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寫的北京服飾,是晚清和民國時期北京人的穿著打扮。從服飾上說,北京在17世紀中期,滿族入主中原,清遷都北京以後曾有過壹次大的變革。這壹變革的大致內容就是以旗袍、馬褂、 發垂辮來代替過去的寬袍、大袖和蓄發的傳統裝束。
晚清服飾
在這壹變革當中,北京的服飾不僅吸收了滿族的式樣,同時還將滿漢服飾加以融合,使京城的衣著更放異彩。
長袍
清末民初,在北京大街上四處都可以看到穿長袍的人。這長袍又叫"旗袍"。它是昔日北京平民常穿的衣服。這種衣服在民國革命前,甚至在民國後的壹段時期裏,穿者極為普遍。夏天穿單的長袍,北京人管它叫作大褂。其衣料壹般為棉布的,較好的為葛布或夏布的。高貴之家多穿絲質的。道光後的壹首名為《羅褂》的竹枝詞裏寫道:"作闊穿來是軟羅,腕搖金 寶光摩。那知都下豪華客,看戲依然葛夏多。"春秋時節穿夾袍,入冬後就要穿棉袍或皮袍了。鴉片戰爭後,"洋布"大量輸入,北京人曾用它為料制做棉袍。當時有壹首題為《綿袍》的竹枝詞中說:"綿袍洋布制荊妻,顏色鮮明價又低。可惜壹冬穿未罷,渾身如蒜伴茄泥"。蒜伴茄泥,言下之意全爛了。這是北京的壹句歇後語,意在諷刺貪圖便宜上了當的人。
說到長袍,它的特點是:袍長過膝,領子是圓的,帶大襟有扣襻,袖子肥瘦適中,下擺留有開禊。長袍雖然原本為滿族人所特有的服飾,但隨著歷史的演變,也曾有了某些變化。當初,滿族人穿的長袍,袖子是窄的,同時在袖口上還帶有"馬蹄袖"(箭袖),所謂馬蹄袖就是在本來已經很窄的袖口上,再接上壹個半圓形的袖頭,其形狀酷似馬蹄。馬蹄袖的發明和使用,完全是在長期的狩獵生活中形成的。在酷寒的東北,滿族人在狩獵中,無論是盤弓搭箭,還是挽韁馳騁,這種保護手背的馬蹄袖,都曾起過不小的作用。然而隨著滿族人的進關,生活環境的改變,尤其是在北京這樣壹座城市裏住長了,這種多余的馬蹄袖還會有什麽用呢!此外原來的旗袍是四面開禊的,後來逐漸演變成兩面開禊,甚至還有不留開禊的。這種演變也與馬蹄袖的隱去相仿。四面開禊的長袍無疑是方便馳騁,日後馳騁漸少,自然要四面開禊就沒必要了。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壹般人就不再穿馬蹄袖四開禊的長袍了。只有清代的官服和有地位人的長袍還保留著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