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黃牛和水牛是勤力的象征,奶牛則是獲取少貢獻多的代表。而在我國的文化典籍中,牛也有著極高的象征意義。
近期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聞福良用雞蛋殼雕刻出了800頭牛,迎接2021年牛年的到來。文大師在每個蛋殼上都雕刻了五頭牛,分別是牛氣沖天的中國牛、開拓進取的拓荒牛、任勞任怨的老黃牛等。這160個雞蛋口上的800頭牛,也被稱作《2021五牛圖》。這也引起了人們的思考,為什麽牛的形象總是出現在諸多藝術作品裏?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牛到底代表著什麽?
首先,最為我們每個人熟知的,就是任勞任怨的老黃牛。魯迅在壹首詩裏曾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老黃牛的形象似乎總是這樣質樸、任勞任怨。在古代,人們就利用牛拉動工具來耕地,而除了農耕,牛在交通,飲食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運用。比如說牛車,時至今日在我國少部分地區仍然有著應用。飲食方面就更不用說了,牛肉餅,醬牛肉等都是其中楚翹。
奶牛在古代的典籍裏出現的較少。卻並不妨礙?他吃的是草,奉獻的卻是溫暖的奶汁?這種思想的流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奶牛也壹直被人們看成吃苦耐勞、獲取少奉獻多的典範。
而在中國的文化典籍中,牛也有著極高的象征意義。在《周易》裏面,有壹句話是?坤為牛?。他的意思是說牛是大地的象征。而在古代的祭祀上,牛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更不用說在《莊子》中,還有壹篇庖丁解牛的故事以及《詩經》中的牛郎織女,還有《古詩19首》中的牽牛星、河漢女.....
牛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代表著什麽呢?我認為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壹部分。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把牛馴養為家畜。算起來,牛已經與我們相伴了數千年,也早就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