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年齡大了的緣故,我時常陷入對於垂髫時光的回憶。我從1965年到1979年都在山西省陽泉市出生、成長,那辰光很少煩惱、沒有憂慮、不必提防、沒有恐懼,有的只是清貧和快樂!記憶中的那山、那水、那些天真的玩伴、那些淘氣的事件,都常常壹幕幕地在我的眼前清晰閃現。
尤令我懷舊的是那些對於清貧歲月中的美食記憶!那確實是美食,盡管多是粗糧,但卻花樣繁多。大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去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欲,歲月縱艱難,粗糲曾如飴!
壹、糝(音Sa)
糝可能是中國北方人很早的壹種食品,漢朝劉向在《說苑·雜言》中即寫道:“七日不食,藜羹不糝。”但對於糝的歷史,各地的傳說卻不同,做法亦不盡相同,甚至迥異。
1、臨沂糝
糝是臨沂最富代表的傳統小吃,是壹種雞脯粥,具有鹹、辣、酸及雞肉的鮮味。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路過臨沂用早膳,想嘗嘗當地的名吃,地方官員便把這粥獻了上來。乾隆壹嘗,感覺很鮮美,隨口問道:“這是啥?”官員沒聽清楚,應聲答:“啥?”乾隆就聽成了“糝”。於是這道粥就被喚做“糝”了。
2、沂州糝
山西省的沂州糝實源於臨沂糝。據《臨沂縣誌》記載,沂州糝系臨沂姜家改創,幾經演變而成。主要原料改為牛骨、牛肉和麥米、面粉,輔以蔥、姜、鹽、醬油、胡椒粉、味精、五香粉、香油、陳醋等。工藝精細復雜,現已成為忻州人民的日常早餐。2015年宇特意赴忻州靜樂縣看望小學的恩師任元亮,可惜來去匆匆,只與恩師暢飲了壹宵就歸京了,終未得壹品,至今引憾!
3、陽泉糝
其實,山西各地都有糝,但做法不盡相同。我從小生活在陽泉市,那是壹座美麗的山城。但在我的記憶中,日常食用的糝是沒有甚麽雞肉、牛肉的,只有小米和玉茭面(玉米面),我們每個人都會做!記得那時候的陽泉人,壹年四季的早餐雷打不動就是撒!原料嘛很簡單,做法卻講究:先將水燒開,然後放入小米和堿面熬制成粥,待粥稀爛時再撒入金黃的玉茭面,繼而用文火慢燉,糝便做成了,噴香滿屋!
吃糝必配以酸菜。山西人喜吃酸菜,尤其雁北地區,陽泉也壹樣!那時候每近冬天,家家都要從菜站裏買回雪裏蕻、芥菜櫻來腌制酸菜,每家都存儲有幾缸,壹冬的佐餐全仗它!但仍須節省著吃,我們通常是夾壹撮帶著冰碴的酸菜放在盛滿糝的青藍海碗中央,用筷子繞著圈兒,壹抹糝、壹抹酸菜地掏著吃,這樣子可以保證吃到最後都糝、菜俱在,始終有滋味!
二、壓饸饹
而今,據旅遊刊物介紹,陽泉的美食名片是飄抿曲,亦稱小饸饹。據說它從明朝即風行陽泉。然而很遺憾,在我的記憶裏是沒有的!不惟不記得曾吃過,抑且連名字都是長大以後才聽說的,我記憶中的美食是壓饸饹。
傳統的蓧面饸饹是陽泉市的轄縣盂縣的特色美食,是用蓧面做成的。但在我的記憶中,在陽泉吃得最多的卻是高粱面饸饹。那時候物資供應相當貧乏,白面很少,粗糧、雜糧倒蠻多。在我的印象裏有好幾年礦上總是分配由東北運來的高粱米和高粱面。高粱米用來煮粥,而高粱面則多用來壓饸饹。
壓饸饹須有饸饹床,通常是由姐姐向鄰居二喜家借來。那是壹個長凳,中間嵌著個圓洞,洞的底部有壹個鋼片,上面布有均勻的小孔,而床的上面則連有壓桿,壓饸饹應用的就是杠桿原理。姐姐用溫水將高粱面團揉好,放進那圓洞,我和哥哥便幫著按動壓桿,將桿上連接的木槌朝那面團壓下,長絲壹樣的饸饹便縷縷地落在饸饹床下的篦聯上了。
做高粱面饸饹通常還要摻雜少許玉米面和榆皮面,摻玉米面是為了增加和易性,而摻榆皮面可使饸饹表面光滑、爽勁。吃饸饹則必須有臊子,那是壹種馥郁的鮮湯:用蔥絲、姜末、醬油、老陳醋、胡椒粉、食鹽、香油等多種調味品以及土豆丁、胡蘿蔔丁等配料調制而成,澆在饸饹上,輔以滾熱的原湯及翠綠的芫荽,壹碗噴香的饸饹面就做好了。
但是,高粱面雖抗餓,卻極難消化,吃後頓覺飽脹,但如廁卻頗感窘迫!另外,在我的記憶中,吃剩的涼饸饹更為好吃。姐姐通常是將它用蔥花炒了,再澆上老陳醋、拌上酸菜給我們吃的,實乃在清寒的歲月中捕捉囂世的溫馨!
