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礦產包括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石煤、鈾釷以及地熱等,屬於可直接或通過轉換而獲得光、熱以及動力能量的載能體資源,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生活條件的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和非常重要的物質基礎。
現代社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仍然離不開能源礦產的開發和利用。本章述及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鈾以及地熱礦產均屬壹次能源。地熱能又是壹種新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是由太陽輻射能轉化而成,屬於化石燃料類。
煤炭主要是在地史發展過程中多在沼澤環境中生長的高等植物死亡後,在長期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隨著含碳量不斷增高而形成的固態可燃有機質。煤、石油、天然氣不僅可用作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隨著技術的發展,其應用領域將更趨廣闊。
鈾是壹種化學性質十分活躍的元素,易與其他元素化合成鈾礦物。在地殼演變過程中,在巖漿作用、沈積作用、變質作用以及表生作用下,鈾聚集而成不同類型的鈾礦床。鈾作為核燃料,是實現能量高度密集的核裂變的主要物質。
地熱是蘊藏於地球內部的自然資源。地球內部,放射性熱源是豐要熱源,通過水載體在地下空間貯集,也通過某些裂隙通道流出地表形成溫泉形式。地熱己被用於農業、工業、人們生活的許多方面。
擴展資料:
能源礦產是中國礦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石油、天然氣在世界和中國的壹次性能源消費構成中,分別占93%和95%左右。中國能源礦產資源種類齊全、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已知探明儲量的能源礦產有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石煤、鈾、釷、地熱等8種。
其中,煤炭資源有5345處,保有儲量總量10025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資源有油區32個,探明地質儲量有181.4億噸,剩余探明可采儲量22.41億噸,居世界第11位;天然氣資源量約70萬億立方米,剩余可采儲量0.7060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21位;
鈾礦資源較少,探明儲量居世界第十位之後;地熱資源分布較廣,在距地表2000米以上的淺範圍內,約有相當於13711億噸標準煤的能量;油頁巖資源有64處,總保有儲量315億噸;石煤資源有93處,總保有儲量42.56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