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公舞”,俗稱“扛神”,流傳於南漳西部山區薛坪鎮壹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端公舞”的發現,曾轟動國內史學界和文藝界,被譽為楚文化的“活化石” 。
據考證,端公舞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端公舞兼容並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樸的風格。其中《踩花罡》、《神槍舞》、《祭五方神舞》、《祭五猖神舞》、《大鵬金翅鳥》、《踩八卦》、《跑城穿花》等都保留了巴文化和楚文化、巫文化的印記。其舞程序與楚辭《九歌》中的程序相近。
端公舞在漢水中遊的南漳、保康、谷城山區和漢水上遊的陜西漢中鎮巴還有表演,但保護、挖掘條件十分困難。跳端公舞,也有三天三夜、七天七夜的。請跳端公舞的人大都是經濟條件富庶的家庭。端公舞是壹種以歡樂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間舞蹈,它是巫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份,從壹個側面展示了古楚民族的風情習俗。端公舞在民間祭祀活動中,借以奉祀天地鬼神,為人祈福消災,是巫舞中的壹種,是有著濃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古樸原始氣息的祭祀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