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纈
又名撮纈、撮暈纈,在民間通常稱之為"撮花" ,是壹種把布料的局部進行紮結、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預期花紋的印染方法。
它的操作順序是先把布料上的某些部分用針線穿縫或結紮起來,防止它染色。這樣經印染處理,最後布料上就出現了由深而淺、具有暈渲效果的花紋。
夾纈
是壹種鏤空型版雙面防染印花技術。將織物夾持於鏤空版之間加以緊固,將夾緊織物的刻板浸入染缸,刻板留有讓染料流入的溝槽讓布料染色,被夾緊的部分則保留本色。
夾纈,其歷史可上溯至東漢時期。古漢語裏的"纈"字,(音xié)專指在絲織品上印染出圖案花樣。顧名思義,夾纈便是利用雕板在綢綿等物上夾染出預定的效果。
《辭源》釋: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樣花紋,以絹布對折,夾入此二版,然後在雕空處染色,成為對稱花紋,其印花所成的錦、絹等絲織物叫夾纈。
蠟纈
蠟纈就是蠟染;
《貴州通誌》“用蠟繪畫於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用蠟在織物上畫出圖案,然後入染,最後沸煮去蠟,則成為色底白花的印染品。
由於蠟凝結收縮或加以揉搓,產生許多裂紋,染料滲入裂縫,成品花紋往往產生壹絲絲不規則紋理,形成壹種獨特的裝飾效果。
蠟纈有單色染和復色染兩種。
復色染有套色到四五色的,色彩自然而豐富。唐張萱《搗練圖》中有幾個婦女的衣裙就是蠟染工藝制成的。
蠟染實為現代紡織品加工壹種“防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