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主要流派的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和武式。是對的。
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壹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
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壹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太極拳主要代表人物有施承誌、陳正雷、楊振鐸、李秉慈、孫婉容、鐘振山等。
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壹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氏、楊氏、武氏、吳氏、孫氏、和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系,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由於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流派眾多,群眾基礎廣泛,因此是中國武術拳種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壹支。
2020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將“太極拳”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技術角度要具備三個基本特征:
1、是特殊的技擊性。太極拳是拳不是操不是舞,所以雖然不主張“武”卻能“武”,是“文拳”,而這種武又不同於壹些“硬打硬進”的武事,非常重視“以柔克剛”,講求“粘連粘隨”、“舍己從人”,這是壹種極高層次的技擊。
2、突出的哲理性。從太極拳的產生到具體動作都有深刻的哲理,這種哲理性已上升到理性指導層次,融匯到具體動作形態中,如陰陽辯證哲理,具體為拳中的虛實、開合、動靜等等。
甚至有人稱懂得陰陽能分出虛實就是太極拳,所以每動都要在此理指導下運動,和其它運動相比在理論層次和全面程度上都顯得突出。
3、明顯的健身性。在健身方面太極拳的壹系列技術要求,理根於傳統醫學,又符合現代科學,顯示了明顯的健身性,正如拳論所稱的“若問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丹”,現代大量的科學實驗正說明著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