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以前,手機行業與汽車行業放在壹起談的時候,總是因為需要壹些相互類比的例子,再後來,某些互聯網公司與車企傳出合作消息,我們會驚呼,這是典型的跨界聯合,營銷噱頭大於實際意義。
而現在,但凡是有點名氣的科技公司,要是與汽車行業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就好像是沒跟上潮流,科技實力似乎都會遭到質疑。
妳看,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或者造車新勢力,都在與科技公司頻頻互動,這邊是雙方在智能出行、車聯網、出行大數據分析方面展開深入合作,那邊甚至是雙方簽約***同打造全新車型。
在號稱是智能汽車元年的2015年,壹大波車企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來襲,汽車+互聯網亦或是互聯網+汽車,統統湧現出來。
如果說“汽車+互聯網”還是對汽車功能的壹種改良,那麽“互聯網+汽車”則可以說是壹種屬性的改變。
正是從這壹時刻開始,汽車的交通工具屬性漸漸弱化,而車生活則越來越多的被提及。
無論是傳統的汽車行業,還是新晉的互聯網公司,無壹例外都投入到了人類未來出行這壹課題之中。
這壹時期便有,寶馬攜手三星和松下,攻克智能助手技術,也有百度合作寶馬推無人駕駛汽車、谷歌與福特攜手開發自動駕駛車,還有上汽與阿裏合作推出互聯網汽車。
大家應該還記得,當初榮威RX5正是以“國內第壹輛互聯網SUV”的名頭,問世便打開了市場。
從2015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開始,“互聯網+”這個概念就深入人心,並且成為了十大新詞之壹。
萬物皆可互聯的時代來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互聯網+房地產……只要妳能想到的,都沒有什麽問題。但是,互聯網+汽車的概念,為什麽就能壹躍而起,沖得這麽靠前呢?
在我看來,造車新勢力的紮堆湧現,也算是給中國汽車市場打開了壹個新思路。
2015年也是造車新勢力誕生的元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正道的光”,而政策補貼是沒人可以拒絕的巨大利益,於是造車新勢力來了,蔚來、小鵬、愛馳、零跑……足足有三百多家新勢力。
當然,現在來看,截止2019年底,完成交付的只有寥寥十二家,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車企,沒有拿到“資格賽”的門票。但它們當年甫壹現身之時,身上可都是帶著光的,甭管是七彩琉璃色,還是廉價的霓虹跑馬燈。
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造車新勢力的掌門人,有的是從傳統車企而來,有的卻是真真的互聯網從業者,也因此可以說是自帶互聯網基因。
雖說當時造不出實車,但壹張張精致的PPT上,卻有著數不清的暢想,讓人禁不住驚呼:原來汽車還可以這樣!
面對著大屏幕上展示的“人、汽車、城市”互聯,面對著其構建出的出行生態,大家少不了憧憬,甚至也忍不住為夢想窒息。
造車新勢力初生牛犢不怕虎,咱也不管實現難度大不大,這壹套東西能招商引資,第壹步就算是成了。
傳統車企看到它們玩這麽大,著實坐不住了,誰說只是妳們有互聯網思維,我們也可以造“互聯網+汽車”,於是車企主動張羅著與互聯網科技公司談合作。
科技公司其實也早就坐不住了。它們看著巨大的汽車市場也尋思著,這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都去造車了,沒理由我不行,這不入局實在可惜,於是也欣欣然牽上了手。
這邊百度下場了。2015年,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成立。
2017年,百度正式發布了壹項名為“Apollo”的自動駕駛平臺開放計劃,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提供壹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幫助它們結合車輛和硬件系統,快速搭建壹套屬於自己的完整自動駕駛系統。
那時,Apollo就憑借“李彥宏坐無人車上五環”霸占朋友圈,而2018年和2019年,Apollo接連發布量產L4級小巴阿波龍和前裝量產的L4級乘用車紅旗EV,創下多個全球第壹。
2020年,百度依然動作不斷。比如唯壹全國多地面向公眾開放了Robotaxi服務,在長沙、北京、滄州都能打到百度的無人車。百度的智能交通還中標了廣州4.6億大單。
如今的百度,已經與諸多的車企達成了自動駕駛方面的合作。比如聯手奇瑞打造全新壹代人工智能汽車,北汽攜手全面搭載Apollo系統,與比亞迪福特合作,與戴姆勒深化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領域戰略合作;
攜手長安汽車、PSA集團、壹汽,與威馬成立智能汽車聯合技術研發中心,豐田加入Apollo計劃,與壹汽紅旗打造的無人駕駛出租車落地長沙……
阿裏這邊則專註於智能網聯方面。阿裏的車載系統叫做“斑馬智行”,它整合了阿裏巴巴集團旗下的資源,比如支付寶支付,計劃打通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
目前國內眾多車企均使用斑馬智行車載智能網聯系統,包括上汽榮威、長安福特、上汽-大眾斯柯達、觀致、上汽名爵、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等。
還有高德地圖則被阿裏收購,利用高德定制化高精度導航系統,無論停車場、收費站、高架或地面輔路等,導航更精準。大家可以註意到,現如今許多車機內便自帶高德導航。
“BAT”之中,騰訊自然也沒有落後。“騰訊車聯TAI”是騰訊推出的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智慧解決方案,可以為用戶提供智能語音、智能出行、個性化內容、社交、運營增值等全場景服務。
目前,“騰訊車聯TAI”系統已經與眾多車企展開合作,包括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奔馳、寶馬、蔚來、長安汽車、壹汽集團等。
我們當然不能忘記搞手機的行業大佬。比如說華為則利用自己在5G通信技術的優勢,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從芯片到車聯網、自動駕駛,全都有布局。
目前,華為已與壹汽集團、長安汽車、東風公司、上汽集團等首批18家車企,***同建設5G汽車生態圈,啟動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應用創新,加速5G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其實,通過上邊這些舉例,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和科技企業近年來在汽車產業中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從無人駕駛到精準導航,再有車機娛樂系統的豐富等等,都離不開科技企業的支持。
車企與科技企業,現如今正處於相互賦能,彼此融合的狀態。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享化的趨勢下,“無人駕駛、智慧城市、5G”可能慢慢成為主流,而對於未來汽車將要承載的新功能價值,科技公司的優勢在於互聯網服務屬性,而車企更多是在上下遊產業鏈上的優勢。
賦能車企,是科技公司的進化,擁抱科技公司,則是車企的壹次轉型。
就像豐田章男都會喊出“豐田不再是汽車廠”,行業的變革從不會等妳做好準備。
而面對新的發展形勢,車企與科技公司之間的相互合作,想來是加速推動整個行業發展進程必不可少的壹部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