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傳統文化如何進行融合創新如下:
1、借鑒現代技術手段,將傳統文化進行數字化、虛擬化呈現,例如通過VR/AR技術實現文化遺址的虛擬重建,利用互聯網媒介推廣傳統文化。
2、拓展傳統文化的應用領域,發掘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產業的結合點,例如將傳統的文房四寶應用到現代藝術創作中。
3、在教育領域推廣傳統文化,將其融入到學校課程和社會教育中,讓更多人了解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4、借鑒外國文化的創新經驗,例如將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藝術進行融合,創造出新的文化形態。
5、鼓勵創新創作,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例如通過新的藝術形式、表現手段,重新演繹傳統文學作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中國人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審美精神與生存智慧的凝聚。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以與現代生活相協調為目標,我們的美好生活需要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基礎與支撐。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是非遺事業蓬勃發展的基本理念與工作方向。
傳統文化與科技相結合的例子
1、3D光雕數字技術:
於北京開幕的“遇見敦煌·光影藝術展全球首展”(簡稱遇見敦煌)以3D光雕數字技術,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在高12米、總面積超過1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用48臺高清投影打造全沈浸式光影世界,再現敦煌石窟文化的藝術魅力。
2、機器人臨摹:
東莞松山湖企業的機器人以創新、展演的形式重現了《萬歲通天帖》。該表演長約4分半鐘,李思思化身唐代弘文館女官,在壹個夢中混沌的空間裏,與未來的“機器工匠”跨時空相遇,並***同完成了雙鉤廓填《萬歲通天帖》的任務。
3、水下洛神:
水下洛神是在水下展現古風舞蹈的作品,舞蹈全長僅1分55秒,卻歷經了3次拍攝,舞者在水下泡了整整26個小時才完成。水下洛神讓古樸的文明“活”起來,新鮮起來,穿越歷史,更穿透熒幕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