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寧波特有的風俗,別的地方沒有。
1、風俗活動:
農歷七月三十夜,人們就在地上、屋角、石縫插滿點著的香,有的還用稻草紮成浮盤,點上燈火,置於海面,任海水漂浮,叫插地香與放水燈。
2、傳說由來:
相傳清朝光緒年間,東錢湖壹帶連日幹旱,烈日當空,溪水幹涸,地中顆粒無收,望著早已龜裂的大地,高錢村民欲哭無淚,叫苦連天。
其中有戶忻姓人家,因天災而家徒四壁,青黃不接,然而不幸卻又接踵而至,家中的次子偏偏患上天花,忻家之妻錢氏身為人母卻無能為力,於是只好祈求上天保佑,但家中壹貧如洗,連供天靈的神龕也早已變賣,因此錢氏只好將供品置於門前,又在地上插上香燭誠心祈福。
恰巧,當日正乃地藏往菩薩開眼之日,被其感動,因而施展法力,普渡眾生。次日,忻家之子竟奇跡般痊愈。而後不久,當地烏雲密布,天降甘露,萬物復蘇,往日幹涸的河道又流淌著淳淳清水,大地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後人為報答地藏王菩薩悲憫之恩,便將“插地香”這壹風俗保留至今。傳說地藏王平時的眼睛緊閉,惟到此夕人間遍插地香才開眼。
3、相關詩詞:
民國張延章寫的《鄞城十二個月竹枝詞》中的七月,是專門描寫寧波插地香情景的,曾被廣泛地引用:“七月秋風海角涼,兒童競插地藏香,連宵焰口江心寺,萬盞紅燈放水鄉。”可見從前插地香,以兒童為主。
擴展資料:
1、八月十六中秋節:
國各地以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惟寧波以十六為中秋。追其來由,有兩種說法。
壹說元末江浙左丞、太尉方國珍以自己的生日改之;
壹說南宋時宰相、鄞縣人史浩,當時,其任宰相之職,每逢中秋節便回家陪其母過中秋節,有年中秋節因朝中有事,故不能及時趕回,而家中人也深信其會回來過節,等到第二天,即八月十六那天,史浩果然趕了回來,此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份孝心,故選擇在八月十六過中秋節。
2、舞獅:
在寧波市寧海縣壹帶較為流行,壹般在夏歷正月或佛教有關節日,數十名農民組隊,去各村輪流舞獅,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
獅舞有獨舞、對舞、群舞,以三獅***舞為多,壹雄壹雌壹仔,邊舞邊敲鑼打鼓,以表演"搶五燈"為最精彩,即在場地中間、四角各置壹盞燈,狂舞獅子在中間嬉打、咬打、搶燈等動作,四周圍觀群眾。
3、賽龍舟:
城鄉賽龍舟主要在池塘、河流和湖泊中舉行,龍舟分青龍、黃龍、白龍等;賽龍舟壹般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舉行。前者相傳是楚國愛國詩人、三閭大夫屈原投汨羅江的日子,劃龍舟,表示人們競相營救。後者則為寧波的中秋節。
除舉行廟會外,賽龍舟可增加節日娛樂氣氛。當比賽開始時,劃船人員頭高高地昂起,壹人站立於龍舟前身敲鑼指揮,服裝與龍舟同色,壹聲鞭炮響,龍舟齊發,鑼鼓聲與岸上觀看的人群呼喊聲不絕於耳,場面甚為熱鬧,先到終點者為勝。寧波東錢湖的龍舟最負盛名。
4、冬至吃番薯湯果: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壹。“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壹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寧波人在做番薯湯果時,習慣加酒釀。在寧波話中,酒釀也叫“漿板”,“漿”又跟寧波話“漲”同音,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