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小孩現在發燒,妳別給她穿這麽多衣服。”
“小孩子發燒就是要多穿衣服,讓汗發出來就好啦。”面對媳婦兒的指責,婆婆不但沒聽,反而還給小孩蓋上了被子。
關於這樣的爭論,不只是婆媳之間的爭論,更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爭論,是中醫和西醫的爭論。
那麽,當我們感冒時,究竟應該少穿點衣服退燒,還是多穿點捂汗退燒呢?
上文婆媳遇到的,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那麽捂汗退熱有科學依據嗎?
實際上, 捂被子退燒屬於其中壹種物理降溫方法, 是利用大量出汗來帶走體表的壹些熱量,從而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但是 這種退燒方法並不適合所有的情況, 壹般如果是 成年人因為著涼感冒出現低熱時,可以使用該方法來退熱。
但如果是高熱時捂被子,容易導致人在大量出汗後出現高熱驚厥、虛脫等情況。此外小兒發熱也不應該使用這個方法,因為幼兒的體溫調節機制還很弱,如果包裹得太嚴,體溫就上升得越快,容易導致驚厥、抽搐、甚至休克等,對身體的危害極大。
因此, 高熱和小兒發燒時不建議捂汗發熱。
孩子是壹個家庭的希望,壹旦有個頭疼腦熱的,家長都非常緊張。我們知道成年的人的正常體溫大概在36-37 之間,部分父母也會用這個溫度來恒定小孩的體溫。
但是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馬保海副主任醫師表示, 小孩的體溫和大人的體溫有所不同, 孩子在36-37.5 之間波動變化, 還跟室內的溫度、嬰兒穿衣蓋被多少有關。
比如在給小孩子量體溫時,可以在餵奶前進行測量,因為餵奶後或在活動後,體溫會有壹些變化。
如果發現孩子的臉蛋紅、呼吸變快時要註意給孩子量壹下體溫,看是否發燒了。
上文說了,孩子的溫度超過37.5 就是發燒了,這個時候如何給孩子退燒呢?
如果 孩子發燒在38.5 以下時,盡量先不要吃退燒藥, 因為過早吃退燒藥容易掩蓋病情,這時候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退燒。
但是 當孩子持續高燒在38.5 以上不退的時候,就建議吃退燒藥 ,目前適用於兒童退燒的藥物主要有2類,分別是對 乙酰氨基酚(比如泰諾林)和布洛芬(比如美林等) ,這兩種退熱藥都是最常用的藥物,具有解熱作用,不過這兩者的作用強度、化學結構、不良反應等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選用時要有所區別。
布洛芬 的作用強度比對乙酰氨基酚稍大,藥效時間也更長, 壹般建議不要給6個月以下的嬰兒服用, 否則容易掩蓋嬰兒的體溫以及炎癥,影響對病情的觀察和判斷。
根據國內的治療標準, 6個月及以上的孩子發燒,可以使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2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只推薦用對乙酰氨基酚。
值得註意的是,不管是使用布洛芬還是對乙酰氨基酚來退燒,都壹定要嚴格遵醫囑或按照說明書服用,以免給患兒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很多家長壹遇到小孩發燒就手忙腳亂,我們還經常能聽到醫生說要給孩子物理降溫,那麽怎樣物理降溫才有效呢?
1、 解開衣服,同時保證室內溫度
孩子發燒時家長要註意周圍的環境溫度,這是壹項很重要的措施,家長需要降低孩子所處的環境溫度。對於發燒的孩子,要解開衣服或抱被,特別是新生兒和嬰兒。
此外還要開窗通風,或打開空調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2 26 左右。
2、 溫水浴
孩子發低燒可以采用溫水浴來降溫, 水溫建議在34 36 左右, 壹般要比患兒的體溫低2 3 ,溫水浴的時間大約15分鐘,在這期間要將門窗關好,避免直吹風或對流風。
溫水浴建議采用坐式,腹部以下要泡在溫水中,腹部以上可以用打濕的毛巾輕輕擦拭,讓皮膚保持壹定的濕度,可以在空氣中慢慢揮發進行散熱。重點要擦拭腋窩、頸部、腹股溝部位, 註意不可以使用冰水或冷水, 否則容易引起寒戰,反而使體溫升高。
3、 酒精擦拭
對於適合使用酒精擦拭的患兒來說, 可以選用30% 40%的酒精用毛巾沾濕後, 按下面的方向輕輕擦拭:
上肢:腋下壹側—上臂外側—手臂—側胸—腋下—上臂內側—手心;
下肢:壹側髖部—大腿外側—腳背—腹股溝—大腿內側—眼窩—腳跟。
註意不要擦孩子的腹部、後頸部、胸前區和腳底。
此外,新生兒以及1歲以下孩子的皮膚嬌嫩, 不適合用酒精擦拭,以免造成酒精中毒; 皮膚有出血點、有出血傾向、罹患白血病的孩子在發燒時,不要用酒精擦拭的物理降溫方法。
孩子發燒是很常見的,家長壹定要學會如何處理孩子發燒的情況,不管是吃退燒藥還是物理降溫,如果發現孩子持續發燒、精神萎靡、呼吸困難等異常時,壹定要及時就醫。#謠零零計劃# # 健康 熱力計劃#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