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正月初壹為春節,舊稱元旦。是日,人們早起,著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謂穿未下過地的新鞋,新的壹年可腳輕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詞先開門,放炮仗於門口,稱“開門炮”。開門炮壹般放三個,要“帶四放三”,留壹個作“備炮”,寧波話“備炮”出典於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啞炮,則示為不吉,要馬上就說:“哦,吹吹響,今年會發財。”並立即補放壹個。
大族、大戶人家供奉祖先遺容畫像於祠堂或中堂(堂前間),壹般懸五代之內的祖宗像,稱為“供幀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繪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義。有的宗祠族規,男子l6歲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內。由輪著當辦者分發麻餅(亦稱吉餅)壹雙或碗兩只。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長,稱“拜歲”。除夕夜巳分“壓歲錢”,用紅紙包起來壓在幼者枕頭底下,故謂“壓歲”。
是日,早上吃湯團(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全家吃素壹天。這天習俗最大特點是讓家裏日用器物“休息”壹天,也即讓家庭主婦休息,不掃地、不乞火(不向別人點火、點香煙)、不殺牲、不動刀剪、不倒馬桶、不洗滌衣服,也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的話。早晨見面忌說“早”字,謂說了要招來今歲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馬上說:“哦,元寶壹跌。”此晚,未昏即眠,不點燈火,謂點燈將招來今歲蚊蠅多。睡前,放“關門炮”。晚上不出門,俗稱過“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遲的到十五,各家出門走親戚“拜歲”,壹般先至親後遠親,少拜長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為重,互相款待酒席,稱“歲飯”、“歲酒”。
初五,為財神日,經商人家最重此日,“請財神”後才開門營業,稱“開市”。信佛者,有的於初七夜走七座橋,且不走回頭路,初八拜八個寺院,俗稱“走七橋”、“拜八寺”。
其間,民間娛樂活動有舞龍燈、跑馬燈、大頭和尚等。與別地稍異者有“佯掃地”,即乞丐(此時稱“發財人”)背負筐,手握綴有紅球的掃帚,佯作掃地狀,口唱俚歌:“撩起金絲帚,瑞格(象聲)壹把掃。掃到東,老板屋裏有青龍,青龍盤米缸,黃龍盤谷倉;掃到南,老板屋裏發大財,大元寶使籮擡,小元寶使船載。”
建國後,賀年等習俗不變,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機關團體舉行團拜,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慰問老幹部、老工人、老教師、老科技人員、敬老院老人和春節期間堅持生產、工作的職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元宵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因是壹年中最早壹次月圓,故稱上元節。十三日為“上燈夜”,十八日為“落燈夜”,期間為“燈節”。有的地方行燈會、演“燈頭戲”。祠廟和民家懸燈,稱“燈祭”。燈的花樣紛呈,較佳者有十二月連環走馬燈,較多者為兔燈,意示玉兔伴著月宮(廣寒宮)嫦娥,以地上的兔燈和“玉兔東升”相呼應,以慰其寂寞。
上燈夜,興吃蘆穄湯果。十四夜,有“照蛇蟲”習俗,兒童手提紙燈遍照屋角、墻腳、竈下等陰暗處,有的手持小銅鑼,邊敲打邊吆呼:“嗄去,噠去,趕到茅山(鄞縣南鄉地名)餵草籽!嗄去,噠去,趕到深山去吃爛番薯! ”是日,農家在田頭、田塍點火燒野草“驅邪”,俗叫“驅煌蟲”,田塍幹草燃著時猶如條條火龍,故又稱“譚火龍”。此為歲時習俗和農業生產除蟲害相結合的壹種習俗。
