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是每天晚上7點鐘和每個人見面,而那個每天和大家見面的男人康輝卻突然“消失不見”。沒有康輝的《新聞聯播》或許讓很多人覺得生活缺了點什麽,甚至是有壹點懷念。從《新聞聯播》裏消失的康輝並沒有離開央視,而是參加央視主持團的“團建活動”《妳好生活》。
或許字正腔圓、壹臉嚴肅,每壹句話鏗鏘有力才是《新聞聯播》熟悉的味道,才是印象中熟悉的康輝。現在的康輝是央視當仁不讓的領頭羊,與妻子劉雅潔結婚22年還是寵溺如初,著實讓很多人羨慕。可看似完美的人生,也多少有些遺憾,這在康輝的自傳《平均分》壹書中,交代的很清楚。
別人家的孩子提起康輝,很多人的印象便是嚴肅、認真,但正經的背後還有曾經揮灑的汗水和羨慕不來的天賦異稟。用壹句話形容康輝少年時的經歷,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年輕時的經歷則是“99%的努力加上1%的靈感”。
小時候的康輝確實是讓人又恨又羨慕的“別人家孩子”,中考全市前五,高考名列前茅,獎狀貼滿壹墻。從小學到高中,乃至大學,康輝都是順風順水,但骨子裏還有壹些叛逆,或許就是“天才總是與眾不同”。高考時,康輝的成績上清華、北大壹點問題都沒有,但卻做出讓所有人吃驚的決定。康輝憑借個人愛好選擇報考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這個決定在當時就是“離經叛道”,就是“特立獨行”。
在很多人的心中,學播音就不是壹個正經的決定,也不是壹個穩定的職業。父母極力阻撓,老師紛紛勸解,同學感到驚訝,但康輝還是壹意孤行,或許就是“牛羊才成群結隊,野獸總是獨自前行”。
康輝的第壹誌願就是中國傳媒大學,其它都是瞎填,可最後的錄取通知書卻是天津商學院。康輝的父親十分著急,也在背後默默查找原因。最終是,壹個考生的父親在送成績的部門工作,為了自己的孩子,便漏掉康輝的成績,但好在壹切回歸正常。
根據康輝後來的回憶稱:“高考錄取的過程,是我第壹堂社會課,也是我第壹次懂得父愛的無言與厚重”。父愛成了康輝接下來人生不可抹去的重要東西,甚至是心懷愧疚。
而任何壹件事情或壹個不起眼的決定,都會給人生帶來重大的改變,甚至是雙重影響。康輝若是沒有反叛精神,或許誰也不會認識他,或許也如很多普通人壹樣結婚生子。而康輝的主持生涯也在外界的驚訝之中,有驚無險的開始。
無法超越的央視主持學播音主持或許只是當初康輝的“反叛”,也是最初的愛好。可愛好壹旦變成壹份職業,那就是枯燥無聊的事情。
大學畢業之後,康輝就進入CCTV新聞中心工作,良好的形象加上標準且流利的話語讓康輝在工作上壹帆風順。但年輕人都有壹顆躁動的心,期待壹切。在外人眼中,康輝是光鮮亮麗的存在,可工作上,康輝天天與新聞打交道,難免無趣,甚至有些“不認真”,所幸被朋友及時發現和提醒。
年輕時的康輝和普通人並無兩樣,急於期待結果和新鮮事物卻忘記好事多磨,更不知道做成壹件事情需要幾十年如壹日的耐心和努力。俗話說,聽君壹席話,勝讀十年書,康輝被朋友點醒之後,猶如醍醐灌頂,也堅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天賦異稟,康輝沒有隨意揮霍,而是保持努力和認真的態度,才做到在央視穩重前行,才有日後任何時候都是“認真”的康輝。
《新聞聯播》是全國人民都矚目的節目,容不得出現任何差錯,但準備時間通常只有40分鐘。如此緊湊的節奏,每壹刻都是爭分奪秒,可康輝卻沒有忙中出錯。不論多大的晚會,多麽緊急的稿子,康輝都穩如泰山。前輩李修平也說:“康輝是沒法復制、不能超越且教科書壹般的存在”。哪怕是對待婚姻,康輝也是日復壹日的認真和平淡,卻有著寵溺。
20年的“浪漫愛情”結婚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壹件人生大事,但康輝卻認為結婚是30歲以後的事情。只是康輝沒有想到,壹個叫劉雅潔的女孩子會打亂他的人生計劃。
康輝與劉雅潔都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只是兩人大學時期,並沒有任何交集,相識還是因為壹次晚會,以至於最後的相親。壹次晚會,康輝有了劉雅潔的聯系方式,可是兩人正式見面,還只能通過最傳統的相親。
第壹次見面,劉雅潔想點壹份西湖蒓菜湯,康輝直來直去地說:“這湯不好喝”。第壹次送禮物,康輝只買了壹根冰棍。康輝非常務實,認為冰棍能消暑,讓對方涼快壹點。第壹次告別,劉雅潔還沒來得及的揮手,康輝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樣尷尬的見面和約會放在其他人身上,或許就沒有下文,但劉雅潔卻認為康輝比較“耿直蠢萌”,並直言“我被壹根冰棍俘獲了”。2000年,康輝在北京與劉雅潔低調完婚,或許註定要走到壹起的人,是怎麽拆都拆不散的。
或許康輝就是內斂,但心裏卻有分寸,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壹清二楚。婚姻並不是最開始的驚喜,而是往後余生的平淡似水。康輝與劉雅潔結婚20年,沒有任何的山盟海誓,卻經得住考驗,耐得住風雨,如“寂靜歡喜”壹般。
無子女成父母最大遺憾康輝說:“從結婚的第壹天起,我和太太就無需溝通地壹致決定“不要孩子”,組個丁克家庭”。這是康輝與劉雅潔的壹個決定,卻成康輝父母最大的遺憾,或許就是“忠孝兩難全”。
康輝經常在新聞壹線工作,回家的次數寥寥無幾,哪怕是父親病重,康輝也只能忍著悲痛工作。可康輝趕往醫院的時候,父親已經撒手人寰。父親最後壹面沒有見到,康輝淚流滿面,也壹直比較愧疚。
這是康輝母親去世之前的壹封信,也在信中提壹個小要求,就是“妳爸爸唯壹的遺憾是沒有見到孫子,所以,希望妳們盡快要個孩子,完成我們的心願”。
康輝曾經猶豫過,但還是不想讓人到中年的妻子忍受生育之痛。生孩子是需要負責,也是壹種負擔,沒有孩子並不代表生活沒有歡聲笑語。當母親去世時,康輝準備出國工作,也只能躲在飛機的衛生間失聲痛哭。母親下葬那壹天,康輝朝著家鄉的方向,磕了三個頭。
康輝不要孩子卻成為父母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也深深後悔,但壹切為時已晚,只能無奈接受。拋去央視主持的光環,康輝與普通北漂並無兩樣,至今租房住在壹般社區的普通家居室,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風光。
從別人家的孩子到萌蠢直男,再到別樣浪漫的好丈夫以及忠孝兩難全的兒子,康輝經歷不那麽浮誇,卻值得品味。對於康輝的決定,或許只有當事人才明白那種難言之隱,但有些人有些事過去不會再有,可壹切或許又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