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後,隨著中國沿海口岸的對外開放,壹些西方傳教士和外國僑民湧入中國,上海成為他們主要的聚集地。在此,他們演出壹些西方戲劇以自娛。1866年,僑民在上海建立了第壹座西式劇院——蘭心大劇院,它由外國人經營,定期演出業余劇團ADC編演的戲劇。
壹些曾留學國外,或對西方戲劇感興趣的中國人,時常出入於蘭心大劇院,他們有幸在中國本土上觀看西洋戲劇,逐漸對這種新鮮的藝術樣式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應當指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西方戲劇湧入中國之時,中國傳統的戲曲也正經歷著變革思潮的沖擊。當時,壹些戲曲界人士對古舊的劇目不足以反映中國社會的現實甚為不滿,因此掀起壹股戲曲改良的熱潮,遂有了“時事新戲”。
改良戲曲的參照物,即中國人眼中的西方寫實戲劇。其時著名的戲曲藝人汪笑儂(1858-1918),創造和改編了不少托古喻今的戲曲,藉以諷刺清政府的腐敗,宣傳“維新”。在這種時事新戲的演出中,生、旦、凈、末、醜的行當已劃分得不是那麽清晰,舞臺布景也趨於寫實。於是,我們看到“河訁花翎黃馬褂”的時人,穿梭於有著寫實布景的舞臺上。甚至壹些外國故事,也被編成時事新戲,使壹些穿著西裝的“洋人”,表演著中國戲曲的程式動作。如《波蘭亡國慘》壹劇,只不過增加了壹些對白,減少壹些唱腔而已。
在中國,促進戲曲改革的另壹支力量,來自新式學堂。當時壹些學校效法西方的學生演劇,利用假期,讓學生舉行旨在頌神或賑災的戲劇義演。顯然,高難度的中國戲曲功夫,不易為學生掌握,而以對白和動作表情達意的西方戲劇,卻容易為他們所模仿。因而,他們在演出中棄戲曲而取西方戲劇,當是情理中的事。
1899年,上海聖約翰書院的中國學生,編演了壹出名為《官場醜史》的新戲。該劇描寫壹位鄉下財主,到城裏縉紳人家做客,見到豪華場面便不知所措,鬧出了許多笑話,大丟其臉。此人回家後立誌做官,居然捐得個知縣。雖然,他也學得壹些官場禮節,怎奈不會斷案。後來終被革職,當場將官服剝下,而裏面露出的仍舊是鄉下人的土布衣衫。
這出戲“既無唱工,又無做工”,演出方式同傳統戲曲迥然不同,但其中壹些情節卻是從傳統戲曲中化用過來的。學生演戲活動的開展,打破了中國人傳統意識中視演戲為賤業的局限,為後來的留學生演劇以及文人演劇活動奠定了基礎。此外,這類演出,演員是中國人,所吸引的觀眾也多為普通的中國老百姓,這就使得西方戲劇不再是少數洋人的專享,而開始緩慢的走向中國民眾。所以,人們把學生演時事新劇作為中國早期話劇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