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是個陌生的詞語。隨著塑料制品的出現與普及,木制品和篾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被淘汰,而與這兩類生活用品息息相關的箍桶匠和篾匠也日漸沒落。
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過去山林密布,熱帶叢林郁郁蔥蔥,竹是常見之物。由於山林裏竹子和藤類都多,雷州半島當地的老百姓日常用具很多是用竹子加工而成,如提籃、筲箕、撮箕、籮筐、背簍、篩子、簸箕等等。竹器美觀大方,牢固結實,經久耐用,所以,雷州半島地區做篾匠的人也有不少。 家住普陀展茅茅洋的馮安,今年已經60多歲,從事篾匠這壹行也有40多年了。和很多同行壹樣,馮安也曾因為這壹行的沒落而退出過。後來因為壹個轉機,馮安又重新投身於篾匠行列。“漁民捕上來的蟹,都盛在沈家門水產碼頭上的蟹籮裏,沒有蓋子,螃蟹要往外爬,太實的蓋子,要把蟹籮裏的蟹憋壞。 ”馮安說,用篾和包裝帶編織成的蟹籮蓋既能防止蟹外爬又能透氣,受到了漁民們的歡迎,也讓他找到了新商機。
馮安在家裏弄了壹個小作坊,他負責劈竹子,他的妻子負責將劈好的竹子纏成圈,同時又雇了幾個鄰居來打包裝帶,幾個人分工合作,壹天大概能賣掉700多個蟹籮蓋。馮安告訴記者,去除人工費、竹子和包裝帶的成本,他們夫妻倆壹年做蟹籮蓋的收入大概有七八萬元。
靠著適應市場需求,做蟹籮蓋,幾乎要被遺忘的篾匠有了用武之地,不但解決了經濟來源,也讓自己的手藝有了新出路,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浙江省常山縣老篾 匠章嘉水,做篾 匠活從爺爺手上壹直傳到他手上,帶了9個徒弟,與父親章華林壹道,10多人在各村生產隊連續幹壹個多月的篾匠活,在常山縣城鄉範圍知名度都高了起來,為行業公認有名的篾匠師傅。到了1985年,也不再做篾匠活。
2014年在常山縣經信局幹部鼓勵下,章嘉水以竹書鞋匾、拜年細竹籃、竹藝玉冠瓶3件作品參評,獲2014年衢州市民間工藝大師 。
篾匠的“逆襲”為傳統工匠們提供了壹個新的思路,在守著舊手藝的同時,我們是否能尋找壹些新的創意與突破,使自己的手藝與時俱進,免於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