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蘇軾對詞的發展有什麽貢獻

蘇軾對詞的發展有什麽貢獻

貢獻如下: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壹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

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壹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壹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壹家”的創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壹直被視為“小道”。柳永雖然壹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卻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

而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壹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壹致的。

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為擴展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擴展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壹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

蘇軾讓充滿進取精神、胸懷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誌士昂首走入詞世界,改變了詞作原有的柔軟情調,開啟了南宋辛派詞人的先河。

擴展資料:

蘇軾代表詞作品介紹:

壹、《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壹。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

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註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

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壹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1、全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2、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在那久遠古戰場的西邊地方,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

四面石亂山高兩岸懸崖如雲,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對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麗如圖又如畫,壹時間湧出了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喬剛剛嫁給了他作為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執著羽扇頭上著著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壹樣。

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斑白。人生如同壹場朦朧的夢似的,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二、《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是作者夜宿燕子樓感夢抒懷之作。上片以倒敘筆法寫驚夢遊園,描寫了燕子樓小園的無限清幽之景。

下片抒寫憑吊燕子樓,登高遠眺,直抒感慨。詞中深沈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與今、倦客與佳人、夢幻與佳人的綿綿情事。

全詞將景、情、理熔於壹爐,傳達了壹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隱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

1、全文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壹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2、譯文

月光皎潔像給大地鋪上輕霜,秋風送爽猶如流水壹般清涼,這清秋的夜色令人如此沈醉。還曲的港灣魚兒跳出了水面,圓圓的荷葉露珠兒晶瑩流轉,天然如此的寂寞卻是無人見。

三更鼓響砰然飄零壹葉鏗然,黯沈沈夢裏倩影突然驚散了。夜色茫茫無處重尋夢裏悲歡,醒來後走遍小園心中多惆悵。

客遊天涯已經趕到十分厭倦,我壹心想歸隱到山林之中去,但是故園遙遙令人望眼欲穿。燕子樓空佳人今日又在何處?空鎖了樓中梁上的那些燕子。

古往今來如夢和人曾夢中醒,只因為有舊歡新怨纏綿不斷。他人後人面對這黃樓的夜景,為我發出人事變遷的長嘆息。

百度百科——蘇軾

  • 上一篇:勝利村屬於哪裏
  • 下一篇:蔥油汁怎麽調(蔥油拌面蔥油汁怎麽調)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