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網絡語言對中國傳統禮俗等差的影響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在傳統社會中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從社會文化角度看,禮是溝通天人的儀式,是貴族等級的標誌,是鄉裏庶族的規範,是立身處世的準則。②從表現形式看,禮在社會上下層有不同表現,在社會上層表現為等級分明的貴族禮法制度,在社會基層則表現為鄉裏庶族家禮俗規。
傳統禮俗具有鮮明的等差性特點。所謂“等差”,即等級、差別,人與人之間的秩序。《禮記·祭統》雲:“夫祭有十倫,見鬼神之道焉,見君臣之義焉,見父子之倫焉,見貴賤之等焉,見親疏之殺焉,見爵賞之施焉,見夫婦之別焉,見政事之均焉,見長幼之序焉,見上下之際焉。”③這種君臣父子、長幼上下等十種人倫關系是宗法社會基本的等級關系。禮的作用就在於區分並維持這種等級關系,根本職能就在於按照等差原則調整社會關系,使“民不遷,農不移,工賈不變,士不濫,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④從而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的目的。
由於傳統禮俗過度強調等差關系,重在保障尊者、長者和貴者的權益,底層的人們或相對弱勢群體由此積聚著壹種壓抑的心理,正常的個性不敢張揚,正確的主張不敢表達,正當的利益不敢爭取。但是,從人類的本質來看,他們始終在等待或尋求機會,以張揚其個性,表現其主張,實現其利益,始終會把成為高層或優勢群體作為終身或階段性的奮鬥目標。但競爭激烈的現實社會很難給底層的人們或相對弱勢群體以這種機會。然而,新興的網絡卻給接觸它的群體慷慨地提供了這種機會。
網絡空間是壹個虛擬的世界,網民們可以借助屏幕的遮蔽,掩飾自己的身份,隱藏自己的年齡,隱瞞自己的性別,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通過網絡自由交流。交流的對象即便是官員,他可以“Slap”(打耳光)他;即便是長輩,他可以稱他為“BB”(孩子);即便是仇人,他可以“愛老虎油”(我愛妳);即便是妻子,他可以把她當作“BB”(情人);自己是男性,可以“娶”交流的男性對象為“妻”,甚而“結婚、登記、生子”。交流當中,沒有君臣之義、父子之倫,沒有貴賤之等、親疏之分,沒有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更沒有爵賞之施、上下之際。
這種釋放壓抑、追求平等的思想的出現,有多方面原因。壹是人們(特別是年輕網民)的思想觀念中本來就沒有形成必要的禮俗秩序。二是社會的局部方面,傳統的禮俗秩序對人們過於束縛,而人們又苦於不得不接受,於是,來到無拘無束的網絡世界,通過網絡語言的聊天交流來獲得徹底沖破束縛的快感。三是優秀的傳統禮俗規約,盡管人們懂得它的好處,但由於教育的長期偏向以及社會環境的驅使,未能使人們自覺接受與遵從。
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樂網不疲,就是因為在網絡裏,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網絡語言,通過網絡語言,釋放現實沈重的壓抑,享受內心渴望的平等。誠然,這種虛擬世界的發泄與享受,不失為是壹種難得的心理調劑。但是,這種原本只在網絡中流行的思想方式與行為,已經來到了現實生活。許多年輕人用自我標準去評價長輩或上級領導,凡不合自我標準的長輩或領導就不尊重,用利己的價值觀去評判他們的決策,凡對自己不利的決策就不執行或消極執行。這是壹種必要的禮俗等差秩序嚴重缺失的現象,這種現象不予以重視並有效地加以修正,容易導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從而出現社會的無序。
事實上,傳統禮俗等差秩序有其可繼承和發揚的壹面。現代社會的長幼之間、管理層面的上下級之間,盡管從人格上講是平等的,長者和上級也應該虛心、認真聽取下輩或下級的建議、意見甚至批評。但由於所處的位置不同,所想的角度不同,所負的責任不同,所具的經驗和能力不同,壹般而言,長者和上級的決策相對而言更為正確,因此,我們應該尊重他們,認真執行他們的決定。在其他方面也壹樣,為了保障社會和諧,必要的禮俗等差秩序還是必須要有的。
因此,從網絡語言在傳統禮俗等差方面表現出來的問題來看,我們既要調整過於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傳統禮俗規約,但也應該通過適當的教育,使人們自覺遵守必要的傳統禮俗秩序。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有序、和諧地存在和發展。
二、網絡語言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影響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是中華民族道德實踐經驗的總結,是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凝聚起來的民族精神。歷史上的各種哲學派別都曾對傳統倫理道德規範的形成產生壹定的影響,其中儒家思想的影響最大。
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在繼承西周時期倫理觀念的基礎上,建構起了第壹個完整的道德規範體系,形成了相對系統的倫理道德思想。孔子倫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這三個方面,可以視為三基德或三母德。⑤他還提出了孝、悌、忠、恭、敬、誠、信、剛、直等德目,把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進壹步具體化。孟子豐富和發展了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⑥具體表現為四端:“惻隱之心,人之端也;羞惡之心,父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⑦四端又發展成為“仁、義、禮、智”四種道德。“四德”是孟子倫理思想的主要範疇,是處理“五倫”關系的行為規範。發展到漢代,董仲舒更是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的“三綱”倫理,明確規定了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尊卑和隸屬關系。
