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少功是“尋根文學”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爸爸爸》被視為“尋根文學”的典範之作。在《文學的‘根’》中,他認為“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於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裏,根不深,則葉難茂。”他發出過這樣的詢問:“絢麗的楚文化到哪裏去了?”“浩蕩深廣的楚文化源流是什麽時候在什麽地方中斷幹涸的呢?”《爸爸爸》就是他對楚文化的尋找,以及站在現代意識的角度找出埋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層的劣根。
? 《爸爸爸》描寫了壹個幾近與世隔絕的、被稱作雞頭寨的小山村中村民們的生活。時間在這個地方同樣是停滯的,因為從遠古以來事物就很少發生變化,那麽時間也就沒有什麽意義了。作者將壹個小村寨隱伏於大山深處、白雲之上,拿掉它的具體來向和時代坐標,寓言般地將其塑造成了壹處巫楚民間文化生活的虛擬場景。
貫穿小說始終的主人公丙崽,天生就是壹個癡呆兒,只會說別人教會的兩句話:“爸爸”和“x媽媽”,遇到他高興的事情,就趕著別人叫“爸爸”,要是別人惹她生氣或者是欺負他,他就會罵上壹句“x媽媽”,而且無論討好別人亦或是咒罵別人,招來的都是辱罵和毆打。這是壹個畸形、醜陋、呆滯的形象,而這樣的形象是作為民族文化的“劣根性”來創造的,象征著醜陋、頑固、無理性的生命本性以及畸形、落後的傳統文明。
在雞頭寨裏有很多據說,比如:據說蛇好淫,然後就有了壹個特殊的取蛇膽方法;據說有壹種挑生蟲,中毒後吃魚會腹生活魚,吃雞會腹生活雞,而解毒辦法就是喝白牛血後學三聲公雞叫;據說迷路了要趕緊撒尿、罵娘,以驅趕所謂的“岔路鬼”;據說放蠱害人,放蠱之人益壽延年等等。這個地方也有著很多傳統的迷信和禁忌,比如:燒窯要掛上太極圖;禁止女人和小孩上窯;後生擔泥坯時禁出惡言穢語;丙崽的娘是因為得罪了蜘蛛精才會生下畸形兒等等。但凡遇到超乎理解的現象、無法決定的大事,雞頭寨裏的人都會求助能通天知地的巫師,讓他指點迷津。而這些看似荒誕不經的行為,都可能是巫性思維方式的遺風。
韓少功在《爸爸爸》中,再現了湘楚大地那些原始色彩濃郁的生活狀態,並且在再現的過程之中通過對丙崽的刻畫,勾勒出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某種畸形病態的思維方式,通過對雞頭寨全體村民種種行為的描寫,顯示了村民們愚昧、盲目、缺乏理性的精神狀態,從而剖析了古老、封閉近乎原始狀態的文化惰性,表達了作者對民族傳統文化劣根性的審視和批判。同時,在作品中也體現了尋根文學的特點,如:作品題材和文化反思對象呈現了鮮明的地域特點;在表現手法上既有中國傳統文學手法,又運用了現代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豐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底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