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為投資風險。
它是指因投資不當造成投產企業經營的效益不好,投資資本下跌。企業對此應采取:在項目投資前,壹定要各職能部門和項目評審組壹起進行嚴格的、科學的審查和論證,不能盲目運作。對外資項目更不能作風險承諾,也不能作差額擔保和許諾固定回報率。
第二為經濟合同風險。
它是指企業在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對方違反合同規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響,造成本企業的經濟損失。因此,企業在進行經營和產品合同簽訂後的履約及賠償責任問題。合同簽訂後還應密切註視其執行情況,要有遠見地處理隨時發生的變化。
第三為產品市場風險。
它是指因市場變化、產品滯銷等原因導致跌價或不能及時賣出自己的產品。產生市場風險的原因有三個:(1)市場銷售不景氣,包括市場疲軟和產品產銷不對路;(2)商品更新換代快,新產品不能及時投放市場;(3)國外進口產品擠占國內市場。
第四為存貨風險。
它是指因價格變動或過時、自然損耗等損失引起存貨價值減少。這時企業應馬上清理存貨,生產時要控制投入、控制采購、按時產出,加強保管。有些觀念保守的企業擔心存貨貶值,怕影響當前效益,長期不處理,結果造成產品積壓,損失越來越大。
第五為債務風險。
它是指企業舉債不當或舉債後資金使用不當致使企業遭受損失。為了避免企業資產負債,企業應控制負債比率。許多企業因股東投資強度不夠,便以舉債擴大生產經營或盲目擴大征稅,結果提高資產負債率,造成資金周轉不靈,還會影響正常地還本付息。最有可能導致企業資不抵債而破產。
第六為擔保風險。
它是指為其他企業的貸款提供擔保,最後因其他企業無力還款而代其償還債務。企業應謹慎辦理擔保業務,嚴格審批手續,壹定要完善反擔保手續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第七為匯率風險。
它是指企業在經營進出口及其他對外經濟活動時,因本國與外國匯率變動,使企業在兌換過程中遭受的損失。企業平時就要隨時註意其外幣債務。密切註視各種貨幣的匯率變化,以便采取相應措施。特別是在銀行有外幣貸款的企業更應如此。
所謂企業風險即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和發生損失的可能性,也可以說是不利事件發生的概率大小,換句話說就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
企業風險的產生是多樣性的,總結歸納起來主要是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變化引起的。就外部環境而言,主要是社會政治環境、經濟技術環境、自然生態環境和競爭對手情況;企業內部條件主要包括管理體制與能力因素、技術設備因素、資金財力因素、人力資源因素等,這些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可能發生變化,而給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風險。
企業風險具有突發性、多變性、無形性,企業風險的發生將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影響,它所造成的損失也是難以衡量與補償的。壹般來說,企業風險有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之分。純粹風險是指只有損失而無獲利機會的風險,比如企業資產的損害、貶值,企業因未履行
某項義務而引發法津責任形成的損失,人身安全出現損害都屬於純粹風險。消費者需求變化、產品開發、采購等風險就屬於投機風險。企業要健康成長,必面註重區分兩類不同的風險,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規避、防範措施,以達到化解風險之目的。
不經歷風險難成大業。企業經營要敢於冒風險,這是壹個新的觀念,新的思路。據筆者所知,美國《財富》雜誌所刊登的世界500 強企業,這些企業之所以成功,他們所具備的基本素質的***同點就是,最富有冒險精神。敢於冒風險,不怕摔跟頭,不怕失敗,失敗了找機會再幹。他們冒的風險越多,取得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多。當然,冒風險也不是提倡不顧壹切盲目瞎幹,賭運氣。風險觀念和賭運氣完全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企業冒風險應以科學根據作基礎。
鼓勵企業冒風險,敢於擔風險。有風險才會有機會,風險越大機會越多,取得成果也就越大。既然是風險,就說明成功與失敗的可能性都有,對大家來說,都不敢輕率決定,膽大妄為。如果此時有人把握時機,冒風險前進,則可能取得成功的果實,捷足先登。如果怕擔風險,錯失
良機,也許妳就會遺憾終身。2002 年我公司頂著巨大風險投資1300 萬元,新建了壹條日產10 噸玻璃液全電熔爐項目,我們成功了,經濟效益翻番,科技進步走到了全省同行業前列,被當地政府評為經濟效益最佳企業。如果我們沒有這次冒風險、擔風險的經歷,錯失機會,我們就有可能被無情的市場淘汰出局。
冒風險是競爭取勝的訣竅。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靠什麽? 靠經營管理,靠科技力量,靠產品質量和最佳的售後服務。這些策略,對每壹個競爭企業都壹視同仁,權力均衡,除此之外,還要靠敢於冒風險,只有風險機會才不屬於所有的人。幾年前若要生產微波爐、電磁爐,可以說是冒了很大的風險,這種高檔消費品誰也預料不到市場前景怎樣,會有更大市場。事實證明,冒這個風險冒對了。誰敢於承擔風險,在市場競爭中,誰就可能掌握了戰勝對手的法寶。
要敢於冒風險,但必須有效地避免風險,使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又必須積極地加強風險意識的防範。
為了防範風險,必須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制定管理目標和程序,從企業內部診斷,外部趨勢預測入手,正確識別和評估企業風險成本與收益,選擇合理的應對風險管理技術,使企業風險降至最低,贏得風險機會,帶來的最大效益。
壹個企業在創建初期就遇到了戰略定位問題,戰略定位失當就會遭遇企業戰略風險,這對企業生存將造成很大威脅。企業在分析市場情況和競爭策略以後必面制定出正確的戰略目標,尤其是市場占有率目標。市場風雲瞬息萬變,企業必須高屋築瓴,縱觀全局,追求市場領先,實現市場導向,這也是削減以至規避市場風險損失的首要選擇。戰略定位確定以後,可以通過對集中化、壹體化、多樣化的企業經營路徑的選擇來實現戰略目標,同時在處理與應對風險時,靈活應用各
種方法,努力回避風險,減少風險。從長遠著想還可設立風險資金,用自我保險方法來抵償損失。
為實現戰略目標,應把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作為主要手段貫穿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只有不斷創新的技術和領先市場的產品,才能使戰略目標得以真正實現。為此,研發新產品除了要進行切實細致的市場分析和經濟評估,還要對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可能引發的風險,制定
合理對策。如投入期,應考慮產品能否被消費者接受,如何降低流通費用、促銷費用,降損增利提高銷售額; 成長期,重點研究競爭對手的狀況,如何擴大銷售深度與廣度;成熟期,在行業競爭激化形勢下,對產品進行差異化改進,擴大流通渠道,擴大流通渠道;衰退期,正確認識產品老化程度,壹方面維持、集中收益戰略,確保生產率;另壹方面加速產品更新換代,以同類或異類新產品取代老產品,使老產品退出市場。
企業投資行為帶有很大風險性,常用投資效用函數來描述投資者在不確定情況下的投資效用,且用資產組合理論來分散投資風險。根據資產組合理論,從投資角度將資產分為無風險資產(如銀行存款能保證固定資產回報率) 和風險資產兩種,將財富在這兩種資產的分配上給定壹種比例,就是資產組合。在資產組合中,風險資產比例越高,預期收益率越高,但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即風險) 也相應越大。因此,企業投資必須十分慎重,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投資,做到有備才能無患,多思可以應變。在投資前要加強企業的市場調查,搞好預測工作,重視信息的靈敏,認真總結各種經驗,這些都為承擔風險,抓住機遇,避免錯誤投資作了充分準備。企業投資前壹定要做好基礎工作,只要做到有備、多思、胸中有數,才會萬無壹失。
