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敘事散文的體例、思想、寫作藝術等對後世史傳文學的創作有直接啟發。
《史記》體例是在先秦編年史、國別史的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而《漢紀》、《 資治通鑒》等,則是《春秋》、《左傳》編年體史書的直接繼承。
先秦敘事散文記述歷史事件時直書其事、褒貶鮮明的特點,《左傳》、《戰國策》高超的寫作 藝術,對後世史傳文學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偉大的史傳文學著作《史記》 就吸收了《左傳》、《戰國策》的寫作技巧,對其中的壹些史實略加改動便加以運用。
少數特別精彩的篇目,甚至不加改動就直接錄入。
司馬遷、班固、陳壽、 範曄等繼承了《左傳》開創的既敘述故事,又描寫人物的形象生動的寫史傳統, 他們不僅是歷史學家,同時也是文學家,其作品既是歷史著作,又是文學作品。
《左傳》的敘事藝術,如對歷史事件因果關系、發展過程的重視,對歷史事件故 事化的描寫,歷史事件的敘述條理井然而又富於變化等等特點,在後代史傳文學中都有充分體現。
《左傳》簡練蘊藉的語言風格,為後代史家所繼承,而《史記》的奇譎文風,顯然與《戰國策》的辯麗恣肆有直接的關系。
總之,先秦敘事散文 是我國史傳文學最初成就,其沾溉於後世,不言而喻。
先秦敘事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傳》、《國語》、《戰國策》 等,成為後世散文寫作的楷模。
秦漢以後,《左傳》的文章壹直為人們所喜愛, 尤其是唐宋以來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傳》,並把它作為學習對象。
韓愈《進學解》說他“沈浸濃郁,含英咀華”的古代作品中,就包括《左傳》。
宋人把 《左傳》與《史記》、韓文、杜詩相提並論,同作為文學範本。
情韻豐富的《左 傳》散文,也深為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所推崇。
對《國語》語言藝術的贊譽,歷來甚多。
柳宗元盡管曾作《非國語》批評《國語》的某些思想,但在其“序”中還 是認為“其文深閎傑異”,其為文即以《國語》為法。
漢初散文,尚有戰國遺風, 賈誼,鄒陽等西漢前期散文家的作品中,更是可以明顯看出《戰國策》文風的余緒。
這種影響持續不斷,在蘇洵、蘇軾等後代作家的散文中,還可以體味到先秦 敘事散文的神韻。
《戰國策》的文章,對漢賦的產生也起過促進作用。
漢賦主客 問答的形式,鋪張揚厲的風格,都可以看出對《戰國策》的借鑒。
先秦敘事散文的敘事藝術,對我國古代小說的產生發展及其獨特的藝術個性 的形成,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先秦敘事散文敘述歷史事件中表現出的褒 貶分明的傾向性,對我國古代小說註重教化作用有直接的影響,並且,《左傳》、《國語》等作品中用“君子曰”等對事件進行的評述,在文言小說如唐宋傳奇、 《聊齋誌異》等書中被直接借鑒,就是在明清白話小說中,也有明顯的痕跡。
其 次,先秦敘事散文奠定了我國古代小說基本的敘事結構。
我國古代小說常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串聯情節,特別重視對故事起因、過程、結果的完整描寫,並以 倒敘、插敘、補敘等方式追敘事件的起因,以預敘的方式暗示故事的結局。
這些 都是《左傳》等散文中就已形成的敘事傳統。
第三,我國古代小說寫人的基本手法在先秦敘事散文中已初具規模。
我國古代小說主要通過描寫人物個性化的言行, 通過生動的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表現人物性格,而較少長篇的外貌描寫、心理 描寫,而這正是《左傳》、《國語》、《戰國策》等寫人的***同特點。
第四,我國古代小說和戲曲作品對歷史題材的重視,也是受先秦敘事散文的啟示。
這不僅 是指諸如《東周列國誌》之類以先秦敘事散文為題材的作品,同時,古代小說大 量采用歷史題材,也和我國敘事文學最初成果是產生在歷史著述中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