三、抿虼蚪
每次回陽泉,行在太舊高速公路上時,我總會接到發小李潤生的電話:“妳現在走到哪兒了?”
“過了井陘,快到平定了。”
“好的,咱市裏修路咧,不好走,我在高速出口等妳。今晚帶妳去泉美大酒店旁的平定飯莊吃酸菜抿虼蚪!”
抿虼蚪又稱抿蟲曲蛐,形如蝌蚪而得名,是平定美食的標桿!陽泉市源於平定州,盡管現在平定縣成了陽泉的轄縣。陽泉話即平定話,陽泉飲食實際上就是平定飲食。陽泉人有壹句口頭禪:“跌手跌手真跌手,山藥絲絲抿虼蚪”,在我的兒時,陽泉人的中餐常常就是酸菜抿虼蚪。
跟壓饸饹壹樣,抿虼蚪亦須有抿床。鋼制的,壹端是掏著個小孔的手柄、另壹端是燕尾、架在鐵鍋上,抿床上是均勻的圓眼。用玉茭面摻上少許豆面、白面,用溫水和面,稍作餳置、就分成小團放到抿床上按扁,用抿推輕碾就壓出虼蚪了!從抿床上紛紛墜落、躥入水中的蝌蚪樣的細小面尖在沸騰的鐵鍋裏遊弋著,煞是好看!稍煮壹分鐘後撈入盆內,用涼水漂壹下,即可入碗、澆鹵,抿虼蚪就完成了。
既言“酸菜抿虼蚪”,則酸菜指定是主角!記得那時的做法是:在鍋內放油,待燒至七成熟後將花椒與幹辣椒放入煸香,接著放入蔥絲、姜絲、蒜片爆香,依次再倒入酸菜及其它配菜,酌加鹽和醬油,註水煮沸,聞名遐邇的酸菜鹵即成。
酸菜抿虼蚪冬食可驅寒、增熱,夏食可避暑、降溫。虼蚪爽滑、軟嫩,稍作咀嚼便如蝌蚪般滑入胃海。因是粗糧,可促進胃的蠕動,著實是養生的佳品,它承載著陽泉人的歷史記憶!
四、炒不爛
炒不爛也是陽泉的特色食品,因其炒制多久也不會變碎而得名。現在的炒不爛多用白面和大米了,但在六、七十年代是不可能的!那時候大米是沒有的,而白面是定量供應,誰家也舍不得!
三晉多土豆,被喚做山藥蛋。首先將土豆去皮、擦絲、沖水,然後倒入摻有花椒粉的玉米面中,令其裹粘,再擺在籠屜上蒸。蒸好後,稍作晾置,在鍋中熱油,放入蔥花、蒜片與蒸好的土豆絲壹起翻炒至淡黃色後加鹽,炒不爛即成。外焦裏嫩、香氣撲鼻!
不僅土豆,山西人勤勉、智慧,舉凡榆錢、槐花等皆可用來做炒不爛!為了摘取槐花做炒不爛,我還經歷了壹次被捉的囧遇!那事情發生在我讀小學五年級時。
那時候“東四尺”調度室的前面是壹個較為寬敞的小廣場,廣場的南側植有兩株挺拔、蓊郁的大槐樹,槐花如雪,壹串串地在枝上綴著,香氣四溢。後來每當讀到“萬樹鑲銀沁脾香”、“庭前落瓣點輕霜”時,我的腦中總浮現的就是這兩株槐樹、這個整潔的小廣場!
我和二小(李潤生)已經觀察它許久了!壹天下午放學後,為了摘取槐花回家做炒不爛,我倆就背著書包,麻利地偷偷爬上了樹。壹邊貪婪地吃著香甜的槐花,壹邊大把地捋著朝書包裏放,正摘得不亦樂乎時,忽聽得壹聲高喊:“有人偷槐花呢!”
