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之九子之壹,又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赑屃從古代到近代,壹直都有很重要的文化象征的意義。
權利地位的象征;
長壽吉祥的象征,人們崇拜龜,壹直把龜奉為長壽的象征。
地域文化的象征;
圖騰崇拜與神仙方術崇拜盛行,代表了人們對神仙方術的追求。
“龍生九子”之壹的赑屃,是中國古代獨特的文化現象,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沈澱的結果。當代人們仍舊喜歡把赑屃當做長壽吉祥的象征,比如說,現代很多寺廟、陵園建築中都有重建或保存完好的赑屃。
赑屃有多種解釋:壯猛有力貌;指作氣用力之貌;凝重貌,強勁貌;大而重貌;蠵龜的別名。舊時石碑下的石座相沿雕作赑屃狀,即取其力大能負重之義;用來代指石碑;負載;引申為擔負重任。
相傳赑屃為龍的九子之壹,是我國古代的壹種祥獸,善馱重物,外型似龜,多用以馱負碑礎。古人為給死後的帝王聖賢樹碑立傳,歌功頌德,常用巨大的石碑立於赑屃背上,意在依靠他的神力,可以經久不衰,千秋永存。
在龍子的各類說法中赑屃壹般都排在九子之首。漢族神話傳說赑屃在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裏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赑屃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跡,叫赑屃馱著,沈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赑屃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赑屃有壹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赑屃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赑屃又稱龍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總是奮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頑強地撐著,穩步的向前走,總是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