現代企業的風險管理技術,首先要設定目標,包括滿足外部要求,容納壹定的不確定性,企業維持、保持、恢復經濟、穩定投入、促進增長、承擔社會責任。壹般的風險管理技術包括回避損失、監控、分散隔離和轉移等方面,對損失概率相當高的某種特定風險,對采用其它防範措施成本超過其產生效益的風險,企業應取回避;在運營中積極改善風險單位特性,降低損失效率幅度,從而達到控制損失之目的就是損失監控;在資源配套中將風險分化成若幹價值較小的獨立單位,將資源分成現用與備用的部分,以有效保證企業運營,就是分散隔離;通過保險、契約或合同轉移財務負擔,大幅降低風險損失,這就是轉移。
經歷風險承擔損失的企業要組織重建,進行管理組織創新,進行適當的企業文化調整,變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使企業以嶄新的姿態和面貌出現在市場上。
財務風險是由於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中,企業已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使企業面臨風險的威脅。因此,正確把握企業財務風險的運行規律,加強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風險成因 風險分類 風險防範與化解
財務風險是指由於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作為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壹項重要內容,財務風險管理直接影響企業營運資金的周轉和經濟效益。如何監控財務風險發生以及如何處理企業的不良債權等問題,已經成為我們企業管理中不容回避的壹個重大課題。
壹、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企業存在財務風險是難免的,關鍵是如何了解風險的起因,加強防範,使自身處於不敗之地。財務風險是指由於多種因素的作用使企業不能實現預期的財務效果,從而產生的經濟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客觀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財務風險的存在,無疑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以財務決策為例,企業的財務決策幾乎都是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作出的,離開了風險,就無法正確評價企業報酬的高低。因此,對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範進行研究、控制,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和產生原因,才能采取針對性措施防範和化解。歸納起來,企業財務風險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觀性。即財務風險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風險處處存在,時時存在,人們無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應對風險,從而避免費用、損失的發生。企業財務活動存在著兩種可能結果,即實現預期目標和無法實現預期目標,這就意味著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2)全面性。即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過程,並體現在多種財務關系上。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均會產生財務風險。
(3)不確定性。財務風險具有壹定的可變性,即在壹定條件下、壹定時期內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這就意味著企業的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時時都具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4)收益性或損失性。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收益越低。財務風險的存在促使企業改善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說,收益性與損失性是***存的。在我國企業裏,由於種種因素的作用和條件限制,財務風險也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性、經濟效益的穩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最終可能會威脅企業的收益,也就會影響企業收益。
(5)激勵性。即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會促使企業采取措施防範財務風險,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2.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諸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內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它的內部原因主要包括籌資規模策略不當、資金來源結構不當、籌資方式以及時間選擇不當、信用交易策略不當和籌資順序安排不當。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場風險、利率,變動、物價風險。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財務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眾所周知,持續的通貨膨脹,將使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發生短缺,貨幣性資金持續貶值,實物性資金相對升值,資金成本持續升高。例如,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使企業增加了運營成本,減少了利潤,無法實現預期的收益。而利率的變動必然會產生利率風險,包括支付利息過多的風險、產生利息的投資發生虧損的風險和不能履行償債義務的風險。市場風險因素也會對財務風險有很大的影響。財務管理的環境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某種威脅。財務管理系統如果不能適應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困難。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由於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管理人員素質偏低,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礎工作欠缺等原因,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企業不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科學的預見,反映滯後,措施不力,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2)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企業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壹。