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後,古城紹興,紹電人勵精圖治,敢為人先,擎起“國際壹流供電企業”大旗,肩負“全國五壹勞動獎狀”先進集體、“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真情遍灑稽山鏡水,光明普照古越大地。
於會稽之巔俯瞰越州大地,妳會發現水環抱著古城,水連接著古城,水浸潤著古城。
水之堅韌——水滴石穿;水之聰慧——避高趨下;水之團結——滴水成團;水之執著——潺潺細流,匯江入海。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水土養人!在古越文化的潤澤下,“紹電人”憑借其堅韌、聰慧、執著、團結,與祖國同命運,與城市***呼吸,三十年如壹日,拔山舉鼎,成就輝煌。
在此,讓我們回眸紹興電力改革開放三十年發展史,用心體會這壹路走過的點點滴滴……
第壹樂章 用腳丈量大山的人
2008年9月4日,烈日當頭,56歲的巡線工王關木和同事趙明,乘車來到了海拔800多米的撞天崗山腳下。經2個多小時徒步跋涉,他們走到了雅奉2324線的80號鐵塔。王關木拿出望遠鏡,仔細查看懸掛線路的瓷瓶有否破損、導線是否斷股,用測高儀測量樹竹與導線間的安全距離……趙明用數碼相機拍攝現場發現的線路缺陷,並錄入帶有GPS定位功能的掌上電腦。隨即,工區技術員的電腦屏幕上,也出現了趙明剛輸入的信息。這是如今的“紹興電力局線路巡檢管理系統”中的壹項功能。而在20多年前,巡線工只能下山找電話才能將線路缺陷報告給工區。
王關木自豪地說,80年代初,紹興電力局300多公裏高壓線路,巡線任務全靠15名巡線工徒步完成。30年來,他爬了1萬6千多裏山路,足跡遍及紹興所有的山峰。這樣的山,他和隊員們實在太熟悉了,山上哪兒有條小溪,哪兒有塊平地,都了如指掌。
家住諸暨牌頭鎮寺下張村的村民張忠英,說起巡線工,特別有感觸:“現在的山很少有人來砍柴,路早就沒了,那些上山的路大多是電力工人用腳走出來的。他們真辛苦呵!山裏的雜草灌木有壹人多高呢,他們硬是往裏鉆。”
巡線工除了練就壹副鐵腳板,還得隨時應付各種意外。據不完全統計,30年來,已有近百人次在巡線時遭狗咬、被蜂叮、被野豬夾夾傷。
俯瞰古越大地,3150公裏長的線路尤如壹張密織的網,鋪陳在崇山峻嶺間,特別是500千伏線路更是聳立在800多米高的深山裏,巡線工每月都要去“看望”它們。線路長度增加了10倍,而巡線人員僅增加壹倍。2006年和2008年,紹興電力局兩次租用直升飛機對500千伏線路進行空中巡線,雖然發現了不少用傳統方式無法察覺的故障隱患,但實踐證明,人工巡線仍必不可少。
爬千座山,走萬裏路,是巡線工真實的工作寫照。
1984年,撞天崗齊腰的積雪中有他們跋涉的身影;
1988年,11級臺風瘋狂肆虐時他們艱難行進在山路上;
2008年,罕見的冰災來襲,他們在頑強地攀登;
……
他們迎著晨曦,背負落日,翻山越嶺,默默穿行在山間田野,奔波在壹座座鐵塔間。壹路銀線烙下了他們跋山涉水風雨無阻的腳印,也記下了他們對電力事業的壹片深情。巡線工愛線路就象愛自己的孩子——每當雷電交加,他們都會心頭壹緊:線路怎樣了?
