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

端午節的由來與風俗

節日名:端午節

時間:五月初五(農歷)

端午節是我國放假的四個傳統節日之壹,根據國務院第644號令,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端午節放假1天。端午節在唐宋時期也是法定節假日,不過沒有今天這麽受重視,唐代、宋代都有十幾個節放假三到七天,端午節只放壹天假。到了明代,放假的節日很少,端午節放假3天,顯然被重視起來了。

節日由來

1、端午節起源的說法

壹種說法端午由古代的惡日演化而來。端午節現在是個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不過古人看來五月五日是個極端惡劣的日子。古人認為正月是善月,五月是惡月,而五日又是惡日,五月五日惡月又逢惡日,是人們避之不及非常不吉利的日子,民間形成躲五月五日的習俗。

在漢代的《西京雜記》裏記載了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都想遺棄,人們認為這天出生的孩子不禍害父母也會害自己。漢朝的《禮儀誌》裏說五月五日,要用彩色的繩帶系著五色的桃印裝飾大門,以制止惡氣進門。

東漢《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 [1] 。這些習俗與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有關。

有說法認為端午節來源於夏至節。夏至是壹年中白天最長的壹天,在天文意義上曾經被認為是新的壹年的開始,夏至也是壹些糧食作物的播種季節,是新的農事周期的開始,因此,夏至在曾經被壹些民族作為新年,夏至作為新年比冬至作為新年起源還要早。

《後漢書》記載,夏天的五月,萬物生長正是茂盛的時候,到夏至時,陰氣開始萌發,恐怕作物生長不好,用彩色的絲帶連著葷菜,細纻(zhù)布擊打蠱(gǔ)鐘。在五月五日這天,用彩色的絲帶掛在門戶上,以阻擋惡氣進入屋子。

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記載夏至節風俗:吃粽子,用五彩絲帶系在手臂上,稱為“長命縷(lǚ)”,吃粽子,系長命縷這兩個習俗和競渡後來成為端午節的典型習俗。

晉朝的《風土記》記載:“仲夏端五……俗重此日與夏至同”,從《風土記》記載來看,在晉朝,夏至節和端午節是兩個並行的節日,直到現在還有壹些地方過夏至,而不過端午,所以端午節起源於夏至節的說法,認可度不高。

有人說端午節起源古代的“沐蘭節”,唐代的《歲華紀麗》及其他古書上是有這樣的說法,西漢的《大戴禮》裏有五月五日用蘭草沐浴的記載。無論是惡日還是夏至起源極早,不比沐蘭節晚。端午節用蘭草沐浴的習俗沒有成為端午節的主流習俗。

2、端午節名稱的演化

《風土記》稱“仲夏端五”,仲夏是夏季的第二個月,就是五月,“端”是開始的意思,在日歷裏相當於“初”字,比如初壹、初二……初五,可以表示端壹、端二……端五。五就是五日,仲夏端五就是五月五日。

唐代以前很多節日還沒有具體的名稱,只是以日期來表示,端午節在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唐代的《唐六典·卷二·尚書吏部》都記載為“五月五”。

唐代官方記錄的節日名稱還是五月五日,而民間的《歲華紀麗》就稱端午,唐代李濟翁《資暇集》記載:端五就是五月初五日的意思。顯然,“仲夏端五”仲夏兩個字被省略了,變成了端五。在唐代,人們就把“端五”稱作是“端午”,《資暇集》說當時的詔書還是稱“端五”,而不是“端午”。《資暇集》提出了“端五”到“端午”的轉變,端五是五月初五的簡稱,端午是端五轉變而來,為何端五變為端午?《資暇集》沒有說明白。

宋代以後端午節成為官方正式名稱,固定下來流傳至今。“端五節”怎麽變為了“端午”?有說法認為,五月在古時稱為午月,五月為午月,五日為端,按這個說法五月初五稱為“午端”似乎更合乎道理。《歲華紀麗》稱端午為“午日”,其他古籍中也有初五為午日的說法,因為月和日都是午,端午節也曾被稱為“重午節”。因為,五日按幹支紀日法是午日,因此端五就改為端午了。

端午節還有其他名稱,滿清的《燕京歲時記》和民國的《歲華憶語》也稱作為端陽。在古籍中端午節還有重五等許多名稱,就不壹壹說了。

3、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起源

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現代通常的說法是紀念屈原,這個說法不是現代人杜撰,起源很早。《荊楚歲時記》說,五月五日是屈原投汨羅江自殺的日子,老百姓很傷心,因此就劃小船去救他。

《荊楚歲時記》還提到了另外兩個說法,邯鄲淳的《曹娥碑》裏說五月五日伍子胥被水淹死,這天競渡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越地傳》說五月五日競渡起源於越王勾踐。按《荊楚歲時記》的說法,端午節為什麽要競渡(龍舟賽)有三個說法:1、紀念屈原,2、紀念伍子胥,3起源於勾踐。東漢蔡邕的《琴操》還提到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介之推,介之推的故事,更多說法是寒食節有關。

民俗學家認為競渡起源於南方水鄉祭祀水神的傳統,人們在夏至節舉辦競渡比賽,往水裏投飯和食物。《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壹自以為水軍,壹自以為水馬。”從“競渡”的字義來看,“競”就是競賽,渡多少有些擺渡的意思,也就是從這頭到那頭,距離不會太遠。我感覺賽龍舟可能與古代水兵的軍事訓練有關,後來演化為壹項民間活動。就像古希臘的體育競技起源於軍事訓練壹樣。

