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它似蜜
它似蜜又名蜜汁羊肉,是壹道傳統清真菜。
它似蜜通常以甜面醬、濕澱粉漿制成羊裏脊片,用油炒至白色。換油並加入調好的芡汁,快速翻勻使裏脊沾滿芡汁,淋芝麻油即成。?
成菜後,形似新杏脯,色紅汁亮,肉質柔軟,食之香甜如蜜,回味略酸。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品嘗新疆廚師烹飪的菜肴時,對其中壹道原名叫“塔斯蜜”的清真菜叫好,賜名為“它似蜜”。
它似蜜
另壹個版本是,它似蜜本是清朝宮廷的壹道普通菜肴,只因壹天慈禧吃得高興,便問菜名。廚工為討好慈禧,便說這是奴才新創造的,還不曾命名,請老佛爺賜名。慈禧很高興,就順口說,此菜甘甜如蜜,就叫“它似蜜”吧!
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北京清真館的傳統名菜。?
做法:
食材
羊裏脊、香油、老抽、甜面醬、白糖、澱粉等。
步驟
它似蜜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羊裏脊肉切成長3厘米,寬2厘米的薄片,用香油、老抽、澱粉抓勻。
2.取壹小碗加入白糖、甜面醬、適量水攪勻,調成醬汁。
3.小半鍋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放入漿好的羊肉片,迅速撥散防止粘連。
4.待肉片成熟後撈起濾油。
5.將炒鍋置於火上,放入壹大勺香油燒熱,倒入滑好的肉片和醬汁,快速翻炒使肉片沾滿醬汁。?
二、紅燜羊肉
原料
羊肉, 辣醬450克 ,紅醬油200克,料酒500克, 胡椒粉5克,大料10克, 三奈3克, 肉桂15克 ,丁香2克,草果5~6枚, 白蔻3克,小茴3克 ,砂仁5克, 陳皮4克, 香葉5克,紅棗50克 ,枸杞15克 ,孜然20克,姜塊100克, 大蔥250克,精鹽、雞精、味精各適量油面筋、老豆腐、大白菜、香菜段各壹碟胡蘿蔔200克,食用油750克
制法
羊肉剁成2.5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時撈出,瀝盡血水,入沸水鍋中“出壹水”,再撈起瀝幹水分;姜塊、大蔥洗凈拍破;孜然用小火焙香後磨碎。
炒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六七成熱,先下姜蔥爆香,隨即將羊肉塊倒入鍋中爆炒,再烹入部份黃酒,待羊肉收縮變色後,迅速下入辣椒醬用中火炒香,再下紅醬油將羊肉炒至上色,立即起鍋倒入壹口大砂鍋內,並摻入約2000克清水,投入大料、三奈、肉桂等各種香料 .將砂鍋移至火上,用中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再下入料酒、精鹽、胡椒粉,隨後放入胡蘿蔔、大棗、枸杞,加蓋用中小火燜燒40~50分鐘,至羊肉酥爛時揭開鍋蓋,揀出姜蔥、胡蘿蔔及香料渣不用,調入雞精、味精和孜然粉 .起菜時隨配油面筋、老豆腐、大白菜、香菜各壹碟上桌。吃時壹般先吃砂鍋內的羊肉,待吃到酒酣耳熱,再用砂鍋內的原汁涮燙配料及各種葷素原料。
三、白切羊肉
原料:
帶皮黔北麻羊後腿肉500克,白蘿蔔塊100克,黃酒20克,生姜20克,小蔥結20克,陳皮10克,幹辣椒10克,花椒5克,茴香5克,姜米3克,小米辣碎15克,美極鮮30克,香油2克。
制法:
1、將羊肉表皮刮洗幹凈,用冷水浸泡4小時,焯水,撈出洗凈,與白蘿蔔塊壹同入清水鍋中,加姜塊、蔥結、黃酒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加陳皮、幹辣椒、花椒,用小火燉2小時至肉質酥爛,撈出晾涼,入冰箱冷藏5小時,切片,裝盤;
2、將小米辣碎加姜米、美極鮮、香油調成蘸水,壹同上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