第二樂章 有壹種行為叫“執著”
1980年12月27日,寒風凜冽。
這天,25歲的顧才祥上小夜班。但他壹早就出了家門,趕上了紹興到諸暨的頭班汽車。兩小時後他百無聊賴地等在諸暨汽車站,揉揉被石子路顛得有點兒發痛的屁股,用兩個饅頭解決了午餐。下午1點半,他坐上去楊付村的小公交,塵土飛揚的狹窄土路不時有牛車擋道,小公交時走時停,1小時後,他又頂著冽冽寒風在壹條鄉間小路上走了20多分鐘,直到下午3點,他終於抵達上班地點:220千伏牌頭變電所——這所紹興歷史上第壹座220千伏變電所。16位與顧才祥壹樣的值班員在此值守。
如今,20名值班員管理1座220千伏變電所,再加上10座110千伏變電所。
如今,值班員從家中到達最偏遠的變電所最多不超過2個半小時。
交通改善固然是時代進步所趨,而20個值班員承擔了過去近百人的工作量,這是變電所實施自動化改造的成果,也是運行管理模式改變後效率提升的體現,更是“執著”的精神在這個群體中具體的詮釋,這種精神演變為壹種職業操守,被代代傳承、發揚光大。
“執著”映射到從業行為上叫做“令行禁止”。哪怕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哪怕在常人看來,他們的做法有些呆板和繁瑣,他們也要按部就班地嚴格執行上級的規定與調度的命令,沒有半點兒含糊和折扣可言。
1998年1月22日,古城在大雪的重壓下,交通中斷,線路跳閘。為加強設備監控,局裏決定:原無人值班變電所恢復為現場值班。休息在家的孫國英接令後,來不及安頓幼女,披上棉大衣就沖進茫茫雪海,“國防綠”在壹片銀白世界裏格外醒目。這壹路她不斷滑倒,爬起,再滑倒,再爬起……,寒風裹挾著雪籽鉆進衣領,但她頭頂上卻冒著熱氣。經過4小時的急行軍,趕到昌安變電所已是晚上8點,饑腸轆轆,瑟瑟發抖。管門的老大爺拿來了粽子。雪時斷時續,撤離的命令遲遲沒有下達,孫國英也就始終堅守,寸步不離。當積雪漸漸融化,孫國英完成任務離開變電所時,時間已過去了40多個小時。而在這幾十個小時裏,許多像孫國英壹樣的值班員,或行走在雪路上,或守護在設備旁,通宵達旦。
30年中,值班員徒步十幾裏去值班並不罕見,雨夜寒風中趕去操作更是尋常,越是百姓合家歡慶***度佳節時,他們越是倍感壓力,如箭在弦。正是這份責任、這份“執著”,鞭策他們不斷掌握新技能,督促他們時刻警覺設備的健康,警醒他們更加謹慎每壹次操作。
第三樂章 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
2008年9月27日,紹興電力調度已平安走過了30年。
“從壹名普通的調度員到所長,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我身感責任重大,時刻如履薄冰。我的手機是24小時開機,在床頭,我總放著壹本最新的電網接線圖,這是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 現任調度所所長祝項英說。
電壓等級從110、220到500千伏的跨越,繼電保護從晶體管、集成電路到微機保護的提升,電網運營模式變革為調度遠程實時監控、集控站統壹操作、變電所無人值班。這壹切變化都是新嘗試、新突破,而“紹電人”在每壹次突破中都堅守安全的底線。
壹個尋常的休息天,100多名駕駛員正檢查自己駕駛的公車。每月最後壹個周六,運輸管理中心都要對車輛進行集中檢查,召開安全點評會。這個會自1989年始就沒中斷過,已成為所有駕駛員的自覺行為。
組建於1973年的運輸隊,35年來從未發生過重大事故,安全日達12000多天。自1990年省電力公司開始測評“行車安全先進集體”,紹興電力運輸隊年年獲此殊榮。
“記得我當駕駛員時,有壹年大雪,到撞天崗上送搶修材料,8公裏山路開了1個多小時,80多個急轉彎,真有點兒心驚肉跳,不過只要能配合好搶修單位的工作,心裏就特別高興。”現為管理中心主任的王儒良笑呵呵地說。
“平安”無須豪言壯語來表述,也非信誓旦旦的文字所能實現,它是烙刻於頭腦中那份強烈的社會責任所依重,是“生命高於壹切”的質樸的信念使然,是所有“紹電人”心中時刻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第四樂章 金杯銀杯怎比群眾的口碑
從“無電可用”到“停三開四”,從“有電用”到“用好電”,紹興電力歷經了化蝶般的蛻變。
1995年,全市各縣(市)先後通過大電網供電的農村初級電氣化縣驗收,並實現村村通電;2003年11月1日全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實行同網同價。
1996年電力故障搶修中心成立,實行24小時為客戶解決電力故障;2002年2月1日,95598電力客戶服務中心正式開通,用戶可以通過銀行繳費,通過網絡辦理各類用電業務;2007年,VIP客戶服務、大客戶經理、社區客戶經理和農村“片區經理”的相繼推廣,對重點企業和工程實行“保姆式”跟班服務,同時免費為企業度身定制《優化用電方案》。僅壹個分局兩年多就送出優化方案近千份,為企業客戶省下900多萬元電費。紹興匯同蓄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鄧雲輝感動地說:“光節能這壹塊,電力部門每年就給我們省下近百萬元。”
真情付出,換來的是壹塊塊金燦燦的獎牌:1999年成為國家電力公司“優質服務先進集體”,2001年成為“全國用戶滿意企業”,2002年成為“全國創建文明行業示範點”,2004年獲“全國五壹勞動獎狀”……
有壹次,95598客服中心接到客戶沈先生查詢電費的電話。查完後,細心的客戶代表發現該客戶已安裝了峰谷表,但至今未開通峰谷電價,詢問中客戶代表得知該客戶低谷時段用電量較大,但他並不知曉峰谷電可省電費的情況。在聽了客戶代表的分析,並獲悉隨時可到營業廳來開通後,沈先生感到十分意外和驚喜,連說:“好的,好的,真沒想到電力部門會這麽細致地為我們著想,非常感謝!”