元宵夜,鬧花燈,放鞭炮,吃湯圓。有的行燈會與“社火”相結合。鎮海興吃“丫頭羹”,類似現在的百果羹。相傳有家富豪吃厭了山珍海味,要門下各丫環每日輪做壹道時新小菜,有個丫環集甜酸苦辣鹹五味果品調煮成羹,後競相仿效,遂相沿成習。是夜,少女相約於廁間、豬欄迎祭紫姑,亦叫迎祭廁姑,並扶乩,以蔔長大後的智愚和婚姻。相傳廁姑名何媚,山東壽陽李景之妾,因不容於李妻,常役以穢事,於是日悲憤而死,後奉為廁姑,俗叫“屙缸姑娘”。
30年代後,燈會漸少。70年代末起,有的團體舉辦彩燈展覽,民間有孩童提燈活動。
清明
農事節氣與習俗相融合。舊時,各家的門、窗插、掛楊柳,婦女頭發簪柳梢,小孩頭上戴柳圈,寓“思青(親)”意。俗諺“清明戴楊柳,下世有娘舅”。
寧波習俗重祭祀,尤其以上墳祭祖、做清明羹飯為重,海內外遊子多歸裏上墳。舊時,上墳節令食品為青糍、麻糍(烏米飯)糕,並擔牲禮祭祖,富家還雇吹鼓手吹打。上墳時清除雜草,鏟新土壓墳頂,插上掛有紙球的筱竹梢,以示後代子孫已盡孝祭祖,同時亦寓意祖宗保佑全家平安、興旺發達。祀畢,分麻糍或麻餅給當地農家,以期照顧墳墓。因按人領取爭先恐後,俗稱“搶麻糍”。麻糍要切成菱形。除墓祭、家祭做清明羹飯外,有祠堂田(亦稱太公田)的大族還有祠祭,由各房輪值,當辦者按菜譜置菜請族人,稱吃清明羹飯。主菜要過秤,若未辦到要在空碗內放上相等價值的錢,由吃者分取。盤內鵝頭頸則歸族長吃,意為“帶頭者”。還按人分碗或分豬肉。有的把婦女排除在外,或在有婦女吃的桌上減少酒的壺數(男桌2壺,有婦女的桌上放1壺)。
建國後,掃墓寄托哀思,仍沿襲,做羹飯、燒紙錢改為送花圈,以緬懷先烈和祖先。
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節,為民間傳統節日,本名端五,亦稱端陽,鄉間稱“彤紅”。各家門口插菖蒲及艾,俗稱“蒲劍斬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還在艾旗下面掛壹個大蒜頭。有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懸於床。相傳是日為楚國愛國詩人、三閭大夫屈原投汨羅江身亡的日子,為紀念屈原,民間有懸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節操馨香溢世;粽子,原為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掉,後演變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舟,則表示競相營救屈原。此日,藥鋪結清賒帳,並向老客戶贈雄黃、香料粉。民間姑娘,忙於制作虎形、人孩形、雞心形、粽子形、菱形、繡球形等各種色彩的香袋,內塞棉花摻入香粉,掛在孩童胸前或懸在床帳或搖籃上,謂可驅邪。此日午時有喝雄黃燒酒解百毒習俗,先將雄黃燒酒曬在太陽下,並摻放切細的菖蒲根,每人啜壹口,謂可解毒。又有噴雄黃燒酒於屋角,亦有倒寫“蛇”字貼壁上。鄉間還有吃“五黃六白”習俗,黃瓜、蛋黃、黃魚、黃鱔、黃蛤稱“五黃",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條魚、白斬雞、白切豬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尚有罕聞者,是日午時,有吃蜒蚰螺(蝸牛)燉蛋和清燉癩蛤蟆習俗,謂端午日午時前(尤以午時為佳)捉到的癩蛤蟆、蝸牛、蜈蚣均可入藥,故端午節又稱“藥送節”。有將蛋鉆個小孔,把蝸牛肉塞進蛋內,封口後清燉,謂食後可清涼解毒。各家均裹粽子。
舊時習俗,女婿多備“端午擔”禮送嶽父母家,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魚要成雙,鵝頭頸塗紅顏色,路上鵝叫得越響越好,說越叫越發,稱“吭吭鵝”。這天大人給小孩手臂系上五色手繩,叫“健繩”,待以後棄繩時,要粘上糯米飯,拋至屋瓦上讓飛鳥含去(粘去),謂孩子可無病無痛、長命百歲。
民國張延章《鄞城十二個月竹枝詞》說:“五月端陽老虎畫,艾旗蒲劍辟群妖;雄黃紅蘸高梁酒,蒼術還須正午燒。”描端午老虎、做布虎是寧波過端午的另壹習俗,就是用“百獸之王”的老虎來鎮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蠍子“五毒”。是日,用雄黃在嬰孩額上寫上“王”字(示獸中之王),有給孩子穿虎紋的衣服,縫制布虎和老虎枕頭,謂“年年端午五月五,剝過粽子做布虎”。與別地稍異者,寧波的端午老虎雕版印刷花色特多,在約四五寸見方的紙上,繪有壹虎壹孩、壹虎二孩、壹虎三四孩,有二虎壹孩、二虎二孩、二虎三四孩,虎、孩姿態各異,尚有李存孝七歲打虎、楊香虎下救父等故事圖。30年代時,曾有人收藏至150余種。將黑色版畫“端午老虎”紙供孩童添上紅藍等顏色戲玩,稱“描端午老虎”,描好後貼在門或墻上,謂可辟邪。
