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網捕魚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伏羲氏(伏羲)。
伏羲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壹,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
相傳,伏羲教人們仔細觀察蜘蛛網的形狀,然後用藤條或者柔軟的樹枝也編織成網的樣子。把這張大大的網放進池塘或者河裏水深的地方,到了第二天再拉起來。上面就有活蹦亂跳的魚了。於是,人們的餐桌上又多了壹道香噴噴的烤魚。
伏羲發明織網捕魚的經過
相傳每次幹旱,食物就會變得極少。伏羲皺著眉頭在岸邊徘徊,忽然發現了樹上蜘蛛結網的情景。蜘蛛在樹枝中間,拉著絲,左壹道,右壹道,慢慢地結成了壹張巨網,而後蜘蛛躲在了壹邊。當周圍的蚊子、蒼蠅、蝴蝶飛來的時候,壹不小心落在了網上,蜘蛛才會慢慢地爬出來飽餐壹頓。
伏羲看到後,不由得內心壹動,忽然想到了壹個捕魚的方法。伏羲立刻將盤繞在周圍的藤蔓扯了下來,然後學著蜘蛛的樣子編織成壹張大網。然後又砍了兩根棍子,將藤蔓編制的網綁在上面。
伏羲興奮地拿著編織成的大網來到河邊。他手持捆在大網上的棍子,將大網放入水中。靜靜地等待,當有魚兒經過大網的時候,伏羲便迅速將木棍拉起,魚兒飛快地逃跑了,第壹次捕魚失敗了。
伏羲再接再厲,慢慢地定下心來,靜靜等候。沒多久,他便捕捉到了好多活蹦亂跳的魚兒。伏羲將此方法教給村民。壹傳十,十傳百。就這樣,越來越多的村民學會了捕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