儒家所倡導的道德規範體系,總體上促進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和光大。同時,傳統倫理道德逐步發展成為中華民族所***同尊崇的價值原則。在這種價值原則的作用下,中華民族形成了許許多多美好的品德。這些美德,比如仁愛孝悌、重義輕利、謙和禮讓、真誠有信、崇尚聖賢,不僅為過去中華民族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也必將為中華民族未來的騰飛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互聯網,尤其在公***布告欄BBS上,網友之間完全平等,身份意識完全淡化,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對象進行交流,可以自由闡述自己的主張,駁斥他人的觀念,甚至與以往的權威直接交鋒。從網絡語言中表現出的是人們在現實生活難於表達的內心真實情感和人性最本真的壹面。⑧網絡語言以它特有的方式建構著人際交往中直抒真情的交流模式。
但是,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傳統美德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網絡的虛擬性、遮蔽性以及網名的非真實性,很容易使交流者放心、放松甚至放肆,自然也就導致了恣肆放縱、不文明不道德的網絡語言應運而生。有的不守口德,隨意謾罵和進行人身攻擊,擾亂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有的為使自己受到別人的重視故意發表反調言論、表現另類性格,與現實社會的行為規範存在明顯沖突。有的肆意詆毀、無端誹謗已有歷史定論的古聖先賢,誤導青少年的道德取向。有的甚至粗話、臟話連篇,喪失起碼的文明,如TMD(他媽的)、S## (神經病)、K ick your ass(踢妳的PP)、爆頭(打得腦袋開花)、748(去死吧)、TNJJ(踢妳的JJ)等等。
網絡語言表現的非道德現象,其根本原因在於網民的道德素質。網民的道德素質取決於平時的道德教育,平時道德教育的效果取決於人們所處的道德環境,道德環境的好壞在於人們的道德行為表現,道德行為表現的好壞在於社會對道德行為的評價與取舍。網絡語言反映的道德問題表明,我們高度重視的道德教育,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在網絡中所表現的非道德現象,真實地反映出網民們低層次的道德素質。網民們在現實生活與網絡世界中所表現的道德反差,既顯示出當今社會的道德環境存在著問題,也表明網民們接受了現實的道德環境,習慣了這種表裏不壹的道德行為。這些現象,實際上是道德的缺失,尤其嚴重的是,網民以及更多的人們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沒有感覺,而有感覺的人們,往往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對改變這種現象在責任上進行逃避。
因此,我們要從網絡語言表現出來的非道德現象中,意識到倫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針對不同的對象,確定不同的教育內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輔以不同的教育措施,以使倫理道德教育真正取得實效。
三、網絡語言對中國傳統語言文字的影響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壹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它具有較大的穩固性,但也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際的需要而發生相應的變化。⑨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為了便利的需要,人們總是不斷地追求它的形體的簡明化。人們的這種追求,以及書寫工具的重大變革,從不同的側面,直接或間 接地影響著文字的發展變化。但是文字的發展變化,不是個人的主觀意願和個人活動的產物,而是社會發展到壹定歷史階段,具備了文字變化的壹定條件,經過社會成員集體自覺的努力自然促成的。
網絡出現以後,人們傳統的交流方式尤其是書寫工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於是產生了適應這種交流方式和書寫工具的網絡語言。網絡語言對中國傳統語言文字的影響,在中國語言文字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第壹,語音方面。隨意用諧音字代替漢字,如用“美眉”代指妹妹,用“大蝦”代指大俠(網絡高手),用“斑竹”代替版主(網絡管理員),用“果醬”代指過獎,用“稀飯”代指喜歡,用“醬紫”代指這樣子,用“竹葉”代替主頁.用“氣死我樂”代替氣死我了,用“菌男”代替俊男。