由於我國市場已成為買方市場,企業普遍存在產品滯銷現象。壹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占有率,大量采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同時,由於企業在賒銷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賒銷,造成應收賬款失控。大量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無償占用,嚴重影響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安全性,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壹重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現象,由此導致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例如,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中,由於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加之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以及決策者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導致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決策失誤使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由於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決策失誤及盲目投資導致壹些企業產生巨額投資損失,也必然影響企業的投資效益,影響了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從而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4)企業內部關系混亂。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是我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又壹重要原因。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障。例如,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過高等。在我國,資金結構主要是指企業全部資金來源於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由於籌資決策失誤等原因,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具體表現在負債在資金結構中比例過高,很多企業資產負債率達到30%以上,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沈重,償付能力不足,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分類
企業的財務風險在不同的環境和階段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與類別,針對這壹目標,我們將風險分為以下幾種:壹是按其財務活動的主要環節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二是按其可控程度分為:可控風險與不可控風險。三是按能否通過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為:不可分散風險和可分散風險。四是按風險可能產生的結果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五是按風險涉及的層次和範圍分為:微觀風險和宏觀風險。六是按風險所涉及的對象分為:財產風險、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七是其他分類為自然風險和社會風險。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及化解方法
1.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措施。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不同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不盡相同。因而,如何防範企業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因此,防範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1)通過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及其變化,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即是說,應制定財務管理戰略。面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企業應設置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配備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使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有效運行,以防範因財務管理系統不適應環境變化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2)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應通過會計政策和會計策略來解決現階段和未來的企業財務風險問題。而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
(3)對財務風險作出恰當的處理。財務風險的處理是風險的事後控制,具體方法主要有:①堅持謹慎性原則,建立風險基金。即在損失發生以前以預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壹項專門用於防範風險損失的基金。如工業企業按壹定規定和標準提取壞賬準備金。商業企業可提取商品削價準備金,這是彌補風險損失的壹種有效方法。②在損失發生後,或從已經建立了風險基金的項目中列支,或分批進入經營成本,盡量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正常活動的幹擾。③建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監督制度。有關部門應定期對資產管理比率進行考核。同時,加強流動資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動資產的周轉率,進而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增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另外,還要盤活存量資產,加快閑置設備的處理,將收回的資金償還債務。④註重投資決策問題。投資決策是企業重大經營決策的主要內容之壹,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結構。企業決策者必須作好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4)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會使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采用科學的決策方法。