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粽子是怎麽形成的?

粽子是怎麽形成的?

粽子起源  《本草綱目》中有“古人以菇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之形,故曰粽”的記載。關於粽子最早的記載是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雲:“仲夏端午,烹鶩角黍。”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粽子並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說法很多。最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就是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粽子,卻已有粽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叠,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註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更像現在的粽子。市面有好多粽子品牌但都大致相同以傳香閣的樂口福鄉裏粽子為例。粽子有葷粽、素粽、鹹粽、甜粽之分。

1、北平粽子:多為甜粽,主要分為兩種。其壹為純用糯米包成的白粽子,吃時需沾白糖,並加上壹點玫瑰汁木樨鹵,味道香氣宜人。另壹種為在糯米中包入兩三顆紅棗,稱小棗兒粽子,吃前需冷藏,吃時會有冰涼的快感。

2、廣東粽子:是所有粽子中用料最豐富的,體積特大,做法費時最久。鹹粽的內餡有火腿、鹹肉、蛋黃、燒雞、叉燒、燒鴨、栗子、香菇、蝦子等。甜餡有蓮蓉、綠豆沙、紅豆沙、栗蓉、棗泥、核桃等。

3、臺灣粽子:臺灣肉粽有南北之分。北部粽是先將糯米用紅蔥頭、醬油、鹽、胡椒等炒至八分熟,再包以炒過的內餡如豬肉、豆幹、竹筍、鹵蛋、香菇、蝦米、蘿蔔幹等,置蒸籠蒸熟,具有咀嚼感,不會太黏膩。南部粽則是將糯米與花生略為炒過,不加醬色,所包內餡有豬肉、紅蔥頭、栗子、豆幹、芋頭等,再將包好的粽子以水蒸煮至糯米熟透,吃時蘸調味料,南部粽香糯性黏,較無嚼感。

4、湖州粽子:屬江浙口味,可在江浙點心館中嘗到,也分甜鹹兩種。甜者是以油脂紅豆沙為內餡,鹹者是以醬油腌過的豬肉為內餡,且每個粽子只包壹塊肥肉及壹塊瘦肉,並無其他材料,而粽子的包法也很特別,是壹頭凸出壹頭扁平的鏟子頭形狀。

5、嘉興粽子:名氣大。與湖州粽子較類似,亦屬江浙口味。 [編輯本段]粽子簡介  粽子 (拼音:zòng zǐ)(英文名:zong zi)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壹天便互相送粽子作為紀念。並且粽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壹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菇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菇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嶽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菇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壹名粽,壹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菇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壹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編輯本段]歷史記載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說文新附?6?1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6?1夂》:“葼,斂足也。”意為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6?1送韻》:“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註雲: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壹日,又以菇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壹名‘糉’,壹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菇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制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編輯本段]民間傳說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

南朝梁的吳均(467—520)在《續齊諧記》中寫道:“陰歷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壹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裏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粽子與屈原關聯的說法,由於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此為流傳最廣的傳說,少數地區仍有其他說法。 [編輯本段]粽子的象征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 ,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壹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也就是所謂的竹筒飯。

為什麽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壹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妳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菇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 上一篇:筷子的文化意義主要有哪些
  • 下一篇:宇宙飛船是用什麽燃料飛行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