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老祖宗說的百日斫柴壹日燒,蘊含哪樣的大智慧?

老祖宗說的百日斫柴壹日燒,蘊含哪樣的大智慧?

泱泱華夏,幾千載的文明傳遞,如此豐厚且悠久的歷史文化,於咱們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羅斯福曾說:“當這個國家徹底忘記自己的傳統文化之時,我們就可以進攻他了”。包容萬千的中華文化永遠不會迎來這壹天,在漫漫歷史長河的積澱當中,許多裝訂成冊的歷史落滿灰塵,但民間的民諺俗語卻依然生機勃勃。

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壹句“百日斫柴壹日燒”,跟清明節有著莫大關聯,而透過這句話意思的本身,老祖宗的人生哲學也說得非常明白,如此咱們壹起去看看吧。

“百日斫柴壹日燒”的含義是將百天積累下來的柴火留在清明壹天全部燒完,可能說到這裏很多人就會很奇怪,清明節不是寒食節嗎?說在這壹天禁忌煙火,那麽怎麽能夠焚燒柴火呢?

首先來說說這寒食節的來歷,時間回到春秋戰國時期,未來的春秋五霸之壹晉文公重耳因為驪姬之亂屢遭迫害,為了躲避朝廷奸臣的禍害只得背井離鄉,流落在外。孤苦無依的晉文公,重耳身邊的追隨者唯有介子推。

介子推此人非常忠心,壹次因為食物短缺重耳餓暈了過去,眼看著主君朝不保夕,介子推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下來用火烤熟送給重耳吃,將奄奄壹息的重耳從鬼門關上拉了回來。按理說如此大的恩情,重耳在他日飛黃騰達之後怎麽說也得給這位忠臣封侯拜相不可吧,然而並沒有。

徹底心寒的介子推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想起這位忠誠的晉文公便想著邀請介子推,來***享榮華富貴,但是三番兩次邀請介子推,人家就是不願意,於是乎有人建議重耳放火燒山將介子推逼出來,結果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這位割肉奉君的忠臣就是不肯走出綿山,之後重耳派遣官兵上山搜尋,原來介子推母子倆早已被燒死,深深後悔的晉文公重耳,便將這壹天定為寒食節。

並且不允許老百姓這壹天生火做飯,只能吃寒食,久而久之在民間流傳開來。既然這壹天不允許生活做飯,那麽為什麽又要將百日之柴全部燒光呢?

時間的更叠使得習俗內容發生了變化,每次到清明節很多人會回家掃墓,祭拜先祖,為子女親人求個平安,而順帶著也會和多年未見的親友團聚,畢竟這些年下來,大多數人的親友家族還是非常繁瑣復雜的。

甚至有的地方壹個村子祭拜的先祖都有可能是同壹個人,到那時村子裏就像過節壹樣大擺宴席,各種清明節的特色食物接連上場,什麽忌諱煙火的習慣則要分地區差異,沒有忌諱的地方照常生活做飯,因為吃得多,自然百日之柴壹日燒光。

解釋了俗語典故的由來,咱們再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深層含義。上文說到用百日積累的柴火在清明節這壹天做出美味佳肴,那麽如果沒有往日的積累,聚少成多,又哪裏會有今日的盛況呢?因此老祖宗留下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明了了,便是想勸諫後人想要到達成功的彼岸,絕對不會壹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積月累,聚沙成塔,殊不知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

都知道急功近利不好,但這世間誰能說自己會放著看得見的成功,至於這成功是不是人生路上的陷阱早就無所謂了,碰了南墻才回頭,這類人比比皆是,不談那些成功人士,便是妳我,誰又何嘗不是這種人呢?

最後,在這浮華社會中,很多人逐漸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本心,越來越浮躁,趨於急功近利,只顧著眼前而不顧長遠之計,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

  • 上一篇:美術用語名詞解釋
  • 下一篇:能反映我國農耕文化的手抄報 傳統文化的手抄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