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盡量采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並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對各種可行方案決策,切忌主觀臆斷。如在籌資決策過程中,企業首先應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合理預測資金需要量,然後通過對資金成本的計算分析及各籌資方式的風險分析,選擇正確的籌資方式,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在此基礎上作出正確的籌資決策。再如,企業資金流動是周而復始地進行的。確切地說流動性是企業的生命,企業必須加速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率,以保持良好資產流動性。按照以上方法作出的決策,產生失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從而可以避免財務決策失誤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5)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做到責、權、利相統壹。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理順內部的關系。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職責,並賦予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而在利益分配方面,應兼顧企業各方利益,以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壹,使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清晰明了。
(6)建立財務“預防”機制,正確把握企業負債經營的“度”。企業進行負債經營決策時,首先應該考慮企業舉債的規模和償債能力。壹般而言,確定負債規模應該考慮以下因素,如警惕財務杠桿效應的負面影響、防範財務風險和關註財務成本。建立企業財務預警的“診斷”機制,要對企業的負債進行分析,從三個方面來看:①負債經營有利於提高經營者業績,使企業獲得負債資金效應,降低資金成本,提高權益資本收益水平。②負債經營可以迅速籌集資金,彌補企業內部資金不足,增強經濟實力。③負債經營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和破產的危機。首先,在資金結構中,若負債的比例過大,即過度負債經營,那麽依賴於外界的因素過多,也就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生產經營環節稍有脫節,資金回收不及時,資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業經營利潤削弱了企業活力。其次,因負債率升高,財務風險加大,在財務杠桿作用下自有資金收益率下降,企業承受能力降低,償還能力減弱。壹旦企業出現壞賬,產品積壓,那麽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危機。因而,在建立企業財務預警制度時,應把握好負債經營的“度”。
2.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技術方法。做好防範財務風險的技術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分配法。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對於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企業可以與其他企業***同融資,以實現收益***享,風險***擔,從而分散投資風險,避免企業獨家承擔投資風險而產生的財務風險;由於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易變性,企業分散風險可采用多種經營方式,即同時經營多種產品。在多種經營方式下,某些產品因滯銷產生的損失,可能會被其他產品帶來的收益所抵消,從而可以避免經營單壹產生的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的風險。
(2)回避法。即企業在選擇理財方案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回避財務風險的目的。例如,債權性投資如果能夠使企業實現預期的投資收益,企業在選擇投資方式時,應盡可能采用債權性投資,因為債權性投資風險大大低於股權性投資的風險。盡管股權投資可能帶來更多的投資收益,但從回避風險的角度來考慮,企業還是應當謹慎從事股權性投資。當然,采用回避法並不是說企業不能進行風險性投資。企業為達到影響甚至控制被投資企業的目的,可以采用股權投資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承擔適當的投資風險是必要的。
(3)轉移法。即企業通過某些手段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它包括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保險轉移,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在對外投資時,企業可以采用聯營投資方式,將投資風險部分轉移給參與投資的其他企業。非保險轉移是指將某種特定的風險轉移給專門機構或部門,如將產品賣給商業部門,將壹些定點的業務交給具有豐富經驗技能、擁有專門人員和設備的專業公司去完成等。采用轉移風險的方式將財務風險部分或全部轉移給他人承擔,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4)降低法。即企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財務風險的方式。例如,企業可以在保證資金需要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負債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重,以達到降低債務風險的目的。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產品的質量、改進產品設計、努力開發新產品及開拓新市場等手段,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降低因產品滯銷、市場占有率下降而產生的不能實現預期收益的財務風險。另外,企業也可以通過付出壹定代價的方式來降低產生風險損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風險控制系統,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企業也可以建立風險基金,如對長期負債建立專項償債基金,以此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還可以選擇最佳資本結構,使企業風險最小而盈利能力達到最大化。企業籌措資金時,應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特點與發展的不同時期,既充分考慮經營規模、盈利能力及金融市場狀況,又要考慮企業現有資金以及未來的財務收支狀況,選擇使綜合資金成本最低的融資組合,確定銀行融資規模與結構,動態地平衡短期、中期與長期負債比率,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使財務風險降到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