分管營銷的副局長張燕動情地說:金杯銀杯不比群眾的口碑,從群眾利益出發,實實在在為客戶著想,我們的服務才會讓群眾滿意,才能真正打動客戶的心。
第五樂章 塔更高 燈更亮 城更美
攝影愛好者老周將心愛的相機架在市中心最繁華的解放路上,留下壹張張炫目街景;妝點精巧的遊船徜徉在彩燈珠連的環城河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漫步在古城流光溢彩的夜色中……
“現在的夜景與十幾年前相比,變化實在太大了,壹排排電線桿不見了,蜘蛛網般的電線沒有了,灰頭土臉的大街變靚了,暗漆漆的小巷亮堂多了。”老周感慨地說。
對市區主幹道的架空線路進行電纜化改造;在市中心的變電所采用GIS全封閉式組合電器設備,大大縮小占地面積,改善城市景觀;開關站轉移到城市廣場地下,減少對市容市貌的影響……2002年3月,歷時三年,總投資5.33億元的城市電網改造工程獲國家電力公司最高榮譽:優良工程獎。
在2008年初歷史罕見的冰災面前,配網表現得異常堅強,城市居民對交通受阻印象深刻的同時,對用電卻幾乎沒察覺不便。這也得益於八十年代紹興地區大電網的結構調整,九十年代的跨越式發展則成為配網堅實的後盾。
1990年,紹興初步建成以220千伏電網為電源,110千伏電網為骨架的供電網絡。1992年,首個500千伏變電所竣工投運,標誌著紹興大電網跨入了超高壓、大容量、跨區域、大系統發展軌道,隨後的十幾年中,***投資100多億元,建成了目前158座35千伏及以上公用變電所,總容量1844萬千伏安的電網規模,形成了以500千伏為主網架、以220千伏為支撐、110千伏為主體,結構合理、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數字化網架格局。2007年,全社會用電量239.58億千瓦時,最高負荷369.5萬千瓦,均比1978年增長50倍以上。
鐵塔更高了,燈光更亮了,古城更美了。
“看著壹座座變電所如壹枚枚玉珠般鑲嵌在古越大地上,那是事業成功後最大的享受……”局長陳關賢指著標註三十年變遷的電網接線圖,微笑地回憶著。
第六樂章 頭雁展翅群雁高飛
走進陳關賢的辦公室時,他正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察看實時負荷曲線。談到對紹興電力三十年發展的感悟,他的目光逐漸變得深邃: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幾代“紹電人”勵精圖治的三十年,是傳承與創新的三十年。紹興人敬業踏實的工作作風,堅韌不拔的精神意誌,不事張揚卻做必做優的秉性,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人文理念讓紹興電力成為行業“排頭兵”,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助推器”。
管理模式由原來的傳統型轉變為現在的人、財、物集約壹體化扁平化管理。三十年來,全市形成了統壹的電網建設、生產、調度、安全、營銷、財務等專業管理體系。
管理專家、高級技師、現代產業工人三支骨幹隊伍的建立,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儲備。
榮譽室內,壹塊塊獎牌講述著歷史:1994年部級“安全文明生產達標企業”,1996年華東“壹流供電企業”,1998年國家電力公司“壹流供電企業”,2002年國家電力公司首批“國際壹流供電企業”……
2008年冰災面前,6位局領導分赴3個前線指揮部,帶領訓練有素的戰將,高效管理,有序搶修:農網搶修指揮部負責全市配網搶修,撞天崗現場指揮部負責500千伏倒塔搶修,麗水前線指揮部負責援外搶修。用最快的速度恢復了受損線路,保障了全市居民和企業的用電,力保大電網的穩定運行。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已成為現代電力工人面對突發災難時舍身忘家的經典寫照。這絕不是矯揉造作的惺惺作態,而是“紹電人”發自肺腑源於內心的真情流露,是30年來聚沙成塔,百煉成鋼,眾誌成城的必然。
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電力系統雙文明單位標兵、全國文明單位……這些都為“紹電人”三十年的奮勇拼搏作了恰如其分的註腳。
30年,歷史長河中短暫的壹瞬;
改革開放的30年,於紹興電力卻是翻天覆地的風雨歷程。
在黨和政府的指引下,在國家電網、華東電力、浙江省電力公司的領導下,紹興電力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自強不息、頑強奮進,譜寫了壹曲曲壯麗篇章,織就了水鄉大放異彩的光明之網。
放眼未來,在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新征途上,大有作為的“紹電人”仍將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