疾忙下瞰,樹下已聚攏了許多人,密匝匝地,我們被堵在樹上了!我和二小被他們押到了調度室,罰我倆站著、由幾個人嚴肅地審問我們。我倆卻心照不宣,只低頭、壹聲不吭!過了許久,忽聽人群裏壹個婦女叫嚷:“呀,那是李連連家小啊!”
李連連是二小的父親,那時候擔任二礦副礦長。聽到那婦女的話語,審問我倆的幾個人楞住了,他們不再難為我們,但也不讓走。又扣留了我倆壹會兒,二小的二姐來了,我倆才被她領走。畢竟關顧著二小的父親,人家沒讓我倆賠償,也沒有告訴我們學校,只當作礦山子弟淘氣處理了。
五、糊嘟
糊嘟也是陽泉別具風味的壹道早餐,是用玉茭面做出來的粘稠狀面食。它本是山村苦寒人家果腹的食物,但因其特色蘸料和軟硬適中、老少鹹宜的口感,深得陽泉人的青睞!
糊嘟的熬制很麻煩!首先在鍋內放清水,將洗凈、切塊的土豆、豆角入鍋煮,待水沸騰、菜半熟時撒下玉茭面。撒面須沿著沸水的外延轉著圈撒,而中間和邊沿須留出可透蒸汽的空隙。面撒好後,蓋上鍋蓋改文火慢煮,待鍋中水與面粉能均勻調拌時,就開始調糊嘟了。調糊嘟須由兩個人***同操作,壹人緊緊地把穩鍋沿,另壹人用搟面杖急速地攪動,經過面、菜、水的充分融合,壹鍋艷麗的糊嘟就熬好了!
我家在陽泉時,由於母親不會做,所以家裏從未吃過糊嘟。只是去同學家玩時趕上了,偶爾便跟著吃上壹口,但並沒覺得多好吃。2013年回陽泉時,同學們邀請我和妻子去翠楓山度黃昏,特意點了糊嘟(當然是而今改良了的),鄭書文格外心細,還特意帶了蒜蓉辣醬。蒯壹口綿、軟、糯的糊嘟,蘸壹抹酸、辣、甜的椒醬,味道美極了,那是我第壹次真正品嘗糊嘟!
六、油酥燒餅
山西是面食之都,在全國流傳最廣的,除了刀削面之外,恐怕就要數油酥燒餅了!山西的油酥燒餅做得格外誘人:金黃酥脆、層次分明、各個有靈魂!
陽泉二礦五食堂做的油酥燒餅尤其好吃,撕下壹條條的脆縷嚼在牙間,噴香滿口;裏面的餅瓤則滿溢著椒鹽的芳香,刺激著味蕾,那時我們管它叫“螺絲轉”。
“走,找咱媽要錢,買螺絲轉去。”二小悄悄地喚我
我們學校的東側是二礦辦公樓,辦公樓的東南側就是五食堂。二小我倆都特別愛吃油酥燒餅,所以也就經常犯饞。苦於兜裏沒有錢和飯票,二小就每每拉著我,在上午第二節課後,壹起去土建隊找我們的母親要錢去買它。二礦土建隊是壹個很大的院子 ,二小的母親在北側的院內,家母在南側的二層小樓上。通常我倆進入土建隊後即分開,各自去磨自己的母親:5分錢、2兩飯票,約好要得錢後在大門口匯合。
每次同他分手,往小樓上走的路上,我的心裏便開始打小鼓!當時社會都是低工資,且沒有其它收入,父母都僅46元/月,還要贍養奶奶、姥姥,供三叔念大學,撫育我們三個孩子,著實拮據,而二小家的條件要相對好些。盡管自己心裏知道不應該這樣做,但礙於面子,每次二小喚我去時,卻從未拒絕過。
忐忑地站在母親的面前,母親問我:“有什麽事嗎?”
“想跟您要5分錢、2兩飯票。”
“又是買螺絲轉燒餅?二小妳倆在壹塊兒吧?”
“是的”我囁嚅著
母親眨眨眼,遞給我錢和飯票,從不多說壹句。然而,我的心裏卻感到非常內疚!心中總默想:“可再不能這樣啦,實在不應該呀!而且哥哥也在學校呀......”
待到與二小匯合,我倆快步跑到五食堂,買到心癢的油酥燒餅,貪婪地咀嚼時,滿足的神色卻又得意地漾在了我倆稚嫩的面頰。
七、陽泉壓餅
“黃金餅,薄如紙,入口碎,嘎嘣脆。”壓餅,是陽泉市獨有的美食,起源於平定縣娘子關鎮娘子關村。
相傳,唐高祖李淵派女兒平陽公主駐守娘子關,在某場戰役中,娘子軍被困在了關內,且被斷糧!為了抵禦勁敵,村民用泉水調制面糊,烤制成便於儲藏和運輸的脆餅,供娘子軍做軍糧。娘子軍於是士氣大振,終於守住了關口。爾後,甘香可口的脆餅便流傳了下來,至於今!
