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粵西白戲的發展概況

粵西白戲的發展概況

清乾隆年問,廣東省廉江市古商埠安鋪鎮壹帶民歌盛行,相距安鋪六華裏的曲龍村民歌手黃世源常以民歌說唱自娛,也為鄉人演唱。時值吳川木偶戲流入安鋪壹帶演出,黃世源仿吳川木偶形式,組成小型班社,壹人主唱,壹人操縱木偶.壹人敲擊竹筒,從事半農半藝的演出活動。因為演出時只用竹筒配擊唱腔節奏,群眾稱之為“竹簡戲”,又叫“木魚班”。

嘉慶年間,曲龍村藝人受到各地戲曲的影響,在演出時;加進音樂伴奏。最初取本地壹種野生植物“簕古”,的頭部和杉木板,仿二胡制成“簕古頭胡” 伴奏。音色粗獷而渾厚、頗具特色。隨後,逐步加進月琴、笛子、銷吶等樂器伴奏,並由竹筒改為木魚、小堂鼓、大鈸、高邊鑼等敲擊樂器,從此,“竹筒戲”改稱白戲。以後,由於歷史和社會的局限,白戲藝術發展又較為緩慢,有所停滯。嘉慶年間,黃世源後代黃明中,在演出的同時受到外地戲曲樂器啟發,伴唱樂器,使當地木偶戲開始有樂器伴奏。後來加進橫簫和月弦(月琴)合稱“三件頭”。同時也引進了戲曲鑼鼓,改擊竹簡為大、小木魚,“竹簡戲”從此改稱“白戲仔”。“白戲仔”木偶班每班增至五、六人,其中主唱兼操木偶壹人,專操木偶的舞手壹人,操樂器的三至四人.常演劇目有《張翼明》 、 《周氏反嫁》 、 《董永賣身》等。道光年間,白戲發展已進入興旺時期。唱腔不斷革新音樂曲調不斷豐富,木偶制作引入粵劇臉譜,技法細致逼真,白戲已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戲.白戲的演出盛行粵西。曲龍村就有八個白戲班,每班有藝人五至六人.四鄉藝人紛紛到白龍村從師學藝,學成後又組織戲班四處演出,往往打出旗號稱“曲龍班”。在廉江、遂溪壹帶,約有四十多個白戲班串鄉演出。廉江、遂溪兩地的白戲戲班發展到四十多個,並擴展為每班七至八人。道光後期,白戲藝人黃成風吸收粵劇的板式變化,使簡單的民歌曲調為主調的白戲唱腔發展為有多利,板式綜合運用的唱腔。

解放後,白戲藝術獲得新生。進入壹個新的發展階段。白戲演出的劇目經過搜集整理,推陳出新,改編創作,愈加豐富。已有上百個之多。不但保留了傳統優秀節目,而且創作了許多現代劇目.1961年全縣成立了專業白戲木偶團,對白戲的改革和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現今全縣自戲木偶劇團有90多個.壹個劇團藝人多的達十幾人,少的也有七、八人。還打破了清壹色裏藝人的規矩,有不少女藝人加入了白戲演出行列.七十年代後,還出現了由人演出白戲劇的嘗試,受到了國家和省市戲劇界的重視和贊許。

l961年成立了國營廉江縣專業白戲木偶劇團,首次吸收女演員參加演出,采取多人分唱的形式·促進白戲唱腔藝術的改革,極大地推動了自戲的普及和發展。

1974年,壹些文化藝人嘗試用人扮演角色演唱白戲,首演白戲劇目《紅梅迎春》 、 《紅霞出嫁》獲好評。從此,人演白戲的業余劇團紛紛成立,粵西白戲得到發展。到80年代,現代白戲劇目《流水戀歌》 、 《甜蜜的小河》獲廣東省作品評選壹等獎和廣東省建國四十周年優秀文學藝術作品獎。2005年白戲劇目《啞仔截車》獲湛江紅士藝術節二等獎。粵西白戲的影響因而日益擴大。粵西白戲,深深紮根於粵西這塊土地上,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現有白戲劇團六十多個,粵西白戲已收集入《中國戲曲誌》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 。1996年,廣東省文化廳命名廉江市營仔鎮為粵西白戲藝術之鄉。

“粵西白戲清代末葉形成於廣東廉江”。這是天津(廣東)會館的記載。天津(廣東)會館現稱中國戲劇博物館,建於清光緒33年(1907年)。現今該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第壹家戲劇博物館。關於粵 西白戲廣東藝術博物館(陳家祠)有詳細記載。

經過長期的發展,特別是解放後的改革。白戲藝術眼成熟.借鑒粵劇藝術角色行當分為“三臉”(大花臉、二花臉、黑臉),“四凈”(小生、武生、老生、醜生),“五旦”(花旦、散發、色旦、梅香旦、少旦).唱腔藝術,保留以具有原始民識特色的“慢板”為主,輔之“快板”,“反錢慢板”等.唱詞結構。基本上保留民用的七字句格式,也可根據劇情內容的需要加活動短句。音樂明快活潑,由長腔、變體板腔、小曲曲牌和鑼鼓譜四個部分組成。白戲演出的舞臺,仍以臨時舞臺為主,村口街邊,隨時可搭臺演出.舞臺裝置也保留從簡的特色,掛活動畫布。

  • 上一篇:簡短2020年燈謎題庫含答案大全
  • 下一篇:紅色教育主題活動策劃方案模板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