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笛子分為哪四種

笛子分為哪四種

笛子實際上是壹類樂器的通稱,如果從音高上分類,笛子壹般分為曲笛?(笛身較為粗長,音高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於中國南方)、梆笛(笛身較為細短,音高較高,音色清亮,多用於中國北方各戲種)和中音笛(形狀、發音特點介於曲笛和梆笛之間)。?

1、曲笛

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紮線(即纏絲)笛,因盛產於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這種笛子多 為D調或C調乃至降B調,管身粗而長,可能是大橫吹的遺制。

音色渾厚而柔和,清新而圓潤。廣泛流行在我國南方各地,最適於獨奏或合奏,是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潮州笛套鑼鼓等地方音樂和昆曲等戲曲音樂中富有特色的重要樂器之壹。

這種笛子的笛膜貼得較松,音色潤麗、清晰。在演奏中以各種裝飾手法,如“喚音”、“倚音”、“顫音”等最為多用,壹般忌用強吐和斷奏。在氣息運用上要求飽滿均勻,不能過猛過急。?

2、梆笛

北方的笛子多為梆笛(高音笛),發音高亢、嘹亮。這和北方人民所處的地區特點和生活、勞動習慣是分不開的。在演奏當地色彩的樂曲(包括各種地方戲曲)時,以“歷音”、“滑音”、“吐音”、“花舌”等最為多用。氣息運用上較猛。

如秦腔、郿鄠、蒲劇、河北梆子等,只要多吹壹吹這些歡曲音樂,就可以熟悉北方笛子的壹些傳統演奏方法。?

3、蒙古笛

內蒙草原上的人民,常年多過著不定居的生活,那裏的人們性格開朗、奔放。樂曲遼闊、高亢,常常出現壹些多音的急速進行而又突然停留在壹個延長音上,造成了非常開闊、奔放的效果,就像壹匹駿馬在草原上飛馳壹樣。

這個地區的笛子,笛膜壹般貼得較緊,甚至不要笛膜(有時也要松膜的效果)。在演奏技巧上多用壹些裝飾手法,如“叠音”、“倚音”、“喚音”等。更突出的壹個特點是,多用上方三度或四度的顫音指法。?

4、維吾爾笛

維吾爾族人民能歌善舞,他們的音樂明快、火熱。多用高音笛子,壹般不用笛膜,或將笛膜貼得很緊(有時也用松膜效果)。在吹奏方法上壹般運氣較猛,沖力較大,強弱對比特別明顯。

最多的技巧是“急滑音”和壹些裝飾性的如“倚音”、“贈音”、“喚音”等等。此外“花舌”和“吐音”也常常使用,而且多半要求吐得斷頓有力。?

5、藏笛

笛子在藏族過去不很流行,但也有壹些民間藝人吹得很好。他們多用中音笛,在吹奏方法上,許多地方是模仿二胡奏法和人聲唱腔。此外,還有如下幾個特點:

在壹拍時間內,有兩個同度的八分音符連續進行時,壹般都給每拍的第壹個音加上壹個上方三度(有時是上方二度)的裝飾 音(即上倚音的吹奏方法);在第二個音上加壹個下方二度的裝飾音(即下倚音的吹奏方法)。?

6、口笛

經考證,口笛要我國歷史上早有記載,並有出土實物。但將它推陳出新,正式搬上舞臺,登上音樂的大雅之堂,是20世紀七十年代。上海民族樂團的俞遜發把自己改進的口笛首先運用於獨奏中,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現代壹般口笛,就其音域而言可達兩個八度,但就其音程、音階而言,有些音又是不易發出或者發音十分不準。由於它的制作簡單,造價很低,攜帶方便,以及它的特有風韻受到許多人的歡迎。?

7、侗笛

侗笛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區非常流行。它的音色優美,明朗而不浮華,甜美而不消沈,它反映了侗鄉的幽幽杉林,清清流水的山川風光,其音響近似竹笛與洞簫之間。

侗笛之所以能形成那種特有的聲響效果,關健就在於笛頭的吹口。它不像竹笛是橫吹的孔吹樂器,它是依靠吹口(吹嘴)來發聲。

8、玉屏笛

產於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用當地的小水竹制成。笛身呈橢圓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鳥獸、蟲魚或詩文等圖飾,工藝精細。成對的雌雄笛更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騰龍";雌的笛管略細,發音明亮,上刻"彩鳳"。這種龍鳳對笛,在工藝上頗具特色。

擴展資料

笛子的保養:

1、新笛保養

新買回的笛子或自己新制作的笛子,如果發現竹質不太幹,可將笛子所有洞孔堵塞住,然後灌進點鹽水,泡浸壹至二日(根據竹質濕度而定,竹質濕者浸泡時間應長壹些),然後打開洞孔將鹽水倒出,稍用清水沖洗,待壹小時後,再在筒內塗些熟過的植物油,便可使用。

如果買回來的笛子本來竹質很幹而又堅固,最好用酒精擦洗壹下笛筒和吹孔的周圍,以達消毒之目的。另外竹內的少許水分也會隨酒精的揮發而排除。

2、笛盒保護

專業吹笛的人,都有壹個笛盒,沒有盒的人,可做壹個布套(最好是夾層或棉的),最好做壹個寬的,壹個窄的,寬的夏天用,窄的冬天用。平日將笛子放在裏面,如果套,盒都沒有,可找壹塊幹凈的布來包住,以免風吹日曬,灰塵進入。

3、用後清潔

每次吹完之後,壹定要將笛筒內的口水倒出來。最好做壹個布刷,口水倒出後,捅進去輕輕壹擦,然後裝入盒或袋內。以免口水在笛筒內發黴發臭,以至笛筒腐爛。

4、笛膽保護

天氣過熱或過於幹燥時,最好做壹個“笛膽”(用相當笛筒長度的小棍,纏上幾層幹凈的布,抹上些油),不吹的時候可將它塞入笛筒內,以防止笛身破裂。“笛膽”粗細要和笛筒的粗細相適應,粗了塞不進去,細了挨不上竹壁,起不到潤笛作用。

5、細心洗滌

笛子吹久了,笛筒內慢慢會有許多灰塵。灰塵加之氣水的浸透,久而久之結成了汙垢,這不但不衛生,常常發出臭味,甚至要影響音色、音準。這時就需要洗滌。特別是沒有笛盒和笛套的同誌,應在壹定的時期內洗滌壹次笛子。

洗時要註意,不宜要用水清洗,這樣笛子的浸吸水分太多,壹濕壹幹,很容易使笛子破裂。可用軟布或藥綿等,捆纏在木棒上(木棒要細不可太粗),浸酒精(最好是醫用酒精)擦洗。

6、破後修理

有時由於天氣的變化,太冷或太熱或由於竹質過嫩,竹節過少,笛身都易破裂。為防止這種破裂,或者在已破裂之後,可在兩端和吹孔至膜孔之間,膜孔至第六孔之間,這兩處各用絲線捆纏(有伸縮性的塑料最好不用)。或將頭尾用銅(或鋁)圈箍住。?

百度百科-笛子

  • 上一篇:端午國畫作品
  • 下一篇:簡述電子合同與傳統合同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