做壓餅也須有壓餅鏊。那是兩個圓圓的鋼片,其背焊著鐵棍把手。有壹年夏天,姐姐也不知從哪兒搞來了壹付壓餅鏊,伴著“嘶嘶”的蟬鳴,總給我們全家做壓餅!她先用玉米面和糖精調成面糊,然後在鏊上用油推擦上油,先舀起面糊倒在壹個鋼片上,再迅疾將兩個鋼片壓合,以爐臺為支點烘烤、翻轉,伴著濃郁的谷香,黃燦燦、香噴噴的壓餅就出鏊了!
咬壹口壓餅,那清脆的斷裂聲經口腔傳至耳廓,爽極!薄薄的餅屑在舌間輕撚,鎖在其中的谷香便在口中蔓延,令人回味無窮!
八、粗糧細作與細糧精做
記憶中的陽泉美食還有許多,如用鑄鐵模具攤出來的烙糕、“賽魚飯店”沁著油花的餡餅、陽泉發電廠的“肉片兒湯”、二礦“壹食堂”的炒餅和“油炸檜”,以及家家都會做的燜面和“缸磚”等。當然還有黃澄澄的炸糕和美侖美奐的各色花饃,但那屬於奢侈品了,只能等到春節才能享用。
粗糧細作與細糧精做是山西飲食的兩個特點,都很分明!
那時候糧食按定量供應,記得好像是28斤/月/人,其中有30%的細糧、70%的粗糧。壹俟每月的買糧日,我們就全家隨著父親去糧站,父親推著他那“永久”加重自行車,車上掛滿了大袋、小袋各色的糧食,我們則在旁邊小心地扶著。如此高的粗糧比例,卻難不倒智慧的山西人,他們秉持著粗糧細作的意識,變著法地把食物做精致,營造出貧寒歲月中的溫馨!
都說“山西老醯”摳,那是由於不了解!誠然,山西人過日子細,這壹點兒我並不否認,但那是貧困逼的,摳則未必!由於我是北京人,逢年過節總不免要回老家,在幼小的心底也便刻意地比較過北京和山西烙餅的餅鏊在構造上的不同:北京的餅鏊是盆形的,底凹平而周圈有立沿兒,我想這可能是為了防止油的外溢。而山西的餅鏊卻是鼓形的,其下有三足,是為了便於鏟子的按壓,油則是由中間漫流。這樣烙出來的餅自然更加薄脆、可口。確實,山西的烙餅遠比北京的烙餅好吃!
再有就是餃子,山西人特別喜歡吃餃子,陽泉喚作扁食。那時候豬肉6角/斤,孩童的我常驚詫於山西人竟舍得花2元錢割肉做扁食,而我們家盡管是雙職工,卻總是舍不得!好在山西人有個習慣,哪家做了扁食,都要給和睦的近鄰送上壹碗,所以我也能常常吃到那多肉的扁食!
憑著對生命的執著,山西人有壹股把日子過成花的勁頭!那有限的細糧到了他們的手裏就壹定要精做,而花饃就是其中的典範!每臨春節,山西人家家都要做花饃,那花饃千姿百態、五彩斑斕,瑩白的面粉在巧婦的手裏化作了走獸飛禽、花鳥魚蟲、憨態娃娃,栩栩如生,傳遞著濃濃的鄉土文化和晉陜風情!
在靈石“王家大院”遊覽時,“臥汾聽波濤,世上惟心路最近”的詩句總在我的腦中縈回。不管走的有多難、多遠,也不管行的曾多癡、多貪,我心中拋不下的總是少年時的那份無拘、那份恬淡、那份憨頑、那份率真!伴隨著的是那素樸的美食、裊裊的炊煙和粗糲清寒!
長夜漠漠,滿庭闃寂,壹地娥影。“新冠”病毒依然襲著那瘆人的緇衣給人間演釋著恐懼!可人世間匆匆聚散,到底又有多少宿債可還?孽愆可嘗?原罪待贖呢?只好將滿懷的怨艾收起,將壹切的期冀註入酒杯,寄托於綿綿的思念吧!
遂題詩道:
幽燕平楚已蕭條,況陷疫情更寂寥。
雲遭霾蔽長逵黯,心被情牽斷夢遙。
倦體始知新哀郁,頹顏猶憶舊清豪。
樗櫟不關興衰事,惟樂瑟瑟伴漁樵。
? 二零二壹年壹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