自尊是壹元的而中國的自尊是多元的。中美兩種文化下,自尊的變異都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解釋:仁慈、品質和積極自我偏差。
確立自尊的兩條途徑:
?讓個體有自己控制環境的成功經驗
?讓他人對自己有積極的評價
壹系列提升自尊的方法:
?學會用自我服務的方式去解釋生活
?用自我障礙的策略為失敗找借口
?使用防禦機制否認或逃避消極的反饋
?學會向下比較以及采用補償作用
?在自己某壹方面的能力受到懷疑時賺到自己擅長的活動中去
(四)自我提升和自我確認
自我提升(self enhancement)也叫做自我美化或者自我強化,它是指個體以壹種 有利於對自己做正面評價的方式收集和解釋有關自我的信息 。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自我提升是壹種 自利偏差 。
自我確認(self- verification)是指額題 尋找和解釋情境,以證實自我概念的過程 。通過自我確認,是別人對自己有 壹致性認識 ,也有助於提高自尊水平。
(五)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是指壹個人對自己 有能力完成待定任務的信念 。
?人可以從對自己的能力與效率的樂觀信念中獲得巨大回報。
?自我效能指引人們制定有挑戰性的目標,並且在面對苦難的時候更加堅強
(六)自我表演
自我表演(self-presentation)也叫自我展示,它是指人們在別人對自己 形成印象時所做的顯露 。我們致力於管理營造的形象,我們通過 推脫、辯護和道歉等方式來支撐我們的自尊並檢驗我們的自我形象 。
(七)自我障礙
自我障礙(self- handicapping)是指人們 提前準備、用來解釋自己預期失敗 的壹系列行為。
(八)自我檢控
自我檢控(self- monitor)是指人們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 通過觀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線索來對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 。
?高的自我檢控的人善於在別人面前表演,能根據情境與特人的需要來塑造自己的行為;低的自我檢控的人不善於在別人面前表演,不看重情境與他人的影響,表達的是自己真實的態度和感受。
(九)自證預言
自證預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ies)也叫自我實現的預言,是指我們對他人的 期望也會影響對方的行為,使得對方按照我們的期望行事 。
(十)體像
體像(body image)是用來描述與個體對自己軀體知覺有關的現象的總稱。
三、自我偏差
(壹)焦點效應
焦點效應(spotlight effect)指的是人們在 自我觀察的時候,會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把自己看成某壹情境的中心,並且高估別人對自己的主意度 。
與焦點效應相對應的是透明度錯覺(illusion of transparency),即人們認為 自己隱藏的情緒壹旦外露,就會被別人發現的錯覺 ,實際上別人可能根本看不出來。
(二)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也稱為自我服務偏見(self- serving bias)。指的是 當我們加工和自我有關的信息時,壹邊輕易地為自己的失敗開脫,壹邊欣然接受成功的榮耀。並且在很多情況下, ? 有壹種覺得自己比別人好的傾向。
人們樂於接受成功的榮譽,容易將成功歸結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卻把失敗歸咎於運氣不佳或者問題本就無法解決這樣的外部因素。
自利偏差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倫理道德:多數生意人認為自己比壹般生意人更有道德(exmaple)
?工作能力:90%的經理人對自己成就的評價超過對其普通同事的評價
?聰明才能:大部分人覺得自己比周圍的人更聰明,更英俊,更沒有偏見
?孝順父母:多數成年人認為自己對年邁父母的照顧比自己的兄弟姐妹們多
?擺脫偏見:人們往往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受偏見的影響
(三)盲目樂觀
人們對自己的認知有時候會出現盲目樂觀的傾向。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盲目樂觀的現象也在上升,盡管目標高遠對成功有好處,但是把目標定得太高很有可能要面對失敗。
如何克服盲目樂觀的弊端呢?
? ^ 防禦性悲觀主義? 可以把我們從盲目樂觀的危險中拯救出來。
(四)虛假壹致性和虛假獨特性
為了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我們常常會表現出這樣壹種傾向: 過分高估或低估他人像我們壹樣思考和行事 ,我們 過高地估計別人對我們觀點的贊程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場 ,這就是虛假壹致性(false consensus effect)。
我們贊成某壹觀點,我們會滿懷希望第壹位別人也吃同樣的觀點,好像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就應該是壹種常識。好像我們如果在完成任務時失敗,我們可能會把這些失誤看成是正常的,從而讓自己安心。
四、自我與文化
(壹)獨立型自我與依賴型自我
在不同文化下,人們對自我、他人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有著顯著不同的觀點。美國文化下的人們擁有獨立型自我,東亞文化下的人們擁有依賴型自我。
與獨立型自我不同的是,依賴型自我的 人際關系不是作為實現個人目的的工具,其本身就是目的 :在維持與他人的關系,適時註意他人,關註他人的需要、願望、目標等,但同時也是建立在 幫助他人實現目標時,個人自身的目標也能同時得到幫助 的前提下的。
依賴型自我的個體對他人的關註是有選擇性的,自我與團隊內的成員是依存的,但與團體外成員的距離則比獨立型自我更遠。
(二)東西方文化下自我概念的差異性
(三)自我的三成分模型
Triandis認為,自我由三個成分組成: ^私人自我? , ^公***自我? , ^團體自我? 。而文化則影響我們從這三個部分取樣的概率,而文化影響我們有以下三個因素:
?文化範式:個人主義-集體主義傾向的高低
?文化松緊性:文化同質性高與低
?文化復雜性:文化復雜性程度的高與低
(四)華人自我四元論
心理學家楊國樞先生認為: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是人類與環境互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兩種模式。
傳統的華人主要方式是社會取向的,社會取向有四種次級取向:關系取向、權威取向、家族取向、他人取向。
隨著社會的發展,華人的個人取向也逐漸增加,這時候楊國樞先生將關系取向和權威取向合二為壹,仍舊稱為關系取向,這樣華人的自我就包括四個方面。同樣也可以作為壹個自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