節日習俗

《風土記》記載晉朝時的端午節過得很簡單,“仲夏端五,烹鶩(wù)角黍”,鶩就是鴨子,角黍是粽子,在晉朝端午節過得簡單快樂,壹個字就是“吃”,煮鴨子,吃粽子。現在的端午節比較典型的風俗是吃粽子,劃龍舟,還有掛艾草和菖蒲,吃雄黃酒等,這些風俗其實都由來已久。

1.吃粽子

明代《萬歷野獲編》記載明代時,立春吃春餅,元宵節吃元宵圓子,四月八日浴佛節吃不落夾,五月端午節吃粽子……

粽子起源很早,最晚在晉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風土記》記載:先節壹日,又以菇(gū)葉 [2] 裹黏(nián)米,以栗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dàn)。《風土記》對粽子的制作有詳細的記載。用茭白的葉子包黏米,加栗棗灰汁煮熟,類似於現代的粽子,栗棗灰汁含堿,這個做法與現代的粽子非常類似。在我們老家江西的北部,很多人還是喜歡吃堿水粽子。角黍與現代的粽子基本相同。

宋代的《淳熙三山誌》:楚人是日以竹筒貯米祭屈原,名筒粽。四方相傳,皆以為節物。今州人以大竹葉裹米為角黍(shǔ),亦有為方粽,以相饋遺(wèi)。”《淳熙三山誌》說江漢壹帶的人端午節用竹筒裝米祭祀屈原,這個竹筒裝米煮的粽子叫筒粽,這個風俗傳到了各地,都將粽子作為端午節的節日食物。現在,本州的人用大的竹葉包米做粽子,這個粽子叫方粽。

現在,很多地方的粽子都是大竹葉包的。大竹葉學名叫箬竹,壹種葉子很大又矮小的竹子。還記得這首詩嗎?“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箬笠就是用箬竹葉子做的用來擋雨的鬥笠。

2.賽龍舟

賽龍舟,古時叫競渡。《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南北朝時競渡的情景。小船用輕便的,叫做飛鳧,壹個自己叫做水軍,壹個自己叫做水馬,州裏的軍官及百姓都在河邊觀看比賽。

宋代的《淳熙三山誌》記錄了福建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況。端午節這天大家都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州裏南臺江各個內河裏,都是龍舟比賽,戰鼓喧天,劃船的人穿著彩色鮮亮的衣服,根據鼓點用力劃著龍舟,妳爭我趕……

端午節劃船比賽至少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形成風俗,劃的船從南北朝時的輕便小船,到宋朝變為了龍舟,和現代的名稱壹樣。

劃龍舟比賽鄉村爭鬥殺傷的惡習在宋時就有,壹直到現代各地端午節賽龍舟總要打群架,常有傷亡,所以從古以來,政府經常禁止端午節舉行龍舟競賽,但是始終沒有禁止了,到現在端午節劃龍舟還是傳統節目。

3.其他風俗

鬥蛋。

鬥蛋是我小時候對端午節的核心記憶。在我老家江西,盡管平常只有客人來了才可以做個雞蛋湯,用來招待客人,但是端午節卻可以盡情的吃蛋、家家戶戶都會提前壹兩個月腌好多的鹹蛋。端午節壹早,母親將鹹蛋、新鮮蛋煮壹大盆。

家人還將蛋染紅,用專門編織的網兜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小孩子脖子上掛著染紅的蛋,手裏攥著壹個,口袋裏還備著壹個,隨時準備和小夥伴鬥蛋,將蛋的尖頭對著壹嗑,誰的蛋破了就算輸。

古代稱雞蛋為雞子,鬥雞蛋古時叫鬥雞子。鬥雞蛋的遊戲來源極為久遠,連春秋時期的《左傳》都說這個遊戲由來已久。鬥雞蛋本來是寒食節的風俗,後來遷移到端午節。

掛艾葉。

我老家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買艾葉和菖蒲,將艾葉和菖蒲放在壹起捆成小梱,擺在大門兩邊,掛在窗戶兩邊。這個風俗是從古代傳下來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用艾草紮成人的形狀,掛在大門上,用來消除毒氣。從宋朝《東京夢華錄》到滿清的《帝京歲時紀勝》都有端午節要掛艾草在門上的記載。

喝雄黃酒。

端午節還要喝雄黃酒,滿清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端午節前把菖蒲的根切細,和雄黃拌在壹起,曬幹後泡酒。喝剩下的酒塗在小孩子的臉上、耳朵和鼻子上,灑在床上和蚊帳裏,用來驅趕各種毒蟲。

小時候,我叔叔還會用雄黃在我額頭寫“王”字,這個風俗在民國的《歲華憶語》有相同的記載:“酒中置雄黃,飲之曰可去毒。於小兒額用雄黃書“王”字,以象虎形,雲易長成。”用雄黃在小孩子的額頭寫“王”字,像老虎額頭的王字,說這樣小孩子就沒病沒災,容易長大。

綜述

端午節的起源有些復雜,有幾種說法,通常的說法還是“惡日說”。端午節的風俗主要用艾葉、菖蒲、雄黃酒,五彩絲等避蟲毒、止惡氣……這些風俗主要延續了五月五日惡月惡日的相關說法。

端五節吃粽子、劃龍舟這些風俗從夏至節遷移而來,端午節也吸收寒食節的相關習俗。賽龍舟與吃粽子的習俗早在晉朝就已經有了,紀念屈原的說法,像寒食節紀念介之推壹樣,是漢魏時期為了意識形態杜撰的。

端午節的名字在唐代才正式形成,端午節在唐宋時期就是法定節假日,不過在唐宋時不是很受重視。

[1 同瘟。

[2] 茭白葉

  • 上一篇:立體沙盤模型公司排名中,有那家比較有代表性?
  • 下一篇:簡單小吃的做法100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