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再次拿起筆,寫在紙上,感受筆尖和紙的摩擦,發現這種觸感是無可替代的,雖然用鍵盤和電腦去記錄更方便,但是卻真真的少了這種樂趣和快感,也少了壹些創造壹些真實存在的物品的成就感,包括書寫時的心情和字跡,都呈現關於這壹刻自己的更多的信息。壹直以來有間斷的寫日記的習慣,也很喜歡留存信件和他人寫給我的壹些文字,有時翻看這些真實存在的紙片上的文字,那些錯別字,那些真實修改的塗抹,讓人有壹種很真實的感覺,穿越了時空的留存,會讓妳感覺到壹種發自內心的踏實的感覺。
而電子版的好處在於易於保存,同時壞處也在於易於修改,很容易就能修改掉,而且還不留痕跡,讓妳看不出最初的樣子,甚至想要刪除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另壹方面在書寫的過程中也可以感覺到,紙筆書寫可以壹直寫下去而思緒更流暢更不容易中斷,只會有感覺寫的速度太慢趕不上思緒的時候,並且經常會有壹種感覺,覺得並不是自己在使用那支筆,而是筆有自己的靈魂,它只是借我的手有話要說出來,經常會有很驚喜的文字出來。
而用鍵盤時,就經常會中斷,腦子空白不知道該寫點什麽,有些想法壹飄而過也總是抓不住,並且拼音打字的時候經常會要選字,有時候又打錯字,要不斷的回刪修改,也是很不好的打斷的體驗,總之會感覺很磕磕絆絆。除非是就壹個明確的話題去寫作,需要系統思考有邏輯的寫作影響似乎小壹些。
那會不會有這樣壹種可能,之所以現在不能用電腦去流暢的寫作,是和自己大腦對於信息的處理速度有關的,可能目前而言,紙筆書寫的這種速度已經足夠滿足我的表達需要,而當我的表達進壹步流暢而系統的時候用鍵盤就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狀態,或者也可以這樣來說,機械鍵盤的輸入略顯正式,更適合邏輯嚴謹的清晰的表達,而漫無目的自由書寫的類似於打草稿的形式,可能通過傳統的紙筆更容易真實接觸到我們的內心,每寫下的壹筆,每寫下的壹個字都像是著力在自己內心的防禦的墻上,企圖去鑿開壹個洞,壹扇窗。
其實在我寫下標題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看出區別紙筆“書寫”和鍵盤“寫作”,壹個隨性,壹個正式,某種程度上可能也是我們在內心所賦予的不同狀態的不同意義所導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