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臘月歌有哪些?

臘月歌有哪些?

臘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燉燉肉);

二十七,宰公雞(殺竈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壹宿,

大年初壹扭壹扭。

臘月是歲終之月,也是迎春之月,許多民俗活動都在臘月盛行,雖然各地的風俗不盡相同,但大都與迎春有關。

首先是臘八節,有關臘八節的傳說很多,但與迎春沒多大關系。就天津和冀北部分地區的習俗來說,過了臘八之後就可以掃房了,掃房即大掃除,這和過春節有關。即使是平常很幹凈的屋子也要這樣做,依稀記得小時候老人說過,掃房不僅是搞衛生,還有掃去壹年的灰氣(晦氣)之意。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住了壹年的房子,哪能沒發生壹點不順心的事呢?壹番大掃除,窗明幾凈,壁潔地清,屋子亮堂,心裏豁亮,自然也添了幾分的舒暢,於是那些不管是灰氣還是晦氣也都統統壹掃而光了。

掃房也許是迎接春節的序幕。

“臘月二十三竈王爺上天”。臘八過後半個月就是臘月二十三了,有的地方管這天叫“小年”。在我們老家,臘月二十三是祭竈的日子,有諺語說 “糖瓜祭竈,新年來到”。這天晚上,各家把供奉在鍋竈旁邊的竈王爺、竈王奶奶的神像請下來(就是揭下來,但不能說揭),換上壹張新的,再點壹炷香,供上壹盤糖瓜。舊神像拿到院子裏化(燒)了,竈王爺和竈王奶奶就此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壹年來的工作去了。為了讓二位神仙在天宮慎言,還要有壹副對聯,曰“上天言好事 回宮降吉祥”,意思是到了天宮要說好話,回來時帶回好運氣。供奉的糖瓜是糖做的,很黏,就是為了粘住竈王爺的嘴,不要隨便說話,言多有失,少說為佳。

祭竈之後,就算正式進入年關了,人們開始集中籌備年貨。

“臘月二十七,宰羊又殺雞”。到了二十七,也就到了“年根”了,仿佛聽到了春節的腳步聲。早些年過春節,老百姓盼的就是“過年解饞”,平時都省吃儉用,別說吃肉,就是吃白面也不是天天都能吃的,通常粗茶淡飯填飽肚子也就不錯了,所以,就等到過年時大開“葷戒”。那時沒有養殖專業戶,壹般都是自家養的豬羊雞鴨,到臘月二十七就開宰了,上等的肉賣了換錢,次壹點的肉和下水什麽的,留著自己吃。

“二十八把面發”。大年三十之前,要蒸出好多吃食,有饅頭,棗糕,絲糕(發糕),包子,黏糕,還要蒸些小豬小鼠之類的面食。二十八這天要發幾大盆面,放在熱炕頭上捂好,溫度高點面起的快,到晚上就可以蒸了。蒸面食,最講究的是蒸上供饅頭,面要發的好,蒸出來要白,圓,沒裂紋。除了上供的饅頭要等到過了年揭供之後才能吃之外,其它面食就可以邊蒸邊吃了。記得最深的,是那大大的肉包子,剛出鍋熱氣騰騰,香的不能說。不知現在再吃那時的肉包子,是否還是那個味道?

“二十九貼‘倒酉’”。貼倒酉就是貼對聯。“酉”字,古代原本是指壹種盛酒的器皿,後來為什麽演變成貼對聯的代稱無從考證,但小時候在老家過年,發現這個“酉”字總是被貼在器物上,如農具、箱櫃上。把它說成“倒酉”,興許是與“倒福”(取意:福到了)壹個意思。貼對聯都在二十九的上午,沒有統壹的時間規定,但壹般都在10點左右。到中午出去看吧,各家大門上都是紅彤彤的大對聯。尤其那些斑駁不堪的大門,大紅對聯更是顯眼,再加上“春回大地 萬象更新”的聯文,確實讓人感到春天來了。

臘月三十是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壹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壹)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壹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 上一篇:禮儀的基本內涵是什麽?急需啊!
  • 下一篇:西南政法大學校訓及含義:博學篤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