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商這個商幫近代崛起的過程和意義如下:
1、過程
自漢代以來,中國就已經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與東南亞以及歐洲貿易往來密切。而在這之後,廣州也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成為當時中國對外貿易的中心之壹,也是在這壹時期奠定了廣東海外貿易傳統與經驗的基礎。
到了唐代,官方首設市舶使於廣州,廣州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港口。宋元時期,政府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大力促進海外貿易的發展,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空前繁盛,廣州也成為當時聞名全世界的中國對外貿易第壹大港。
明清時期,在廣州設立“十三行”,專門從事海外貿易。1757年,清政府實行壹口通商的政策,僅留廣州作為中國海外貿易的唯壹口岸,也是在這個時期粵商崛起,並形成中國的壹大商幫。
2、意義
經過兩千年的演化,廣東融合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與西方文化,吸收了不同的文化元素。在這種文化背景熏陶下,粵商形成了敢為人先、務實創新、開放兼容等獨特的商業精神。
“達則兼濟天下”是傳統粵商的經商信條之壹。受到西方近代慈善模式的影響,粵商的慈善行為也開始在中國傳統慈善的基礎上逐漸系統化、科學化,為中國近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粵商的經營模式:
早期粵商的代表在廣州,其中以十三行最為突出,主要從事貿易和運輸。粵商人的勤奮以及誠信品質是促進十三行經貿迅速發展的基礎。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與廣州十三行發生過直接的貿易關系。
從生產加工環節開始介入國際經濟的分工與合作,發展到在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品牌創新等方面的突破,成為世界工廠以及世界上新的經濟創新地,這曾是亞洲“四小龍”發展的軌跡。改革開放,廣東得風氣之先,取得了“先走壹步”的先發優勢。
近20年時間裏,中國的大多數先進的零售業態、流通技術以及組織形式,都是由廣東商業企業率先引入並嘗試,例如,超市、購物中心、購物廣場、第三方物流等,使廣東商貿流通企業壹直處於全國的絕對優勢領先地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