解放後,端午節迷信色彩大減,吃粽子、小孩掛香袋、懸蒲艾仍行。近年,未婚男青年 (俗稱毛腳女婿)向女方家中送端午節禮品花費趨重。
七夕
七月七日,傳說天上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壹年壹度鵲橋相會,民間稱“乞巧節”、“汰頭節”。舊時婦女於此日采摘槿樹葉揉成汁液,放入水中洗頭發,相傳織女用槿葉汁洗頭,故頭發烏黑。是夕,婦女陳列瓜果於月下,乞求得到織繡技巧,在月下以線穿針,以能穿過且穿得快者為“得巧”;仰望星空,認準壹組七顆星,連念“鎖星犁星,七簇扁擔稻桶星,念過七遍會聰明”,壹口氣念七遍,成者,謂乞巧。亦有相約去茄樹叢中臥地貼耳聽聲響,聽得鏘鏘聲音者以為織女來臨,視為得巧。亦有以三條長凳搭橋,兩條相接,另壹條擱於上端,少女相扶走過凳子,稱七女“走仙橋”。
在此季節,男子有吃“童子雞”習俗。農民於此時挑新雞娘上市賣,每只壹斤至壹斤四兩,論只出售,價稍貴。雞的煮法與平常不同,用陶罐放在鑊裏燉,用紅稻草(早稻草〉燒,燒完三腳(撮)即可。吃法亦異,要壹人吃壹雞連湯喝光,謂可滋補。
解放後,牛郎、織女相會的神話故事仍廣為流傳,“乞巧”活動已不行。
中秋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全國皆然,是個大節,唯寧波興十六日為中秋。中秋,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後演變成賞月、團圓的風俗,“月是故鄉明”,使旅外遊子思鄉歸裏闔家團聚。寧波以十六日為中秋的來由,按民國《鄞縣通誌·文獻誌·習俗》載:中秋本八月十五日,相傳元末方國珍以已生日改之(見《桃源誌》);壹說為史越王(即南宋宰相、鄞人史浩)之母以十六日生故易之。以後傳說各異,壹說史浩從臨安返裏過節,歸途馬失前蹄,坐騎受傷,夜宿紹興,於十六日才到,故百姓也等至此日過節;另壹說謂史浩之子史彌遠,時任宰相,歸途受官員宴請而延期,此說已為乾隆《鄞縣誌》糾誤。清時袁鈞《鄮北雜詩》雲:“鄮峰(指史浩)壽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從此非時來競渡,家家十六看龍舟。”又記:“吾鄉以十六為中秋,始於史忠定(即史浩),聞誌以為彌遠非也。”
清時萬斯同《鄞西竹枝詞》雲:“鄞俗繁華異昔年,田家何事尚依然;西郊九日迎燈社,南郭中秋鬥畫船。”民國《鄞縣通誌》載:“各鄉祠廟為會祀神,以龍舟競渡,謂之報賽,與各處端午競渡不同。今則競渡之風已息,演戲敬神者尚有之。”民國張延章《鄞城十二個月竹枝詞》雲:“八月中秋月餅圓,節筵都作壹天延;城東更比城西盛,鼓吹通宵鬧畫船。”
中秋以吃月餅示團圓,寧波月餅以苔菜、水晶月餅別具風味。此時新鴨肥嫩,全鴨燉芋艿子為時新佳肴,俗稱“鴨撲芋”。解放後,每逢中秋,各家團聚、吃月餅,親友間亦互相饋贈月餅。壹些團體舉行聯歡活動。民間有吃“鴨子芋艿”、水拖糕等習俗。
重陽
九月初九為重陽節。《鄞縣通誌》載:“士人登高燕賞,以茱萸汛酒飲之。各家制角黍(昔時尚有牡丹糕,不知所昉,想亦象形),親戚互相饋遣,謂之挑重陽擔。設酒饌以祀祖先,祀畢,家人歡聚享食。惟登高之風,今已不行。”尚有裹重陽粽子、吃重陽糕習俗,有謂糕與高諧音,寓登高意。農歷九月正菊花盛開,今常舉辦菊花展覽。
除夕
歲末,叫“過年”。除夕,稱三十年夜,月小稱廿九夜。處於辭舊迎新的這天,是壹年到頭最忙碌的壹天。舊時“過年”,多圍繞祀神祭祖、祈求吉祥進行。易門神,貼春聯,房門貼寫有“青龍吉慶”字樣的青龍紙或笑呵呵和合兩仙,農家谷倉亦貼青龍紙。此夕,做年夜羹飯祭祖,祭畢,家人聚食,稱“吃年夜飯”。席間長輩挾菜給孩子吃,講吉利話,討新歲彩頭。對全魚多不動筷,留至新歲,寓“年年有余”意。餐畢,長輩分“壓歲錢”給孩子,壓於枕下。此夜,要把次日(正月初壹)需動刀的食物切好。地也掃好,掃時要從外面掃進來,邊掃邊說“元寶掃進來了”,將畚鬥裏垃圾倒在竈前火缸裏。掃地畢,洗凈掃帚,柄上紮元寶年糕,敬“掃帚公公”和“掃帚婆婆”。以米篩盛酒饌擱凳上,在臥室祀床公床婆,祈小孩終歲平安。農家還在地頭祀“地孔大王”,牛欄、豬舍、雞籠祀各神,祈求五谷豐登,家畜平安。傳竈神廿三夜上天,除夕夜下界,清點名冊,故媳婦須在夫家過年。此日,各家水缸都要挑滿水,米缸盛滿米,置元寶年糕、如意年糕和魚、肉、飯各壹碗於米缸內,謂之缸缸滿、甏甏滿。各室點燈,大戶人家高燒明燭,通宵達旦,有的燃壹斤重的龍鳳紅燭,從日落點起至初壹日出止,謂之“接光”。信佛婦女坐夜待曉,或徑至寺廟坐夜“守歲”。
解放後,破除迷信。各家打掃衛生,籌辦年貨。除夕晚合家聚宴,近年飯後觀看電視,多不出門。長輩分給小孩“壓歲錢”,數額趨增。除夕l2點來臨,鞭炮齊響迎接新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