第二,詞匯方面。網絡語言對詞匯的影響是最大的。(1)錯別字替代,像“在——再”、“這——著”、“厚厚——吼吼”、“泥稱——昵稱”、“似忽——似乎”、“飛常——非常”等。(2)拼音縮寫,像“MM——妹妹”、“GG——哥哥”、“XDJM——兄弟姐妹”、“PMP——拍馬屁”、“JS——奸商”、“BS——鄙視”、“BT——變態”、“BD——笨蛋”等。(3)英文縮寫,像“GF——女友”、“BF——男友”、“LOL——大笑”、“PK——比拼”、“VG——Very Good很好”、“PC機——個人計算機”等。(4)字母和數字諧音,像“CU——See you(再見)”、“I Love U——I Love you(我愛妳)”、“3X——Thanks(謝謝)”、“9494——就是就是”、“555555——哭”、“7456——氣死我了”、“847——別生氣”等。(5)直接用英文單詞替代,像“樂壹樂——Happy”、“興奮——High”、“壹般——So so”、“追星族——Fans”、“動畫——Flash”等。(6)中英文音譯,像“Cool——酷”、“愛老虎油——I Love you(我愛妳)”、“FANS——粉絲,迷”、“E-mail——伊妹兒”、“Show——秀”等。(7)轉變現有詞語的意思,像“恐龍——長得難看的MM”、“菜鳥——初級水平的電腦新人”、“婚檢——系統檢測、殺毒”、“寫情書——編寫應用程序”、“頂——支持”、“偶像——嘔吐的對象”、“天才——天生蠢材”、“耐看——耐著性子看”、“善良——善變又沒天良”、“賢惠——閑在家裏什麽都不會”、“樓上——上面的帖子”等。(8)用方言音替代詞語,像“粉——很”、“偶——我”、“木油——沒有”、“速哦——是哦”、“搞掂——搞定”、“嘎哈——幹什麽”、“東東——東西”等。
由於聊天、交流的時候,網民的心情處於壹種急迫的狀態,他們依據各自掌握的信息輸入方法,不假思索地選擇計算機最易顯現的信息,作為表達思想的具象來交流。同時,聊天、交流處於特定的語境,雙方彼此能夠理解隨意替代的詞語所表示的意思,久而久之,使用詞語的替代成了他們的習慣。而且,很多網民(尤其是年輕人),為標榜自我、張揚個性,發揮各自智慧,故意創新詞語。這種簡潔、隨意、創新的網絡語言恰好符合網民的心理和行為需要,加上頻繁的接觸和使用,網絡詞語便成了網民們的常用詞語。
但是,綜觀網絡語言,其中大部分詞語以及構建新詞的方法,不符合現代漢語新詞產生的規律,不僅給讀者造成壹定的認讀困難,而且還使人們養成不規範運用語言文字的壞習慣。網絡詞語不僅在網上流行,而且已向日常生活蔓延,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網絡語言的迅速傳播,對語言教育也帶來沖擊。青少年學生是上網族的主要群體,對新生事物特別敏感;而網絡語言簡約、快捷和形象的特點,對於喜歡追求新穎時髦、貪圖便捷的青少年學生來說,正中下懷。他們不僅在網上享受、傳播、創造網絡語言,而且還將網絡語言運用進了自己的作文、日記、隨筆以及班級墻報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的影響最大,尤其是對中小學生的語言文字教育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⑩青少年學生正處在語言能力的培養、提高階段,對語言正誤的鑒別能力和語言優劣的鑒賞能力比較低,經常與網絡打交道,他們極可能養成不規範使用語言的壞習慣,從而幹擾、影響他們正常的語言學習。特別是錯別字的反復使用,對原本語言還未穩固的青少年學生來說,簡直是災難性的。這個問題尤其值得我們高度關註。
網絡語言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年輕學生通過大量語言規範、文字優美的文章的學習,不斷地積累漢語言文字材料,提高語文能力。網絡上的文章大多是網民們“貼”上去的,本身語言水平就不高,而且這些文章又沒有經過網絡編輯的字斟句酌,因而錯字、錯句、病句連篇累牘,滿目皆是。如果年輕學生經常接觸網絡,花過多的時間“泡網”,他們還未穩固的語言運用能力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受到負面的幹擾。
四、結語
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網絡語言是社會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網絡語言中所投射出來的追求平等、富於創新、尊重個性的時代精神,是對傳統文化精華的發揚光大。簡潔經濟、方便快捷、形象直觀、幽默詼諧、富於生機活力的語言特色,在壹定程度上促進傳統語言的發展。(11)
我們要以積極、寬容的態度對待網絡語言,但不能對它放任自流。我們應適時建立與網絡語言發展相適應的規章,引導和規範網絡語言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以使其對優秀傳統文化起積極的傳承和光大作用。
註釋:
①於根元、熊征宇:《網絡語言概說》,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頁。
②⑤王寧:《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頁。
③《禮記·祭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65頁。
④《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98頁。
⑥《孟子·公孫醜上》,廣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頁。
⑦《禮記·中庸》,廣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1頁。
⑧孫紹榮:“淺析網絡語言對語文教育的沖擊及對策”,《英才高職論壇》2006年第3期,第15頁。
⑨邢公畹:《語言學概論》,語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頁。
⑩李鐵範、張秋杭:“網絡語言的負面影響與規範原則”,《修辭學習》2006年第2期,第61頁。
(11)於根元:《語言學概論》,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