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材(教科書)的直接依據是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
編寫教材的過程
1、組建編寫團隊。確定好編寫團隊成員,確定主編、副主編、參編的署名位置及人數,撰寫編寫大綱,確定編寫方向,確定主審。如果在團隊建設和主審確定方面遇到問題,可以向出版社申請幫助。
2、分配編寫任務。根據教材編寫工作量和團隊成員的署名位置來合理分配編寫任務,並確認每個人的編寫進度。
3、申報選題。在進入編寫狀態的同時,就可以申報選題了。主審需要向出版社提供合同、委托書均壹式三份、教材大綱,選題申報成功後,合同交給主編。
4、主編統稿。主編要時刻跟進編寫進度,按照計劃統稿,解決編寫中的突發問題,和統稿中出現的問題,因而主編必須有大局觀和統籌規劃的能力。
5、修改定稿。統稿完成後主編將稿件送給主審審閱,再返回編寫團隊修改定稿。然後主編提交教材打印稿、圖稿、電子稿各壹份給出版社,進入三審三校。
6、三審三校。出版社展開審稿流程:初審(1個月)-復審(1個月)-終審(15天)-描圖、二校後出清樣(1個月),在這個過程中,審稿編輯要發現書稿中的問題,並給出解決意見。
然後編輯將清樣打給主編,由主編用1個月時間解決書稿中的問題,再發給編輯。編輯進行核對-三校-質檢-出版,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個月。
7、出版。出版是最後壹個流程了。到這裏,書籍基本沒有問題了,出版社就可以開始排版印刷發行,並將樣書發給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