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伐不斷、政權不穩,農業生產遭到很大破壞,糧食產量很低,糧食嚴重短缺,因此糧食儲藏技術及倉房的建設發展遲緩。新中國成立時,我國庫容量僅有1260萬噸。而且大多數倉房非常簡陋,常為磚木結構和竹木結構,每倉的倉容量只有3—6萬公斤。同時還有壹部分倉房是利用和改造的祠堂、廟宇,儲藏條件均不能滿足條件。
1955—1960年,在全國各行業向蘇聯學習的形式下,糧食建倉中學習引進了蘇聯的機械化房式倉,即“蘇式倉”。該倉型在全國普遍推廣建設,磚墻,5米—10米—5米三跨木屋架(中間兩根木柱),3米開間,廒間長54米,檐墻堆糧高2—2.5米,斜堆,廒間倉容2500噸(當時號稱500萬斤大倉),瀝青砂地面,墻刷熱瀝青防潮,砂漿抹面。標準的“蘇式倉”是考慮了機械化作業的,木屋架中部留有2.0X2.0米的地溝,內裝出糧皮帶機。由於當時經濟實力差,鋼材、橡膠原材料不足等實際情況,後期建“蘇式倉”時,取消了天橋、地溝,此倉也成“標準倉”。
1964—1974年間根據戰備的要求,糧庫的建設應以“隱蔽、分散、靠山、機動”為建設方針,在壹些山區、偏僻地域建設了壹批糧倉,後來由於糧源、交通等各種原因,裝糧很少。同時在全國也建造了壹些小型的磚木結構房式倉和“土圓倉”。在河南、陜西、山西、內蒙等黃土高原區,修建了壹批地下喇叭倉、窯洞倉,這些地下倉因地制宜,造價低,儲糧安全穩定,形成了我國儲糧倉型的壹大特色。
1975—1983年主要倉型仍是房式倉,磚墻承重,混凝土地,裝糧高3—3.5米,采取的主要屋蓋結構:鋼筋混凝土組合屋架,鋼筋混凝土門式鋼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拱板頂等。
1983—1991年,根據農業和糧食的發展狀況,國務院於1983年11月批準了糧食倉庫、棉花倉庫、水果倉庫的“三庫”建設,這是自“蘇式倉”之後的壹次統籌規劃的大規模糧庫建設,其中用於糧庫建設的基建投資16.5億元,建設總倉容1500萬噸。倉型仍以房式倉為主,結構多為磚混結構,但是裝糧高度壹般為4.5米至5.0米,倉房跨度以18米、20米為主。
1992—1997年為促進糧食流通,提高倉儲作業機械化程度,1992年在全國興建的18各機械化骨幹糧庫和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改善中國糧食流通項目是中國糧倉建設是上的壹個新起點。
1998—2001年***進行了1000多億斤倉容的中央直屬儲備庫建設,是空前的大規模儲備糧庫建設。此次建倉以房式倉為主,其他倉型有淺圓倉和立筒倉。
五十多年的糧倉建設史,積累了豐富的建倉經驗,同時也有許多沈痛的教訓。糧倉建設應將充分保障糧食儲藏安全放在首位,從糧食自身的物理性質、生理特性、生態特點等方面考慮滿足儲糧安全的需要。倉型的選擇應因地制宜,根據各地區氣候條件、地質結構、糧種特點、糧庫性質與功能而確定適宜的倉型,全國不能搞“壹刀切”;倉房建築結構及建築材料應根據建倉的經濟性及儲糧的安全性選擇應逐步提高我國糧倉的綜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