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那些事兒》中,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壹種神奇“三眼火銃”。在作者的筆下,三眼火銃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離遠了可以當作火槍來個三連發,離近了可以當作大棍子呼呼地。簡直是明朝之最神奇偉岸之兵器。
壹、作者描述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對於三眼火銃的描述:
“三眼神銃,全長約120厘米,***有三個槍管,槍頭突出,全槍由純鐵打造,射擊時可以輪流發射,是遼東鐵騎的標準裝備。發起沖鋒時,遼東鐵騎即沖入戰陣,於戰馬上發動齊射,基本上三輪下來,就能沖垮敵軍。
但問題似乎也未完全解決,三槍打完後怎麽辦呢?
壹般說來,換兵器是免不了的了,但中國人的智慧在此得到了完美的驗證,這把火銃之所以用純鐵打造,槍管突出,是因為打完後,吹吹槍口的煙,換個握法,把它豎起來使,那就是把十分標準的鐵榔頭。
人騎著馬沖進去,先放三槍,也不用裝彈,放完掄起來就打,這麽下來,估計神仙也扛不住,鐵騎之名就此橫掃天下。
順便說壹句,這種三眼銃今天還有,就在軍事博物館裏。每次當我看到那些鐵榔頭的時候,都會不禁感嘆:科學技術,那真是第壹戰鬥力。”
我壹開始也是《明朝那些事兒》的粉絲,看到三眼火銃這壹段真的是熱血沸騰,想不到我大明居然有著這樣厲害的武器,進可攻,退可守,儼然淩駕於世界軍事之上。
如此說來,憑借著三眼火銃,明軍在戰馬之上利用火槍壓制對手,在三輪齊射之後再沖上去砍殺,敵人已經被三輪火槍打得擡不起頭,之後更是抵擋不住三眼火銃的火力肯定就輸了。但是細細壹下,我覺得不是這麽個事啊!
二、個人疑問
我的疑問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壹點:馬上射擊的難度。
我想大家在腦補三眼火銃的時候,都將三眼火銃構想成為了帶著扳機的手槍壹類的武器,明軍只需要扣動扳機,之後那麽子彈便嗖嗖嗖地飛出去。
但是當時的火槍並沒有扳機,全是依靠火繩點火。因此甚至會出現壹門火槍需要兩個火槍手,壹個負責擺正位置瞄準,壹個負責點火射擊。我們試想在戰馬之上,士兵要操控戰馬,要用火槍瞄準,要點燃火繩……這壹系列復雜的動作說明騎手很難保持移動射擊。
第二點:威力真的那麽強嗎?
說實話,當我看到三眼火銃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東西長得非常像大呲花。古代因為技術限制,因此火槍往往都是做得比較長,口徑比較狹小,以增強其穿透力以及威力。但是我們看三眼火銃,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是壹種口徑大、長度短的火器。在古代火藥、制器技術不夠發達的情況下,說實話我很質疑三眼火銃的威力。
當然有人說了,三眼火銃不是讓妳遠程射擊的,是讓妳近戰射擊的。那麽就是第壹點了,馬上射擊的難度。當妳在馬上點火射擊的時候,估計敵人的大刀早就落到妳的頭上了。
三、歷史事實如何?
有壹個知名武將出來背書,他說的話可信度比較高,他就是戚繼光。戚繼光上過戰場、操練過新兵而且很重視各種火器的使用,可以說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比較權威的人士了。戚繼光在自己的《紀效新書》中寫道:
“馬上、步上惟鳥銃為利器。北卒坌而不耐煩,劇未見鳥銃之利,尚執迷快槍,雖比於教場,鳥銃中鵠十倍於快槍,五倍於弓矢,而終不肯付,亦可異哉!”
戚繼光的觀點很簡單,就是說北方的快槍(類似於三眼火銃),就威力來說遠遠比不上南方的鳥銃。戚繼光做了實驗,用鳥銃、快槍、弓箭同時射鳥,發現鳥銃的命中率最高、弓矢次之、快槍又次之。但是就算是這樣,北方軍隊依然迷信於他們的快槍而不願意使用鳥銃,這讓戚繼光覺得非常郁悶。
戚繼光覺得三眼火銃這個東西,最好的歸宿就是做號炮。就類似於我們在《三國演義》裏面看到的,“三聲炮響,伏兵齊出”。這個東西並不適合作戰,而是適合於作為號令槍。畢竟連發三發、容易攜帶,號令三軍最為容易了。
當然了,三眼火銃是有著自身的優點所在的。就有人認為三眼火銃更加適用於北方的作戰環境,其中寫到:
“惟三眼銃壹桿三銃,每銃可著鉛子二、三個,伺敵三、四十步內,對真方放;壹炮三放,其聲不絕,未有不中者。虜馬闖至則執此銃以代悶棍,虜縱有鐵盔、鐵甲,雖利刃所不能入者,惟此銃能擊之。故在北方鳥銃不如三眼銃也。”
其實這種觀點也是可取的,可能就因地制宜來看,三眼火銃更加適合北方的作戰環境。但是就算這樣,至少說三眼火銃也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種“神器”,雖然有著可取之處,但也不是無敵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