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現代)藝術品之所以難以闡述, 原因有十六大範圍:
1.理解性:
由於藝術界的所有參與者其知識結構、學術修養、個人理解力、政治立場、個人情緒不同致使在對某壹件藝術品、某壹個藝術家、某壹個藝術流派進行評判、鑒賞、闡述時從來就是各執己見,更由於至今沒有壹個公認的藝術品評判標準,所以其闡述顯得千奇百怪,也有可能是千蒼百孔。結局只能是藝術家的標準為標準,或者是沒有標準的標準。
2.復雜性:
藝術品創作是壹種復雜的思想和體力勞動, 復雜的思想和體力勞動與簡單思想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差距是幾何級甚至指數級, 有時其創作的境界已達到或領先同時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水準,自然壹般人是無法闡述,如果創作者又不講其創作的背景原因,自然對於普通觀眾其理解力是望塵莫及的,因為優秀的藝術家本身就是優秀的科學家和哲學家。
3.價值性:
壹般的商品是體力勞動為主的產物, 比較容易制定出標準;而藝術品如同高科技產品, 是腦力勞動為主的產物.如果說高科技產品還可以以它所創造的生產潛力宋衡量它的價值, 藝術品則主要是對人們精神的影響, 其價值難以衡量。
4.巫術化:
藝術家的巫術化闡述,更因為藝術作品的創作者為了制造懸念,特意掩藏其創作的前提、因果關系,甚至切換概念,致使觀眾雲裏霧裏,不知所以然。
5.詭辯化:
藝術家的詭辯化闡述,藝術家當然希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所謂不可言轉的結局就是眾說紛紜,甚至於壹千個人有壹千個蒙娜麗莎的泡沫闡述。
6.符號化:
當代藝術作品和傳統藝術作品的相比其視覺元素更明顯的象征性和符號化。
7.利益性:
作為藝術家和其經紀人以及收藏家他們形成壹個天然的利益體,他們當然不希望藝術作品的正確闡述出世,因為壹旦正確的、終極的闡述問世,對藝術品而言結局就是蓋棺定論,各種議論也止於紛爭,這是任何藝術家和其經紀人以及收藏家他們形成壹個天然的利益體不願看到的結局,他們當然希望議論紛紛,這樣可以維持人們的長期關註。這樣可以體現、提升作品價值的稀罕性、隱秘性、價值性。這樣可以推動藝術品的市場價格不斷攀升。
8.進化性:
在壹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之快,可以這樣說,今天的知識蛻變速度以達到每二年為壹輪。整個學院派的教職人員本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各種教材的編輯更新速度落後於社會形勢發展,致使各種新鮮的知識無法進入學院教育的教材體系,缺乏壹個真正有說服力的藝術或者美學理論體系,全球範圍內的藝術及美學教育體系淪落為技術職能教育機構。這同樣也要求學校的教育職能必須還原為其本質:學習掌握知識的方法為主要職能,而不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要職能。而且學校作為其教育的智能也在退化,因為今天的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途徑方面有著非常多的選擇和來源,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迅速的進化。今天的藝術教育機構必須采取與學生互動教育的方式才能生存。
9.多元性:
當代藝術由於題材的廣泛、技術的廣泛、材質的廣泛、思想的廣泛、構思的廣泛、創作程序的廣泛性,致使傳統藝術與美術學院原有的審美標準與當代藝術的審美標準格格不入,以傳統的審美標準闡述當代藝術其闡述危機凸顯。
10.獨立性:
在這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的時代,任何壹個權力機構都無法豢養如此龐大的藝術家群體,以至於不得不讓這些藝術家流向社會,最終致使當代藝術的從業人員更多的屬於非豢養性質,所以其創作主體更多的表現出其社會地位的獨立性,而非傳統藝術家的體制內創作範圍相對狹義。
11.批判性:
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更大的區別在於其批判性,在今天所有人都在享受相同的信息狀態下,藝術家有理由對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進行責疑,批判。所以,當代藝術是壹種普遍化的政治性藝術,就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壹種政治寓言。當代藝術的先鋒性,實驗性,思想觀念的前沿激進性是它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正是引發人們激烈思辨討論的原因。從另壹個角度說,對壹個事物的可值辯論探討之處也是因其具有某種活力,以及其自身前瞻性魅力。不可否認的壹個道理是,任何具開拓性精神鑄造的先進文明的價值都是矛盾的產物,這個過程是否定與肯定之對抗的歷史,消極意識形態與積極意識形態同構的歷史,也是相互轉換的歷史。
12.醜術化:
傳統藝術的審美特征在與更多的表現為歌頌、贊美性,致使傳統藝術更多的被曲解為美術,而非醜術。因為藝術的天然二大屬性為美術和醜術,傳統藝術中的醜術更多的處於被從屬和支配地位,沒有其存在的獨立性和恰當的地位(例如:中國京劇藝術中的生、末、凈、旦、醜;而在法國雨果著名的小說“巴黎聖母院”中的鐘樓怪人就以其奇醜無比外表震撼了壹代又壹代讀者的心靈。而當代藝術則充分闡述了藝術的真諦,其審美效應既有美術也有醜術,更有介乎兩者之間的表現藝術效應,藝術中的醜術其地位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恢復和還原。
13.審美性:
當代藝術的審美核心在轉移:當代藝術審美的核心在於創造美的思想和背景故事以及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和觀賞者參與審美的過程,而古典藝術的審美核心在於創作的技術和還原客觀的美和展示美的結果。
14. 自立性:
傳統的審美元素是對稱性,今天的審美元素是特立獨行的。
15. 商業性:
現代生活的高度商業化,致使人類所有的行為幾乎離不開整個社會提供的商業服務,進而導致商業行為的廣泛藝術化,以至於商品與藝術品之間的概念越來越模糊,這就像古典時期的宗教與藝術形成的不可分割的關系壹樣。圖騰由原始的宗教轉移至政治直至商業,這種改變致使崇拜對象由宗教人物至政治人物再到商業人物,對象完全蛻變,正在轉移。
16.傳播性:
當代藝術品創作題材的現實性和多樣性使其作品具有勃勃生機,並且由於其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積極反應現實生活中的各類矛盾、問題、現象,這使得當代藝術品的重要屬性——傳播性獲得了高度的詮釋,所以,當代藝術的生命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所以,當代藝術的審美核心與古典藝術的審美核心的不壹致使得我們所有的藝術評論者在用原有的審美標準評審當代藝術的美學特征時其闡述存在巨大的謬誤。
17.政治性
藝術進步的基本原則下,所有藝術家至少有必要對自身藝術問題進行價值批判和反思。在此基礎上,當代藝術必須以某種方式介入社會,在觀念的層面上對社會公***領域各式各樣的問題展開討論,這是它能保持自身活力的出路,也是它自身的政治性訴求。當然,這樣的具有先鋒性質的訴求含義,在特定的時空內會遭到接受者的輪廓過濾,形成壹個“交流的問題”。只是這樣的障礙不能單純歸結為藝術家與其所處在的藝術語境相抵觸的結果,而是如象利奧塔所說那樣,這個問題不僅在壹般的、簡單的意義上是政治性的,而且是壹個有關如何看待歷史和社會的問題。
基於此,當代社會首先是人性的獨立,其個體的意識決定其利益主張通過藝術品來闡述。簡單的說就是個人政治主張通過藝術品去宣傳其政治立場和主張。這就是當代藝術的政治性。
因為,作為藝術品的政治性傳統而言指的是國家概念、政黨團體、黨派組織、權力技術機制等等,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的藝術觀念的形成與實踐。
當代藝術的政治性反映的是藝術家個體的獨立的思考對藝術觀念以及對所有事物的個人判斷。在這個方面來說,強調個體位置,相對的個體經驗,自覺意識與開放性思維就是在特定的文化階段對陳舊的藝術觀念的集體主義思維和模式的反動。這是壹種自我的責任,首先是壹種內在性的對自身的清洗。從而形成個體的當代文化藝術政治觀——壹種良性的既是個人性藝術政治觀,同時也是利他性藝術政治觀。
當然,藝術的政治性,在中國從過去到現今長久以來依附於政治權力。 改編自廖邦銘“當代藝術的政治性”
18.時間性:
當代藝術的展示改變另壹種重要特征體現在審美的時間效應上,即當代藝術審美的過程與古典藝術完全不壹致,當代藝術的作品展示呈現概念性、裝置性等等形式,這些行的主要表現為整個藝術品的展示過程延長。這些形式的變化使得當代藝術的審美時間大大延長。
19.公***性:
公眾性作為壹個問題,源於現代個體意識的獨立性,個人自由優先權成為社會組織合理性與合法性的前提。
在古典藝術中不存在公眾性問題,因為古典藝術主要的職責是服務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思想。當然其作品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宗教性、政治性、高大全人物的贊美性等,以及精英階層的自戀性,即在家庭範圍、私密範圍的窄眾圈內自我陶醉、自我欣賞。
但是在現代社會中,由於科技的發達,致使人人具有藝術創作的權利和享受藝術的權力。而且科技的發達也滿足了這種需求的產生。所以當代藝術具有天然的公***性。
而且,更由於信息的平等獲得致使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擁有對各種信息的藝術性闡述的權力。更由於現今社會各種傳媒的發達,每個人都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他所需要的信息,以便進行藝術創作和傳播。
20.弱智化:
創作藝術品的本來目的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現在很多所謂藝術家自以為是的故弄玄虛,設計了很多玄關,使觀賞者雲裏霧裏不知所以然。忽然回首,發覺該藝術品事實上所傳遞的結果就是很簡單的壹個故事。這時大家才發覺藝術品所傳遞的故事、信息其實根本不值得探究時,整體被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