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簡述中華傳統禮儀發展的四個階段

簡述中華傳統禮儀發展的四個階段

我國古代禮儀的發展分四個階段

1.禮儀的起源時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紀前)

古代禮儀的孕育時期 —— 堯舜時期。古代堯舜時期,已經有了成文的禮儀制度,即 “ 五禮 ” :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事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

2.禮儀的形成時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紀~前771年)

古代禮儀的形成時期 —— 堯舜時期制定的禮儀經過夏、商、周這三個時代 1000 余年的總結、推廣而日趨完善。周朝還在朝廷設置禮官,專門掌管天下禮儀,使禮儀臻於完備。 在這個時期,禮儀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奴隸主開始將原始的宗教禮儀發展為符合奴隸社會政治需要的 “ 禮制 ”,並將禮儀制度化,形成了典章制度和刑典法律。如:

商朝:甲骨文中出現了”禮”,有了禮儀典籍,明確開始規範人們的行為。

周朝時,制定《周禮》《儀禮》《禮記》,開始區分貴賤、尊卑、順逆、賢愚等人際交往準則。

禮儀從治理國家、到家庭生活進行了全面規範,開始形成了古代正式的禮儀。 3.禮儀的變革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古代禮儀的變革時期 ——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禮儀也產生了分化。禮儀制度成為國禮,民眾交往的禮俗逐漸成為家禮。

《管子 . 牧民》中有 “ 大禮 ” 和 “ 小禮 ” 之說,註釋為 “ 禮其大者在國家典章制度,其小者在平民日用居處行為之間。 ”

比較有影響的有:

儒家:以孔子、孟子為主的儒家學者系統地闡述了起源、本質和功能,第壹次在理論上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社會等級秩序劃分及其意義。

道家: 崇尚自然無為,主張廢除壹切禮儀

法家: 推崇強權政治,主張以法代禮

墨家: 主張平等、博愛、利他、以義代禮

禮制的形成,對後世治國安邦,施政教化,規範人們的行為,培養人們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強化時期:秦漢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古代禮儀的強化時期 —— 秦漢到清末,縱觀封建社會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歷代統治者都十分重視禮儀,自秦漢以後的歷代統治都都推崇儒家的來治理國家、社會。

秦朝:以儒家學說為主導的封建禮教

漢武帝時期,“ 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 的治國方略確定之後,禮儀作為社會道德、行為標準、精神支柱,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朝: “三綱五常”、“三從四德” 明清: 家庭禮制完善

在這個階段,統治者根據自己的統治需要,在演習周禮的基礎上,不斷對禮制加以修改、補充、完善。讓人們以 “ 禮 ” 為準繩,不得逾越。這種 “ 以禮治國 ” 的做法,對於穩定當時的社會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上一篇:窗簾十大品牌排行榜2023
  • 下一篇:紅蒜煮雞補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