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音樂藝藝術向著小型、精致的審美趨向發展。如唐代大曲在北宋時已不再表演全曲,而僅僅裁取大曲中的壹段或幾段音樂進行演奏,稱之為“摘遍”;樂器獨奏和小合奏等具有獨立的純器樂形式也開始盛行於宮廷,並體現出高超的演奏技藝。
宮廷音樂規模隨著朝廷內外交困的加劇而縮小。到了偏安壹隅的南宋,教坊這壹掌管與從事宮廷音樂藝術表演的機構始被廢止,後再建再廢。
此消彼長的是宋元時期市民音樂異峰突起,在宋元及宋元以後,牢牢占據了時代音樂的顯要地位。
宋元時期的社會,商品經濟空前發展,城市(鎮)人口急劇增長,其興旺程度大大超越了漢唐時代。作為市民階層的貧民百姓,必須依靠出賣勞動力或進行小型商業活動才能維持生計,而他們在辛苦勞作之余又需要有適合自身的娛樂活動來消除疲勞、放松精神,這樣,既為滿足市民階層需求,又為表演者、創作者和組織者提供謀生手段的市民文藝就此營運而生,並迅速影響了文人階層和統治階層,從而成長為當時的文化主流。
而市民文藝中的音樂大致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第壹,具有商品經濟性質。 第二,具有固定的演出場所。宋元時期主要的商業演出場所是“瓦子”中的“勾欄”。
第三,具有職業藝人和專業行會組織。勾欄藝人吧演出作為養家糊口的長期謀生手段,有的終生固定表演於壹個場所;同時,藝人們壹專業之分,組織起了自己的行會團體,稱之為“社會”。
第四,具有主流音樂的地位。市民音樂興起後,以其追求通俗、參與和娛樂的審美特征迅速吸引了文人階層和統治階層。
第五,具有以綜合藝術音樂為主體的樣式,其中的戲曲音樂是時代音樂的代表。在市民音樂中,固然有細樂、清樂等純音樂的器樂演奏,但絕大多數是音樂與其他藝術門類的結合,如唱賺、鼓子詞、諸宮調等歌曲和說唱是音樂與文學的結合,舞旋、舞劍、舞判等舞蹈是音樂與舞蹈的結合,而雜劇、南戲等戲曲更是音樂與戲劇、舞蹈和文學的多項綜合。
綜上所述,宮廷音樂的衰落和市民音樂的崛起,是宋元時期音樂藝術的兩個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