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安徽阜陽潁上風俗習慣

安徽阜陽潁上風俗習慣

建議妳登陸/yingshang/

來源: 八裏河風景區網站

端公戲

“端公”是舊社會的壹種傳統職業,專門為人家唱喜道吉。民國期間,端公在沙南、沙北廣大農村較為流行,1940年前後,發展成“端公戲”,它的傳統劇目多低沈悲哀,如“休丁香”、“薛鳳英上吊”等,很受當時民間的喜愛。新中國建立後,提倡積極、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端公改行,端公戲也隨之絕跡。

民間燈舞

1、龍燈:最早是單人手舞,年長日久逐漸發展為現在的龍燈。用竹篾紮制成龍的骨架,以布制成龍的體形,再用彩紙畫貼成龍鱗,壹般9-13節,節節相連,轉動靈活。每節下安裝壹個木炳,舞動時由壹人執柄,隨龍頭舞動的線路前後左右盤旋,蜿蜒起伏,多姿多彩,甚為壯觀。龍燈多在元宵之夜或重大節日表演。縣內各大集鎮均有龍燈班。

2、旱船燈:又名彩船燈。用竹竿紮制成船的框架,以彩布綾花裝飾成彩船,演員由船工、水手、旱船娘等6人組成。表演時笙笛胡琴演奏曲牌,演員圍船起擺。此燈多表演壹些舊的傳統劇目,如《水漫金山》、《陳妙常追舟》等片斷。演唱地方小曲,委婉動聽,具有深厚的地方色彩。多在農歷正月十五或重大吉慶節日演出。

3、獅子燈:壹般以雙獅為主。每張獅皮由兩人操作,壹人持獅頭,壹人持獅身(壹手緊握持獅頭者的腰帶;壹手背後握獅尾巴搖擺),頭尾配合十分默契,行動宛如真獅。表演時鑼鼓齊鳴,嗩吶吹奏,戲玩獅子的人扮武士狀,手持繡球於兩獅之間,向獅子挑逗嬉戲,雙獅搖頭擺尾,相互追逐,翻滾騰跳,或穿桌子,或滾繡球,或打滾戲玩,氣氛歡快熱鬧。

4、跳馬燈:俗名“犟老婆騎驢”。則男女二人扮演,以女角為主,扮為新媳婦騎驢回娘家,小叔子執鞭護送。整個舞蹈情節以“犟”為主,表現了“驢犟人更犟”的性格和叔嫂友好的親切關系,生活氣息十分強烈。5、小車燈:壹般由7人扮演。壹人扮推車老漢;壹人扮拉車小夥,手執蓮花落;壹人扮新婦(俗名小車娘子)“端坐”車上;二男二女扮迎送青年,男的舞霸王鞭,女的雙手執巾、扇,隨鑼鼓起舞,7人以新婦乘坐彩車為中心,模擬推、拉、迎、送等動作,惟妙惟肖。鑼鼓壹停,弦笛齊奏,邊舞邊唱。

6、彩轎燈:由6人扮演。取材於舊時嫁女。待嫁之女乘坐於紮制的彩轎中,前有轎簾,轎後僅壹獨桿,故又名“獨桿轎”。壹轎夫擡轎後獨桿,左右伴娘各壹人,迎送小夥各壹名。隨著鑼鼓節奏,起轎發轎,轎夫詼諧打趣,嫁女及伴娘翩翩起舞,迎著小夥嬉戲尋鬧,做出護轎動作。高潮時,男的滾翻魚躍,女的襟飄帶舞,別具情趣。

7、馬叉:演員6-10人,扮古代武士狀,頭紮英雄巾,身著筒衣,袖口、領口均繡有圖案花紋,腰纏絳帶,腳登武士靴,通身以藍色為主,手執馬叉。杠桿兩端各裝三股鐵叉。揮舞起來馬叉在演員身上各部位上下翻滾,有時馬叉驟然騰空,演員再用身體某部位承接,極為精彩。解放前,潁上最有名氣的是搬運隊中的馬叉班。

8、肘閣:主角多以少兒扮演。以特制的鐵桿,下端固定在強有力的男子肩臂、腰間,上端固定在扮演的少兒肋下、腰、腿各部位,防止晃動,保證安全。扮演傳統劇目《白蛇傳》中的《斷橋會》、《借雨傘》、《水漫金山》等片斷。

9、高蹺:木棍中間各安裝拐子,以托住雙腳,高者3米多,低者亦在2米上下。扮演時,男綁拐子不露足,女拐兩棚,上棚綁腳不露,下棚飾假金蓮。扮戲有《蕭恩打魚》、《寶釵撲蝶》、《翠屏山》等。鑼鼓、嗩吶起奏,即走各陣式,如“十字花”、“鐵鎖櫃”、“二龍出水”、“扯四門”等,沿街表演,情趣動人。

10、焰火:制作花炮的能工巧匠,紮制成各樣焰火故事,有《老和尚搬家》、《猴子戳馬蜂窩》、《八仙過海》、《火裏金剛》、《火燒紅蓮寺》等,燃放時五彩繽紛,蔚為壯觀。城鄉古會多有此舉。1945年秋,為慶祝抗日戰爭勝利,在南關外體育場(今潁上壹中校址)放焰火。1980年農歷四月初八時,城關舉辦物資交流大會時,在東關面粉廠放焰火,周圍數十裏群眾扶老攜幼趕來觀看,熱鬧非凡。如今放焰火已經成為城鄉重大節日,有組織的盛大喜慶活動。

11、鑼鼓棚子:它是壹種形式清雅、渾重的民間歌舞。融吹、打、歌、舞為壹體。每班由10-12人組成。前面由五人敲打鑼鼓開路,後面緊跟的是四人擡著壹個大方桌,桌上擺放笙、簫、笛、管及弦樂之類的民間樂器。方桌的四腳上紮著彩棚,盤龍罩頂。樂隊邊走邊打,沿街遊行,並做出各種神情的表演。有鳴炮邀請演唱者,燈班停下,彈唱民間小調,跳起旱船、車燈舞,也用“四句推子”演唱故事小段。

鑼鼓棚子始於何時,無考。1942年前後,城關、楊湖、南照等地都有此種燈舞,解放後失傳。

  • 上一篇:美國傳統詞典的特點
  • 下一篇:耳機族愛耳護耳的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